
《郑 和》
【作者】岳连义 【朗诵】远方的家

我是一个幽灵,飘荡在长江岸边,时光穿越六百年滚滚尘烟,刘家港伫立着一座雕塑的船锚,风雨悠悠,江水浩淼,草木葳蕤,白鹭翅展,江边的风儿紧牵着我的衣衫,我用急切的目光搜寻昔日那无尽的繁荣,两行清泪化作浪涛,在波起云涌的大海上风起云卷。我是郑和!我叫三宝!我是七下西洋远播中华文明,宣我大明国威的郑和!我铮铮的铁骨是战船上的桅杆,我的万丈豪情就是那鼓起的白帆!
我生在云南,长在洱海苍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青山绿水印我心,云淡风轻看蓝天。茶马古道马蹄噔噔,竹岭逶迤翠滴鸟鸣。山歌互答情递悠然,溪流潺湲照心无眠。这是我风景如画的家园,它是我心中的天上人间。

当我被送进宫门的一刻,稚嫩的目光看着红墙碧瓦,斗拱飞檐,充满了神奇,充满了幻想,当那冰冷的尖刀伸向我命根的刹那,在狞笑与恐惧中才懂得了高墙内的肮脏与凶险。我才十二岁啊——失去了命根,我作了太监。行走在皇宫、王府,面对着鹦声嗟语,兢兢战战,我是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看见王妃的举止在我的面前毫不遮掩,青春的悸动让我不停地自问:我是什么?是男人?是女人?那一刀啊——丧失了男人雄性的器官。我把生命的无奈祈告上天,苍天啊——怎么才能找回我的尊严!我的痛苦只好寻求转嫁,苦度白天黑夜的辛酸。我爱上了天文,迷上的航海,在浩瀚的知识里登攀,看着天上的星斗,想着辽阔的大海是那么蔚兰。我抱定决心,刻苦钻研,一遍又一遍告戒自己:意志不能消沉,血液不能凝固,志向不能泯灭,我要找回我的尊严!我夜观星斗,月明星繁,昼看池塘,鱼儿撒欢。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每至星转斗移的夜晚,暝暝之中,似乎听到了天的尽头、海的呼唤……

在皇权争斗的醒风血雨里,我凭着盖世武功,一腔忠心赤胆,追随燕王,坐定南京,威震朝班。多少人把“靖难之役”看作是篡权谋反,试问?皇权争斗里那一场没有骨肉相残,那一朝那一代的金鸾殿上不是血迹斑斑?朱允文!削藩后你能让藩王苟涎残喘?你迫使亲情刀兵相见。朱允文!北有塞上游狼,南有海盗侵犯,东有倭寇虎视眈眈,凭你羸弱的肩膀,怎能扛起大明的万里江山!
我生逢圣君,尊奉永乐大帝。他有包容开放的国策,迁都北京的睿智,天子守卫国门的气概,直追汉唐的志向。屏弃陈规杂念,打开海上门户,开拓丝路航线,把传播中华文明、开海上贸易坦途托负于我,郑和重担在肩。绝不称王占地于海外,视名利如云烟,我是一个太监,我找回了失去的尊严!前后二十八年,遍访三十六国,二百余艘战船鼓角争鸣,旌旗招展,引鸥鹭盘旋,海燕电闪,两万七千多名壮士,在大海的怒吼与低吟里,在浪起浪落的狂暴与温柔里,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直挂云帆,南下爪哇,航行海湾。把远航的泪花化作妻儿的思念,开海上丝绸之路,引万国来朝,开大明永乐的盛世河山!

呜呼!昙花一现,永乐后的中华大门又一次闭关,无为而治、唯我独尊的思想继续上演。当年威武的巨舰怎能变成小河里的舢板...那蹈海踏浪的魂魄怎能烟消云散...?试想:如果开海上通途至今,中华海疆谁敢来犯!谁敢觊觎我大好河山!
声声惊涛拍岸,我看到了铺开的一张壮丽画卷。涂上了民族复兴,刻下了百年忧患,懂得了强国尊严!这一艘航船啊——驶向了梦的彼岸!海风啊!你吹拂了五千年华夏故园。雷鸣啊!你唤醒了我中华儿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