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磨砺,原创首发)
《周易•坤》续二

毛泽东曾说过: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议上的报告》。《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谦虚敬慎”与“谦虚谨慎”同义。如果有些才能和地位,就妄自尊大、骄傲自满,那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针对六四爻辞):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注释】
(1)天地变化:天地依据时序的变化,时令、季节等。
(2)草木蕃:蕃——fán 基本字义a 茂盛,如“~茂、~昌、~芜”;b繁多,如“~衍,同繁衍”;在此取茂盛意,即草木生长茂盛。
(3)天地闭:闭——闭塞、昏暗等意,即天地昏暗闭塞。天地隐喻社会高层。
(4)贤人隐:隐——隐居、隐退意。
(5)盖言谨也:盖——大概;谨——谨慎;句意为大概是说要谨慎行事吧。
【译文】
天地时节变化,则草木丰茂;天地昏暗闭塞,贤人就会隐退。《周易·坤卦》六四爻辞所说的“括囊,无咎无誉”,大概是说要谨言慎行吧。
“括囊”并非是不说话,不作为。话要少说,而恰到好处;奉命而行,绝不妄为。古代受文字狱之苦的还少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结局有多少是圆满的?盲目追求轰轰烈烈的,难免“过把瘾就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谨言慎行,则“无咎无誉”。生活恬淡才是真谛。
(针对六五爻辞):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注释]
(1)黄中通理:黄色是美好的象征,吉祥喜庆高贵,黄裳在《易经》中还表示人之美德,黄中——意味美德在心中,内心世界是美好的,品德是高尚的,常常比喻仁人志士、贤才栋梁德高望重,或称之为才高德劭;通理——是通情达理、通晓义理之意。
(2)正位居体:正位——即摆正位置,犹言安守本分,忠于本分;居体——意味得体,行事得体,不偏不倚,符合自己的身份,符合世俗观念,犹言恪守礼仪、礼义。
(3)畅于四支:畅——通畅、贯穿意;于——介词,相当于“到、在”;四支——同于“四肢”,全身之意。
(4)发于事业:发——发展、用于意;事业——泛指国家大事。
(5)美之至:意味其美德以达到最高境界,至——至高无上意。
【译文】
君子品德高尚,通礼义、守本分、言行得体,其美德蕴贯全身,若用于从事国家大事,就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针对上六爻辞):
阴凝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1)阴凝于阳,必战:“凝”字费解,历来有多种解释,有的理解为“拟”,有的理解为“均、钧”,其实大可不必,“凝níng”本意为a,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如“~结、~固、~冻、~集、~脂、~滞”等;b, 聚集,集中,如“~聚、~重(zhòng )、~神(聚精会神)、~思、~眸、~睇(注视)、~练”等。在此语言环境中,只要联系下文就不难明白,它是说阴聚集到一定程度(与阳势均力敌的时候),那么阴阳之战就不可避免了。于——是对于、相对于之意。此句还可以调整语序来理解更为浅显,即“凝阴,与阳必战”。
(2)为其嫌于无阳也:为——为了、为了使~;其——代词,指人们;嫌——本意为a,可疑之点,如“~疑、避~、涉~”等;b,厌恶,不满意,如“~恶(wù)、~弃、讨人~;c, 怨,如”尽释前~、~隙(由猜疑而形成的仇怨)等。在此语言环境中,是让人们弄明白为什么阴阳相战就是龙的战斗的疑问?于——介词;无阳——意味“阴”凝聚到一定程度,就无视于阳刚,即不再把阳刚放在眼里,也就是说“阴”一旦到了“无阳”的时候,那阴阳之战就不可避免了;也——语气助词。此句意为,阴达到了极盛状态,就必然要转阳,阴与阳之间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争战,与龙的争战,当然要称之为“龙战”。
(3)犹未离其类也:犹未——还未、尚未、还没有意;离——离开、脱离意;其类——它的类别、类属;也——表语气。此句意为,虽然阴阳相战统称为龙战,但阴的类属未变啊。
(4)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夫——发语词;玄黄——黑黄色;者——语气助词;之——结构助词;杂——掺杂、多色相混意;此句意为,所谓玄黄,是指天地混杂而成的黑黄色(古文中常有天玄地黄之说,大概就来源于‘坤卦’)。
(5)天玄地黄:天为玄色,即黑色;地为黄色。
(6)焉:语气助词。
【译文】
阴凝盛极之时,与阳必有一战,为使人们理解这是阴与阳的争战,所以统称为龙战。但阴并未脱离其类属,所以并称为玄黄之血。所谓玄黄,是指天地相混之色。一般来讲,天为玄而地为黄。
在圣人的思想境界中,阳为一,阴为二,从象画上就不难看出;阳为主,阴为从,从爻辞、《彖传》、《象传》《文言》中更是显而易见。但这种格局绝不会永久平衡,所以“龙战于野”的现象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必然会发生。
“地承天道”应当永久,但不可能永久。就大自然来讲,大地向天空排污,到了一定程度,天就会给你雾霾、给你酸雨、给你忽冷忽热的天气,甚至引发海啸等,这就打破了平衡,这就是天地之战,阴阳之战。
人世间,总有些人日思夜想,“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其实很难;“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也仅为一种心态。如果明知不可为,而刻意为之,就难免要打破阴阳平衡,势必会有不同程度和规模的争斗。
因此劝善者常说,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啊,“让三分,心和气平;退一步,天宽地阔”,“以德报怨,方显仁心”,“遵规蹈矩”,“淡泊、宁静、致远”等等,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就是教导人们要守护阴阳平衡,进而实现一个和谐的氛围。
家、国、世界均同此理。当然,这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愿。世界格局中,大国主导,不易逆转,如有逆转,战争就不可避免了。当然,任何时代都会有新秩序的出现,即新的平衡秩序,可能会有很多人去为它努力,去不断地完善,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说《乾卦》启迪我们“自强不息”,那么《坤卦》则是开蒙我们“厚德载物”,二卦的中心思想均是要求我们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
从命理学角度讲,如果说《乾卦》象征着“令行禁止”,那么《坤卦》所象征的就是“阴柔顺承”。平时占到此卦,便省示你要懂得“顺来顺受”甚至是“逆来顺受”。无论在家庭、事业、婚姻、工作、仕途等任何方面,学会从属、顺承、受命,只有好处,没有害处,甚至会广受福祉,广得吉庆。
事业和买卖上不宜积极扩张。突飞猛进,有百害而无一利。保守之策,常常是“固本待赢”行之有效的,守成乃是最为稳妥的。
初始婚姻(无论男女),均觉得对方应该就是自己的另一半,即使不相不看、不谈不处,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媒妁之言,容易采信;父母之命,自然顺受。相处中透着贤良忠厚,共枕中相濡以沫;婚姻存续,贞兆长久。
但审慎之心,并非多余;考证之态,时有必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理念也在不断的变迁。就诚信而言,有些人会出现折扣,因而婚姻的观念、目标、目的会各不相同,婚变现象就不可避免了,有些历史阶段会很突出,从一而终的思想难免蜕变。无论男女,“守贞”恐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婚前守贞,婚后守贞都是匪夷所思的问题。
身体健康方面,当注意消化系统之疾病,尤其是肠胃。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得病。其实五谷之外的饮食,更容易得病。五谷是人类的基本膳食,由于基因的转变和农药的滥用,加之物候的变迁,病源是难以泯灭的。有时人们为了猎奇,奢侈浮华,创造出很多新奇的食品,殊不知潜在着更多病源。食欲平淡,兼收并蓄各种食物或水制品,消化系统疾病也就在所难免了,“挑食”有时还是可以提倡的。
有利的方向,一般在西南方或是南方,不利的方向一般在东北方。
应该清楚:顺从正道,前景美丽;善调自身,深受福泽。
不要为了收获才去种植,功利思想应有所控制;顺天命,尽人事才会有正果。
为人须谦和,居功应不傲,锋芒适微露,兼容乃事成。
善于合作,切忌独行;善于辅仁,做好本职;善于反思,屏弃骄纵。
人之一生,犹如船行,不可能一帆风顺。难能可贵的是,阴柔守正,特别是居下位、处劣势之时。人类社会的地位现象,可以说是金字塔现象,站在塔尖上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处于从属地位,如果人人争尖,其局面可想而知。圣人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等,其实也是依据《坤卦》精神所倡导的,舍此不能稳定大局、不能维系社会统治、不能维系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实事求是地讲,这也是符合自然规律和实际的。 如果撇开以上话题不说,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多些阴柔和顺、多些宽容和谅解又有什么不好呢?有容乃大吗!
这就是《坤卦》之真谛。
有诗为证:
坤元善济阴柔美,德合无疆牝马攸。
天道顺承嘉万物,充盈福祉助风流。
推背图第四十九象结合《坤卦》,寓示了短暂的世界乱局,由此可洞见阴极之局面,仔细咀嚼,颇有味道。
谶曰:山谷少人口,欲剿失其巢。帝王称弟兄,纷粉是英豪。
颂曰:一个或人口内啼,分南分北分东西。六爻占尽文明见,棋布星罗日月济。
金圣叹注解: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理数然也,然有文明之象,当不如割据者之纷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