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量搏击之美
文|尹燕忠

我见过泰山、黄山、九华山,那铁铸般的巨岩、块岩、碎岩,苍茫如天如星汉,雄伟而壮观,如今乘客多用索道已司空见惯,也无甚稀罕。但我最佩服的,还是那些挑山的壮汉,气势如虹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他们有鼓起的腿肚,更有铁打的双肩,一二百斤重的铁担,眼睛都不眨一下挺起胸脯瞪起眼,一鼓作气就走过了山路十八弯,迎着泰山日出的娇艳,雨打风吹日晒赤红的脸。挥洒着滴滴答答的汗水。挑山工,你有挑山的英雄魄胆,尽管现在已没了挑山这样沉重的负担,但我仍然向往那种坚韧那种气魄!能攀山,更能挑山的气魄! 我见过黄河中船搁浅后的拉纤,也见过逆流而上的黄河船夫的拉纤,那种气势实在是令人震撼!十几人二十几人光着绛紫色的膀子,身上的肌肉胸肌一疙瘩一疙瘩的,壮如牛健,密密的汗渍被发红的枣木板子勒进双肩,一道深深的嵌进骨头的纤绳印痕,不用介绍,就只是黄河的纤夫!他们喊着黄河号子,“嗨哟嗨哟不怕难哟,嗨哟嗨哟不怕险哟,嗨哟嗨哟永向前哟,喊的声震天水发颤船拐弯!这是力的旋律,这是美的雕塑。双脚插进滚烫的河沙里,是一窝一窝深深的脚印,力能抵千钧啊!脚窝里渗着水,众人人听着舵手的号子,弯着腰用着力,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向前!向前!气势如黄河之水涛涛,绵延!
我见过铁匠举起十多斤重的铁锤打铁、砸钢釺,我老家有个铁匠肖老汉,将熊熊燃烧的炉中钢铁迅速夹起后,在红光绿火的闪闪点点中,他那儿子就抡起铁锤,将臂弯抡圆,劲使足,随着铁锤子叮叮当当当砸下去,狠狠的来百十锤,那铁就在他的锤下软的像根面条,火候加力道,一块好铁经千锤百炼,就成了农夫手里的锄锨、犁镰。天黑下来,火星繁繁点点,,铁锤似乎已将日头砸落,又似乎要将月牙儿抡圆,这抡圆日月的铁手腕吆,不由人想起“地动山河铁摇”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美!
我愿意看打拳击。阿里的,泰森的……即使轻量级的拳击也爱看,那是力的较量,那是美的展现。也是一种机智和谋略的反映。拳王展示的是大美,是胜利,是威力的比拼与呐喊!而那些无名拳击手经过千磨万击,戴上金腰带更威武雄壮气势憾人!而挨够铁拳不灰心,瞅准机会,找出对方弱点将强敌打翻的拳击手,也很不凡。拳击场上风云变幻,强中更有强中手,只有身手不凡且有谋有略才能出奇制胜!我看好拳击场上的英雄们,胜不骄,败不馁,百折不挠的拳击手精神!

作者简介: 尹燕忠,男,中共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济南日报趵突副刊发表《故乡的白天鹅》《故乡的小河》、《老石屋》等作品,在洛阳晚报发表小说《好人麻袋》,小说《梅花》获得玫瑰文学奖,《李存葆在玫瑰之乡》发表在作家出版社国庆征文选,小说《活宰驴》、《宰牛》、《看瓜人》《老表爷爷》、《小红楼》等发表在2019年第3期《泰山文化》纸刊上,中篇小说《乡长之路》在《九州作家》文学平台连载,已在各类文学平台已发文学作品2000余篇,计150余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