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温钊洪,学历:大专。爱好文学写作,有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电台等。

翠 竹 农 庄
文/温钊洪
一天,路过某乡村,可见乡村里有一个翠竹园,乡村人的屋宇大都倚在竹园傍,园里还有乡村人开设的一间农庄,名为“翠竹农庄”,我怀着好奇,走进翠竹里,细看此农庄,装潢颇有特色,其农庄的结构大都是用竹子,木子,松皮等建筑材料搭建而成,农庄的形态倒象一间庙宇。农庄的门楣挂上几个红彤彤的大灯笼,灯笼上印有一个“洒”字,周边的地坪里插上红的,或黄的三角旗,远远看去,农庄颇为古色古乡。 走进农庄,庄子挺热情,招呼我坐在一张桌子上,还端来茶水,我们围坐在一张饭台傍,大家的话匣子便打开了。我问:“老板!平常到农庄吃饭的客人多吗?”庄子人点了点头说:“多呢!”我又问:“平常到农庄的吃饭的人是那里的人多呢?”庄子说:“多呢!而到农庄吃饭的大都是游客。”接着我问“这乡村开设的农庄多吗?”庄子说:“有十来间。”我接续问:“平常本地人到农庄吃饭多吗?”庄子说道:“也有!”大多是周边市区或乡镇的人。”…………。彼此聊了一会,我告辞了庄子,离开了农庄。 是的,国家近年实行振兴乡村,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因而,也带来了乡村饮食业的发展,农庄便是一个典例。所谓农庄,农庄当然在乡村里,乡村里大多有山有水,有竹有木,农庄建在竹子或树木里,才彰显清幽风雅,还倒有一种纯朴的乡土气味,我路过有些乡村,农庄的取名,大多是取自竹木名称,因而,便有了这间“ 翠竹农庄”之称。 身在清幽的竹园里,这里听不到城市的嘈杂喧闹,只听到的是和悦的鸟语声,鸟的声音清脆宏亮,委婉动听,鸟的声音久久回荡于我耳边,沿着一条小路而行,路的两边建在许多石凳子,石凳子上坐有许多男男女女,有老有少,我想,这些定是游客,他们在翠竹农庄里吃完饭后,走到翠竹园里去,此时,我也走累了,也坐在一张石凳子上,风儿穿过片片的竹叶,吹拂着我的面孔,由上而下,凉意阵阵。 在竹园小憩一会,继续沿着深幽的小路步行,看到前面还有几间农庄,农庄也倚在翠绿的竹子里,不过,这几间的农庄的取名不是翠竹农庄,有些取自地名或其他别名,譬如,某某村农庄。或是某某哥农庄等。这里还新建了二至三层高农房,村里人的农房大多建在近竹木的地方,由然,使我想起了诗人苏轼的一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食可无肉菜,但居住的地方不可无竹木,或许是这个道理。走进翠竹里,看着眼前一棵棵清翠欲滴的竹子,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在翠竹园里农庄吃上一顿饭,确是一种清幽的享受。这天,寻幽,我走进了翠竹农庄。
(撰写:温釗洪)

《文学百花苑》第六期采编中心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是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隶属的纯文学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1一0019,公开发行。为繁荣文学创作,现公开向全国征稿,征稿体裁:诗歌、散文、小小说、札记等。
作者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便于邮寄刊物)。
投稿请加副主编樊燕妮的微信gxlxy1995818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1000字左右为宜,诗歌两首,每首不超过30行。格律诗词四首左右。拒绝一个月内多次投稿。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头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稿件收到后,一个月内审定,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期征稿时间为2020年05月01日至2020年05月30日止。本次征稿出刊时间为2020年06月下旬。
5、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主编联系。
6、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我联系。
《文学百花苑》纸刊编辑部
河南梦宇文化传媒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