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碑长青 12
二母探子
文/三木秉凤(周凤森)
(12)

1956年春天,金乡县教育系统为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竞争力及办学质量,全县开始实施学校合并计划。其中王杰所在的城关第二完小就合并到城关第一完小(即城关完小)中,合并后的城关完小,学生数量增加,每个级五个班,王杰被分在了五年级二班,班上有五十几名学生一起学习。虽然学校离家只有几里地,但学校要求全体同学住校学习,只是偶尔在星期天可允许学生回家一次。王杰原来所在的第二完小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质量过去比第一完小略微弱些,这样二校合并以后,从第二完小并入的学生都感到了学习压力。王杰自从并校后,深深感觉自己学习的不足,为了让自己的学习成绩赶上去,一直非常努力学习,连续几周没有回家,这让杨玉芹感到心里不安。一天晚上,杨玉芹对丈夫说:“廉堂,你说王杰这孩子已经开学几周了也不说回来一趟,也不知道学校住宿条件、生活水平咋样,学习能不能跟上,真让人牵肠挂肚,我想明天去学校看一看,不然心里总是不踏实!”王廉堂若有所思地说:“是啊!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想这个事儿,你就去学校看吧。看看孩子自己住校,适不适应学校生活,不过我感觉咱家孩子适应能力很强,应该不会有啥问题。不过呢你去学校看一看,我们就更放心些。哎!别忘了给孩子带点好吃的,带些换洗衣服、粮票,看看需要给孩子买点什么东西?另外,你去儒堂家问问,二弟家里一定与咱一样的想法,二弟媳应该比咱更惦记自己的亲生儿子,她一定会和你一起去,正好你俩做个伴儿。”第二天,杨玉芹与张淑英结伴而行,她们踏过乡间小路走捷径来到县城,一路询问着打听到了金乡县城关完小,她们来到学校,学生们还在上课,二人就在五年级二班的教室外边等着。王杰透过玻璃窗,早早就看到了养母和母亲,等下课铃一响王杰飞奔出来,大声喊着:“娘,你们来了!”他一手拉着母亲张淑英,一手拉着养母杨玉芹高兴地说:“娘!我很好!你们不用来看我!我都长大了,已经能独立生活了!”杨玉芹说:“你爸不放心,好几天就催着让我们来看看你,唉!几周不见,俺孩子有些黑了也瘦了!”“娘,我这不是瘦,是结实了!学校生活还算可以 ,我和同学们吃住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照顾,我们都很好的!”这时,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李继高走了过来,王杰告诉二位母亲,“这是俺的班主任李老师!”杨玉芹和张淑英连忙恭敬地与李老师招呼,李老师对她们说:“你们来的正好,我也正想找家长们见个面。自从学校合并后,学生住校学习,很多家长们都来看望孩子。我知道,你们不放心他们,怕孩子想家,又怕孩子不适应。其实我们让学生们住校,是为了保证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这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举措,在这里食宿由学校统一安排,能想到的学校都会想到,我们会尽量把孩子们照顾好,让他们生活有规律,在自律自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请家长放心吧,作为班主任,我会尽力把每一个孩子都照顾好的。”
告别班主任李老师后,王杰又领着二位母亲来到学校最后一排的学生寝室,进寝室一看,却让二位母亲倒吸一口凉气,感到一阵心疼,寝室里没有一张床,土地平上一个挨一个薄薄的木板儿,每人占地不到半米空间,翻翻身都会碰到别人,木板上边铺些稻草,一张旧席子,孩子们的被褥卷在席子里,看着如此简陋的住宿条件,母亲张淑英不禁心中隐隐作痛。长长叹了口气,王杰看出了母亲的心事,连忙笑着说:“娘,我在这里睡觉很好的,一点也不挤。每天晚上,我们班主任李老师都会来寝室看看,帮着我们拉了灯,不允许大家说话,直到等我们睡觉了,他才悄悄离开。”杨玉芹将煮熟的几个鸡蛋装在王杰的衣兜里,又掏出几张粮票塞给王杰说:“孩子,学校条件很苦,如果嘴馋了,就去附近供销社饭店里买几个白馍烧饼吃!”王杰欲接,又想起家中也缺少细粮,奶奶岁数大了,身体又不好,他又将粮票推了回去,“娘,学校食堂很好的,大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能吃饱!”说着又拍了拍肚子。杨玉芹怕耽误王杰上课,就对张淑英说,“弟妹 我们孩子适应能力很强,来看看,我们都放心了!为了不耽误孩子上课,我们早点回去吧!”二人匆匆离开学校,王杰站在校门口目送,母亲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王杰望着二位母亲远去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幸福感,直到上课铃响了,他才急急忙忙跑回教室。
其后的日子里,王杰愉快地过着校园生活,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大家相处非常和谐。班主任李继高老师给王杰作出的评价是简单的十六个字:为人低调,不善言辞,学习刻苦,对人实在。王杰住校期间,学校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同学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听老师讲故事。当时王杰的历史兼美术老师刘守庚就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王杰也特别喜欢听。每天吃完晚饭后,王杰和同学们就围在操场边上的槐树底下听刘老师讲故事,如果是寒冷阴雨天,刘老师就在学生寝室里讲。刘老师阅历丰富,博古通今,知识丰富,他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一直讲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尤其听到黄继光堵枪眼,邱少云在大火中坚守纪律,罗盛教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从冰窟窿中救出朝鲜儿童自己壮烈牺牲,这些故事王杰总是百听不厌,这些故事又总让王杰热血沸腾,王杰对人民子弟兵及志愿军充满了崇敬之情,他暗暗发誓,自己将来也要肩抗钢枪,走向彊场,象英雄们一样保家卫国,死而无憾。
有人说,入芳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其实一个英雄的高尚灵魂,就是在文化熏陶与故事浸染中一天天凝练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也是在这样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王杰牺牲已经五十五个春秋,但王杰精神始终光辉灿烂,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发光放热,奉献自我。新时代的王杰精神是什么?王杰精神就是胸怀天下、公而忘私、无条件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而集体主义精神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近百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才能在集体主义感召下焕发出勃勃生机。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与光辉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标志,它没有自私自利之念,这是一种舍小家而顾大家的天下为公的胸怀。自改革开放四十二年来,集体主义正指导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前进。集体主义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是人类社会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道德原则与文化理念,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理念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责无旁贷的价值引领与思想导向作用。今天,当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类思潮包括无政府的自由主义、彻头彻尾的自我主义和丧失道德底线的拜金主义正在世界盛行不绝后走向没落时,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与道德准则,正向世界发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另种声音,人类的未来更需要互利互惠与和谐共荣,人类社会未来更需要命运同体与资源共享。当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文明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灭亡之时,全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再次投向东方,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共产主义思想理念,必将重新给人类未来带来勃勃生机与无限向往。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