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几冰蕊放,词画喜相迎
——记洛南县绘画新秀王爱芳
文/云蒙山人
“案几冰蕊放,词画喜相迎”,这是洛南县诗词界小有名气的词人王爱芳写的《渔家傲.寄友》里的一句,她告诉我们:她的画案上天天都有梅花在开放,她的词画轩很欢迎你来做客。
这不,昨天我们一大堆朋友就聚在了爱芳的词画轩,并且我还得到了我想要的梅花四条屏。
我将四张梅花挂在客厅仔细欣赏,才发现我真是太幸运了——这四幅神韵飞扬的梅花,真是让人越看越喜欢。
你看!第一幅黄梅扶摇直上,中部一根斜枝凌空出世,一只喜鹊轻踏,向着梅花凝神张望。
第二幅白梅盘旋曲折,呈“S”形在画面上次第展开,一只红色绶带鸟站在最高的枝头,好像在和低处的梅花对话。
第三幅绿梅是整个四条屏中最苍劲的一幅,老干新花、生机勃勃,左下方一块嶙峋的山石上,一只麻雀站在上面,若有所思。
第四幅红梅以对角线构图,花枝呈下垂姿态,近处一枝开得正烂漫,远处一枝稍淡,花朵相对稀疏,但更有韵致,一只蓝鹊站在枝头,对着花朵鸣叫。
这组梅花四条屏中,花与鸟的关系有呼应、有对望、有沉思、有倾诉,充满了不可言说的美。淡淡的赭石色在四幅画面随意挥洒,让各自独立的梅花图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学习国画才两年的王爱芳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对于初次求画就心想事成的我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喜。
“王爱芳,号山野闲人。喜欢读书、绘画、养生、喝茶、旅游,尤其喜欢古诗词。闲暇时写一点心情文字,让生活多点诗情画意,让灵魂有一个安放的地方,热爱生活,愿与乐观向善的你一路同行。”这是王爱芳的艺术简介。
作品袋上的她,穿着雪白的羽绒服站在冬天的风景里,低调奢华有内涵。封面精选的梅花和公鸡图别有寓意,应该是喜上眉梢、大吉大利吧。
我和爱芳认识,最早应该在2004年。我在她的佳惠花园里买过不少玉兰花,可惜当时压根不知道老板就是诗词、散文、艺术评论无一不精的王爱芳。
2015年,有幸在镇机关大院共事两年多,只是她在综治大厅,我负责宣传旅游,常常遗憾错过。直到她即将调走的时候,才重新认识了QQ名为“夏冰”的她。一篇篇文章读来,既充满着细腻的感情,又蕴含着厚重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深深的佩服。才相识,又别离,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奇妙,有缘相见,注定不会走散。这些年来,在各类文学活动中,我与爱芳经常相见。听说她开始学习国画,我成了最早向她求赠作品的朋友。偶尔回看朋友圈,云蒙山采风、丹凤棣花赏荷等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就这样定格在记忆里。尽管我们一个个都终将老去,每个人还是都坚持抓住青春的尾巴,在岁月里奋斗。
爱芳是个奇女子。她的散文走心入眼接地气,写诗填词格律规范雅致,艺术评论专业内敛有章法。如此游刃有余地切换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洛南文化艺术圈难得一见。
爱芳谦恭好学,不张扬。她是陕西省诗词协会会员,近几年在各类刊物平台发表的诗词不下百首,但她总说自己还需努力学习;她师从画家祁恩全、谢亚峰学习花鸟画,仅仅两年已崭露头角,却总认为自己“幼儿园还没毕业”。因为谦恭,她得到过业界著名画家王延年、葛建伟、葛伟、王振东等很多老师的指导,洛南书画界的老师更是乐于点拨。因为刻苦好学,在学艺的路上她终于脱颖而出,废画三千不气馁,画出佳作不骄傲,因为有梦想,所以有希望。
爱芳为人爽朗好激动,说起话来语速偏快,表情都写在脸上,时不时也会抡起拳头表达自己的小愤怒。特别是说起儿子的时候,那满到都要流溢出来的母爱让人深深感动。
作为一个才女,爱芳是幸运的,诸多良师益友与她同行。作为一个母亲,爱芳是优秀的,她把儿子培养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少年。而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几年来,王爱芳一直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加班到凌晨,吃饭到傍晚,风雨无阻的下乡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在生活与工作的逼窄空间里还能自如周旋,从容应对,我想,除了艺术的滋养,实在找不出第二个理由。
在爱芳文圣名城“词画轩”琳琅满目的作品中慢慢揣摩,我发现有两种花是爱芳主要的描绘对象。一种是将生命开成瀑布的迎春花,一种是中国人自古而今崇尚的高洁的梅花。前者可能是她纵情绽放的青春岁月,后者可能是她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
梅花的风骨历来被人们所赞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你只要伸出手在诗歌的海洋里轻轻打捞,一不小心,指尖就会沾满梅花的幽香。
这不由得让我把花和人联系起来:热爱生活,不流俗;热爱工作,不将就;热爱艺术,不放弃。以真诚、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当下的一切,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朋友之间,最难得的就是互为老师,亦互为粉丝,我和爱芳就是这样的好朋友。她的文章我点赞、转发,我的文章她转发、点赞。我发起的“弘扬云蒙文化、构建书香洛南”主题征文向她发出约稿函后,她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几千字的长文,充满了对曾经工作、生活过的云蒙山区麻坪小镇的热爱。我的作品《歪男人发火》刊发后,她也满怀调侃的说,“这个歪男人越看越像萧老师。”
把画作装进袋子的时候,爱芳很认真地叮嘱我,在画梅花的万里征程上,她刚刚起步,如果我非要写点什么,多写人、少写画。这话对我来说正中下怀,因为我对于爱芳还有话就说,对于梅花则完全不能把握——这样的提议,我看行。
小小的画室,大大的世界;短短的相聚,长长的期待。凭着对绘画的热爱,凭着丰厚的学养和高洁的风骨,才女王爱芳一定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韵致,挥洒出别具一格的风采。
王爱芳作品展示







(文中图片由文章主人公王爱芳女士提供)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教坛耕耘33年,绝不凑合;自发教研23年,成果丰硕;兼职文史13年,普遍认可。本职之外喜欢追光逐影、舞文弄墨,愿结识更多求真、尚善、向美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