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姥姥
作者:高军(山东作家)
我的姥姥在86岁高龄时去世,今年如果健在,该是108岁了!思念时节思故人,音容笑貌依旧亲。感恩姥姥养育了我们,也祝愿天堂里的姥姥永远安息,保佑后人一生平安。
一个多世纪前,姥姥出生于东平县梯门乡金山村(现归属东平街道)的一个贫穷家庭,从小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造就了她老人家坚强不服输的性格,也磨砺了她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个性。记得上初中时,曾听姥姥讲过她和哥哥一块帮助八路军打鬼子的情形。舅姥爷是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党性觉悟很高。姥姥受她哥哥的影响很大,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记忆中姥姥是个大善人,满头银发,和蔼可亲,眉目慈祥,通情达理,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姥姥一共生育了两个孩子,男孩早年夭折,只养活了我母亲,所以她也一直跟随我们居住,除了操持家务外,主要是照顾我们兄弟。姥姥有着很深的隔代亲情结,非常喜欢和疼爱孩子,我们兄弟三人都是由她从小把我们抚养大。晚年,姥姥变得像老顽童一样,经常给我和弟弟们讲故事啦心事,印象中她老人家好像什么大道理都懂,经常教育我们要不怕苦不怕累,诚实做人善良待人,要积极上进艺高不压身,要谦虚忍让行善积德。姥姥常说“学习好了啥都有了,求别人不如求自己”之类的话,我至今还铭记在心。
小时侯,父母都忙于工作,照顾和教育孩子的任务自然由姥姥承担了,可以说,是姥姥一手把我们拉扯大,我对姥姥的感情也特别深。那时侯回到家就围着姥姥转,“姥娘姥娘,我回来啦………”,习惯性地直呼姥娘,直到她老人家去世。记得那年我去南京上大学,第一次一个人离家那么远去求学,姥娘很是舍不得,我走的那天,她竟然流下了眼泪,可还是坚定地送我到家门口,叮嘱我在外面要好好学习,自己照顾好自己………。
现在,也经常听老母亲提起姥姥在世时是多么的民主开明,省吃俭用供她读书,坚持让她上了卫校,成为了国家干部,晋升了主治医师。姥姥一辈子都支持姥爷的工作,母亲说姥爷年轻时长得一表人才,闯过关东,酿过酒做过生意,家中保存的老照片上,姥爷身材高大魁梧,头戴礼帽,俨然商人形象!和姥姥结婚后,姥爷没再外出谋生,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担任过生产队大队长、大队书记,晚年还被选为红星社社长,管理着附近8个村庄,姥姥总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支持姥爷的工作,从不拖后腿。她常说姥爷办的是公差,是为了老百姓好!我出生那年,姥爷去世,他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好干部。姥姥总是引以为豪,生前常常要求我们长大后要有出息,向姥爷学习,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往事如烟,亲情故事历历在目,想当年我吃过姥姥煮的地瓜干;每次姥姥为我们蒸馒头后,总是先给我九个馒头,让我和两个弟弟分着吃;那时我爱给姥姥讲我的心事,不愿对爸爸妈妈说的,却愿意和姥姥说起,依稀还记得,那次我和姥姥在楼梯上坐着说知心话的情景……忆起姥姥,追思过往,我心潮澎湃,有幸生活在新时代,我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也已步入中年,姥姥的恩情我却终生难忘。虽然她已离世20多年了,却永远是我心中的“姥娘”!永远永远,今世难忘!
一年一度的寒衣节又到了,愿我这些思念的文字能化作一缕寒衣,给远在天堂里的姥姥披上,捎去我的问候和温暖………

作者简介:高军,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山东省泰安市作协会员、东平县作家协会会员、东平县诗词学会理事。近年来,先后创作美篇四百多篇和诗歌散文微小说通讯稿等八百余首,《都市头条》点击数量突破二千九百万大关。曾荣获第四届“华夏杯”诗词大赛优秀奖和“星河杯”中国品牌作家文学奖亚军奖,获得“屈原杯”端午诗词会季军奖和第五届“炎黄杯”中华诗词创作大赛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