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空法师、冯麟阁、效罗这爷孙三辈相谈甚欢,冯麟阁说:“师傅,我以为大丈夫应以天下为己任,军人应以国家为前提。”“此言极是,天下即军人胸中之怀,国家为军人双肩之负,军人就是这世上为佛护法的神啊。”“爷爷,此话怎讲?”“我佛慈悲,以天下为怀,天下和谐为佛之愿望,可世人杀戮不止,这护国护法的军人就是为了制止杀戮而拿起刀枪的,以佛来看,此乃慈悲为怀也。”“爷爷,你还有理想吗?”效罗话刚出口,就后悔了:“呸,呸,又胡问起来了。”爷爷回答:“理为久居心中之念,想是时时提醒之意,就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冯麟阁一看,马上把话转到了长白山的韩边外,韩三代和那金砖失而复得的故事上来。爷爷问道:“哦,韩三代要捐金东普陀?”“是的,这是他爷爷韩边外定下的事,孙子当然要办。”“善哉,能为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塑个金身,真乃天大的善事。”“师傅,那东普陀果真是观音菩萨长住的地方吗?”“观音菩萨出生地在西域之途,是佛祖如来的第三个弟子,她从小孝心感天,后立志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东海普陀山是她的道场。当然是长住的地方。只是我也不知那里是何等的壮观。想我遁入佛门几十年,近几年来,常常梦中渡海参佛,见那菩萨脚踏莲花祥云而来,金光蔽日。近日还数次惊醒,想必这就是八十老人唯一理想和愿望了。”冯龄阁和效罗从炕上下来,跪在地上:“师傅,爷爷,徒弟和孙子愚钝,犯下大错,早该陪您老去东海拜佛。”“爷爷,咱们就去一趟吧。”善空法师闭目自语:“几千里路之遥,路上的千辛万苦那可是常人所不能想得到的。我几番思考,只是不愿麻烦他人。”效罗看着爷爷着急的说:“爷爷,你如何能有这种想法!”冯麟阁也急了:“师傅,您这么说,让我等有何颜面在这世上见人?”“好吧好吧 ,军务不可以懈怠,让效罗和我同去吧。”冯麟阁当然同意,商量再三,决定效罗的卫士队里选二十个人,由效罗带队,护送善空老法师前去东海普陀山参佛朝圣。
效罗开始了认真地准备,他从队伍里挑了又挑,选出二十个身手好,枪法好,骑术好的年轻人,选了二十三匹好马, 效罗对爷爷说:“那都是冯统带亲自掰着牙口,端着蹄子选出来的。 给您还选了两匹,以备来回换骑。” 每个士兵枪是长短各一,刀是大小两把,那软兵器各自都带齐,会用暗器的自不用说。
效罗把爷爷要去东普陀拜佛的事告诉了父亲,父母双亲坚决不同意爷爷的举动:“他老人家这一把年纪,几千里地,谁能放心啊!” 父亲到山上观音庙里,来看爷爷,跪在地上,说什么也不让爷爷去。爷爷叹了一口气:“你们的孝心我知道,我也可以不去,可是你想让我每天,心里为总有一件没办的事而遗憾,这样好吗?不过,走之前,家里人都要来寺里一趟,我有话要说。”效罗的父亲默然了,他知道爷爷这样说就是决心已下,再劝也是没有用的。爹妈把效罗叫回来:“效罗,爷爷必须安安全全的回来,你要知道,爷爷对我们家 是多么的重要。”效罗向父母保证:“放心吧,爷爷是佛,他会笑呵呵地回到家里的。”
身随心动
一切都准备好了,按照爷爷定的日子,再有两天就出发,可就这个时候,长白山夹皮沟的韩三代来了。
韩三代带了三十个人,个个黑衣短打红带束腰,一色的手枪,飒是好看。邵大爷也来了,特意安排三代的船期。他对效罗说:“大哥,怎么样,这队伍,啊?”效罗笑了笑:“中看,中看。”“哥呀 ,你这是埋汰人吧,不行你就说。”“我还有事,不和你白乎啦。”当韩三代得知效罗也去东普陀,高兴得跳起来了:“大哥,咱两股合为一股你看怎样?”“不行,不行,我这是送爷爷,是个大活人,和你那箱子可不一样,比你那东西重要得多。”“那我也见见爷爷,行吗?”“不行,爷爷在山上的庙里,我这会儿还有事。 ”韩三代不高兴地晃着宽大的身子,去找冯统带了。
效罗和冯麟阁这叔侄两人,这些日子可操上心了:“这可不是去趟沈阳,也不是去北京,这是去那东海里的普陀山。”“怎么也得四千里地吧,又是水路又是旱路,一天跑三百里,还得五十天左右,这一来一回,快也得百多天,可得算计好。”冯麟阁让效罗把银子也带足足的。对他说:“这爷爷要是瘦了,你等着回来挨罚吧!”韩三代赶的真巧,正好爷爷下山来了,他和山神庙的老道,他那个老朋友告别了一下,也顺便看看效罗他们准备的如何。在冯麟阁那里,韩三代见到了爷爷:“看这仙风佛骨,哪里是凡人,分明是真神。”他趴在地上就磕头,嘴里还“爷爷,爷爷,”的叫个不停。 善空法师指着韩三代问:“这个娃娃是何人?”“我是效罗的金兰兄弟,叫韩三代。”“噢,你就是韩边外的孙子,韩三代。”“爷爷,我那哥哥效罗,他不让我见你,我也要去普陀山,要和你们一起去。你说行吗?”“哦,你是护金而去,确实是办一件大好事呀。”“那我们合并一路不是更好吗。”韩三代这山东人还真有拗劲,一句接着一句缠着让你答应。爷爷说:“可你走水路,我们是走旱路呀?”韩三代问:“这是为何?”“孩子,拜佛要心诚,象唐僧那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才行,这坐船未免有些心浮气燥了些,所以我们还是要走去的。”韩三代马上就决定:“爷爷,这有何难,我们也改为旱路不就完了?”冯麟阁接过话来:“这,恐为不妥,三统领此事再议吧。”
这几天,冯麟阁的耳目传来消息,外面风传白山金砖启程普陀,各地绿林蠢蠢欲动。冯麟阁对韩三代不放心:“你护送金砖,路途遥远,各个匪伙不会坐视而不见,你应该有一个好的谋略。”韩三代看着大家都不放心的样子:“统带,既然如此,我就把原定的路线和安排说给爷爷和你,看行不行。”原来,韩三代确实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我让邵大爷领着十人上船,把箱子也抬上去,不过那里装的是山菇和虎皮熊皮,他们要比我们晚出发十天,这冬季行船,就得坐那轮船,人多,船快,也安全。我们则早出发,把那金砖装到背带里,原来商量也是坐船,这样一明一暗万无一失。”韩三代拿出一个宽宽的腰带,上面排好了小格,他举起来给爷爷看:“二十人,每人六十二块,是六十二斤。系在身上,也不会太重,穿在衣服里,也不会叫别人发现。”冯麟阁点头称是:“好,好,想得还算周全。这小子,别看五大三粗,做事考虑还算周全。”善空法师想了半天:“护送佛金,乃人间正事,大家都要尽一分力量,方为敬佛之诚。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暗中窥视,以求一逞,所以此行凶险万分,我们更要助其一臂之力。我看就将他纳入我们一伍吧。”效罗刚好听到最后一句话,他赶忙说:“爷爷,不行,那会给您带来危险的。”爷爷半开玩笑地说:“什么时候我们的贝勒爷也害起怕了?”效罗吭哧着:“不是,这···,”爷爷抬着头对大家说着:“爷爷每次梦中,都看见菩萨身上金光闪闪,这不就是说,爷爷此行就是为菩萨再做一件事吗?”话说到这里,效罗就不做声了,倒把那韩三带弄得不好意思:“大哥,大哥,我可没有赖着你们的想法,不行我明天就出发。”效罗毫不客气地指着这个白山金客的头说:“韩三代,从现在起,一切听我的命令。”
送爷爷回山后,效罗在大营的操场上走来走去,他在想:“这两队合一,如何行动?负金必将减少武器,那安全如何来保证,如何保密?沿途将如何保证饮食,住宿,行走?”效罗一下子就感觉到被危险包围了:“关键是爷爷的安全呀。这个韩三代,真是乱弹琴。”冯统带走过来,拍着效罗的肩膀说:“效罗啊,难是难了点,可什么事儿难倒过咱们的效罗呢?既然要做,那就是拉弓没有回头箭了。”晚饭后,冯麟阁和效罗,韩三代,邵大爷,开始商量如何实施下一步计划,待到天亮时终于有了一个结果。邵大爷说:“放心吧,我们为你们断后,吸引住那些狼崽子。”
计划是这样定的:一、为了吸引绿林的注意,邵大爷带十人和箱子由冯麟阁派人护送,从锦州坐小火轮到天津换大轮船,然后大大方方地到上海,再拐去南京,暂时不做动静,等待马队消息以备接应。二、白山金客的二十人由韩三代的小表叔带领今天连夜出发,每天行走三百里,距离后队五十里,接应后面的马队,后面的马队一到,前面的队伍就按后队的安排出发,后面若有危险,前面就回来接应。冯统带说:“这就是一个尖刀队,既扫清障碍,又回头保卫。”三、效罗和韩三代保护着善空法师,带着西路二十人,背着金砖,一天后凌晨出发。四,冯麟阁另外再组织两个二十人的小分队,和效罗同时出发,分头行动。遇有动静,沿途接应,一队到了天津就返回,另一队,则到了山东的聊城再返回。冯麟阁说:“这才能分开几股小绺子,尽量让他们不知我们的方向。”五、冯统带再派出四个快骑 ,分别到泰山,嵩山,巢湖,太湖,几个绿林好汉啸聚的地方,向过去的老友请求帮助。韩三代说:“邵大爷也做了一些安排,那些爷爷的朋友,沿途都可以帮忙,不过在哪儿我没有问。”效罗明天就要出发,正好西路巡防营收到了奉天总督府的嘉奖公文:“···鉴于消灭雅什骑匪之役,西路冯麟阁统带奋勇杀敌,战功显赫,着令嘉奖白银三千两,授统领一职。其余部将按其功劳晋级。···尽快将兵员扩至三千,马匹···”
冯麟阁帮助效罗检查装备,把自己的手枪给效罗换过来,一边给他擦着枪一边说:“我的枪比你的枪膛线深,有准头。”又把他那带红穗的匕首也插在效罗的绑腿上,说着常说的一句话:“多带一个家伙多一条命。”都弄完了,他嘴里还叨叨着:“看看,这叫出门就开顺风船,放心吧效罗,你回来就是管带了。我看在你的参谋后面再加一个长吧,二叔在北镇先给你招兵买马,等你回来当大官。” 走之前,按爷爷的安排,效罗一家人都到青岩寺来了。那冯麟阁自然也不例外: “我是效罗的二叔,当然是家人了。”爷爷坐在禅堂的炕上,看着效罗一家人说道:“觉武啊,我这一生,都为报答你的父亲,没有王新满,我早就飞灰湮灭了。这出家是他和我的共同向往,去那东普陀可是我代你的父亲,去了他虔诚的心愿啊。我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心里的话一直没有对任何人讲过,今天,我就在佛的面前,向孩子们做个表白吧。”
第十章《爷爷的故事》
大沽血战
爷爷是一八二八年正月出生的,那是道光八年。家里为他取名黎厚泽,字武光。爷爷的家在江苏镇江,那时也叫京口。黎姓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祖上一直从事稻米生意,在江南一带颇有名气。厚泽是家里的独苗,他从小过目不忘,无论学文习武,皆为一点就通。从小又爱与人斗胜,若要有败,发愤图强,总要超过对方自己才心安。五岁家里特意请来两个武师和两个教书先生。厚泽十岁左右,师傅们就纷纷告辞:“学生已超过师傅,我们再留下已无作用。”论文,上至天文地理,下说三皇五帝,吟诗赋词,那老秀才们没有一个不是败下阵来的。练起拳脚,就那上房的猫功:身体一缩,飕飕的从那山墙,直着就上了柁尖,连那轻功极好的金山寺长老都惊讶的闭不上嘴。小小的年纪出类拔萃,在镇江城里那真是远近闻名的。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