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开始了,这索英叫成神投手真的不为过,上来就从兜里掏出一把小石子,嘴里说着:“十二颗啊”,朝旁边树上一甩,噼里啪啦掉下一堆麻雀。小索开朝着英才说:“你去数吧,保证十二只。”英才念叨着:“那我就跟着呗,大哥咋做我咋做。”英才捡了十颗石子朝旁边低一些的树上一抛,也掉下一片麻雀, 二慧学着小索开的口气:“数吧,保证十只。”索英又从地上捡了十粒黄豆大小的沙石,向十五米开外的杨树平撒过去,然后捡回十片杨树叶,放在索开面前,索开拿起一枚叶子,“行,都在叶子的中心”。英才从地上也捡起八粒黄豆大的沙粒,问着:“大小行吗?”索开点头。英才站在二十米外向一颗榆树打去,二慧跑到树下,捡起八枚榆树叶,每片小小的叶子都在中间有个圆圆的眼儿,拿回来交给小索开。这时天上高高飞来一群鸟,索英刚要动手,英才看清是乌鸦,忙制止他:“天鸟不可伤也。”小裁判坐在土城的墙上,高高地指挥着:“第二项,用镖。”索英从兵器架上拿下一个大包来,打开让英才挑选,那包里各色各样的飞镖全了,英才随手拿了一副镖带,上面有六个梅花转镖,这梅花镖五齿十刃,锋利异常,看来不常使用。索英取了一副四棱角镖,围在身上。看官一般没见过什么是角镖,那四棱角镖就像水里长的那个棱角,想清了吧,中间大两头尖,可它不是片状的,是鼓的,用现在的语言,就是立体的,没有腕力,五米都打不出去。“大哥请,···”英才站的稍微靠后面一些,等索英先发镖。小指挥官在喊着:“巨石之上,有一石盆,镖进石盆,数多为赢。”骆医官半天没说话,心想:“人家亲戚比着玩,咱就别掺和。”用他的眼睛看,这到城中巨石足有百米,早超过用镖的距离了。二慧又开始表态:“那就是小孩往上扔东西了,哪里是练飞镖呢。”只听得“呼噜···,呼噜···,”那索英开始抛镖,“没有好臂力,扔石子也到不了那么远,更别说要准确了,”二慧瞄着城中大石头,比量着,给骆神医解释着。轮到英才了,只见他抛一次,转一次身,显得轻松很多。一会手下人跑来报告,他趴在索开耳朵上讲了一通,小索开沉得住气,不言语。你说怎么着,原来英才把镖打成了“鸟顶蛋”。就像鸟一样,下一个新蛋把旧蛋顶出去。这也是每一镖顶出一个,六镖打完,石盆里也就没有老大的棱镖了。”二慧猜也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了,他用手摆着,给骆神医看,好像在扇谁的脸:“这是打打小索开的傲气。”“下面自选自比。”“什么叫自选自比?”只见大哥索英从衣兜里拿出一根细绳,他将一块石头拴在绳上,向上一扔,一会竟然掉下一个鸽子来,那绳子还绕住了鸽子的一双翅膀,动也动不了。英才一看,忙说:“大哥神手,无人可比。小弟甘拜下风。”索开坐在城墙上,高喊:“大哥索英一胜姐夫”。
“第二轮,二哥和姐夫比枪。”“这么小的地方动枪,容易伤人啊。”“不,他们在城里,我们在城外。”手下人牵来两匹马,两人骑上一前一后向土城里奔去。进了城门就看到靠着大石头立着四只枪,城的每个角放起了五只风筝,下面挂着一个小铃铛,风筝随风荡着,“铃铃铃,”那铃声响成一片。索雄骑着马一弯腰,拿起一支枪,双腿一夹,那马绕这大石头奔跑起来。“砰,砰,”他一枪一个,打碎五个铃铛。“真是神枪手啊,”骆神医佩服得直点头。可后面就更精彩了,英才在后面一手就拎起两支枪,拉起枪拴都不用手,两只枪在大腿上两拍两顶,那子弹就上了膛。“砰,砰,”一开始左手也是五枪,然后右手又是五枪,可他打的是风筝线,一枪一个,风筝就一个一个栽下来。转到后面又换枪,眼见的索雄转了一圈,打碎了十个铃铛,小索开站在墙头上直喊好。二慧急得:“下来,下来,不要命啦?”英才还跟在索雄的后面,可他已经取了四支枪了,再看城中四角的天上,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了。“打得好,打得好。”二慧高兴的把帽子往天上扔。这二哥是个实在人,回来就摆手摇头,不比了。小索开照样宣布,“第二局,二哥胜姐夫。”
索豪看了半天,说道:“这刀枪武艺还不一定谁高谁低呢?”还有点不服,等英才一下马,他就挥舞着双刀展示起来。二慧看出他是关东刀法,回头对骆神医说:“这种刀法狠,下招重,一着一式严密。可不灵活,日本和朝鲜大多是这种刀法。”英才站那儿没动,他实在不愿意再打了。“三哥,小弟不会刀法,甘愿认输。”老三索豪有些不屑:“刀锋未触,何已认输?”那小索开又在喊:“不行,不行。”英才只是不动。“那就你来。”索开指着二慧喊道。英才看了索豪一招两势,就知道二慧的刀法比不上索豪,真的打起来,怕要吃亏。于是说:“还是我来吧,咱们只是过招即可。”英才到兵器架上取了一把关公刀,惦了一下分量:“头轻柄重,此乃赝品。”哪知那刀正是索豪喜爱的“宝刀”,一听此话,心中更为不悦:“那你我就换过来用如何?”英才发现自己是语多冒失,可为时已晚,只好硬着头皮拿起双刀迎战索豪。这索豪一则看见两个哥哥都败下阵来,脸上无光,这二是听到有人贬低他的兵器,心中不悦。所以把那大刀抡的车轮似的,逼得英才左右躲闪。已近二十回合,英才感觉这索豪并无休战之意。“三哥,休战矣。”索豪并不理睬,英才在场上已经边打边退了数圈之多,想到:“看来还得打呀。”英才继续左右躲闪,忽然跳将起来,双刀平铺,来了个泰山压顶。索豪见势不好,手握大刀两端,两臂伸直,举柄相迎。没想到英才双刀抽回,两刀背儿从下向上一磕一挑,双腕一用力,那长柄大刀就从索豪手中飞出,落在双刀上,英才把它转得像陀螺一样,然后轻轻一甩,把那关公大刀甩到了兵器架上,稳稳当当的插了进去。就这一招,让那索豪站在原地愣了好半天。”索开照例用那稚气的嗓音宣布:“三哥胜姐夫,”二慧和那个小嘎蹦豆子斗起嘴来:“还有没有公理啦,”“哈,哈,我说谁赢,就是谁赢。”就在场上打斗比武之时,骆神医和索佳哥哥坐在旁边聊起天来:“今天这五关还全过吗,这回门女婿也太难了。英才到此三天就得返回,那奉天讲武堂十天假期不可延续啊。”索佳哥哥解释说:“这个我知道,我们这当地风俗叫,新女婿上门不打别进门。我们家的小弟从额娘们那儿领回令来了,昨天五关是阿玛定的,今天这打斗可全是索开的主意。”索开又高喊二叫的要四哥开战,英才说什么也不比了:“我都输了三局,放了我吧。”那小索开就是不行,骆神医和二慧也一起求情,把那高帽子一顶接一顶的给索开戴上:“小少爷,你摆的那个棋局,真是一绝!知道本朝围棋大师的人寥寥无几,我们三个人好半天才破解了一半,这神童去哪儿找呀。”“就你定的这过五关,我们统领都想不出来,你将来一定能当个大将军。”说得那索开小娃娃,高兴的直翻跟斗。“咱们能不能商量个事儿,”二慧讨好地向索开笑笑,用手指着二惠和骆神医:“我知道你们是想停止比武,要不这样,你和他翻一百个跟斗,我就放过姐夫。”嘿,连骆医官也稍带了。二惠想了想:“要不,我拿个宝贝和你换?”“换什么?”“换五十个跟斗啊,你刚才答应的。”二慧又糊弄他,小索开可清楚那:“不是五十,是一百个。”“好,好,多少都行。我这一个顶你几百个。”“你有什么,我不信,”“我真有,你要不答应,就不给看。”“你不给我看,我就不答应。”“好,我拿出来,你看!”二慧把他脖子上挂的一尊小弥勒佛拿出来给索开看,这是英才父亲用巴林石为二慧雕刻的。胖脸大头,鼓着圆圆的肚子,一只脚踏着石鼓,一只手中捧着佛珠,另一只手拎着一个布袋。上下浑圆润泽,身上的佛服衣摆飘动,脸上永远是慈悲为上的,开怀的大笑。把一块赭红色的石头,变成了有生命意义的佛。二慧特别喜欢,今天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拿这个逗逗他。“这个不就是我吗?”索开一看就喜欢,一把握在手上就不放了,把个二慧勒的噢,噢乱叫。“你说给我,又不给,不行。”“好,给了你,就让我们进你家,喝茶,吃饭。不再难为你姐夫,要行,就喊你哥哥都来。”这个小弥勒佛,真的把索开迷住了,他大声喊来四个哥哥,宣布停止比武,过关结束。几个哥哥都高兴地拍巴掌,小索开向二慧伸过手来:“怎么样,给吧。”二慧极不情愿地拿出来,戴在小东西的脖子上。两队人马返回了村里,在鞭炮的响声中,把英才这个回门女婿迎入了家门。
骆神医这回可看清了索佳的样子,在索家的客厅里,新娘子出来进去的招待着回门儿的女婿,和送亲的客人。清秀的索佳今天梳了一个两把头,头顶上有一左一右高高的两个大卷,后面还拖着一个长扁型像燕尾式发髻。头上横插着一个宽一寸长一尺的头簪,满族叫它“大扁方”。身着朱紫色长长的“氅衣”,衣长掩足,只露出马蹄底鞋,胯有开叉,双挽广袖,袖缘彩绣花卉,十分的合体。“氅衣”是用江南的绸缎缝制的,是满族妇女的礼服。脚下高底鞋,走起路来纤纤碎步,显得文雅大方。索佳老父亲和大额娘坐在八仙桌的两面,年龄和身体看起来都比英才父亲要小些和强壮,老泰山还带出一身的英武之气。照例骆医官和二慧是坐在西侧,而英才坐在东座上。 老人话语朗朗,礼节俱到:“山乡偏僻,陋习不改,让总医官见笑了。” 骆医官下着判断:“看这仪态,决不是平常乡绅。”他马上起身说道:“哪里,哪里,山乡清秀,礼数皆到,格格出阁,嬉戏为福吗。我等遵张统领之命,带百名骑兵,一是路途遥远,护送新人以防贼寇,二是新人回门,为那伦家族大壮声威。可能事有唐突,不知是否冒犯?···”骆神医斟字琢句地回答,生怕给英才惹出什么乱子来。老人回头向女婿说道:“长途跋涉,辛苦劳顿,只怕是我这里安排不周啊。”英才低着头:“一切俱好,请岳父大人放心。”英才岳父接着说:“我与你父四十年前即交友甚笃,情同手足。从乡试直考到殿试,他文我武,同为进士。要不是小人妒忌,胡编乱造,扰得我赢兄无心仕途,隐居山野。可惜了那满腹经纶,治国才华,无处施展。”索佳父亲对着姑爷讲着体己的话。接着又转过头来,对骆神医说:“自打英才父亲隐居之后,渺无音讯,我们再无往来。五年前,一老友云游至此,方提起叶赫老兄,并将其下落告知与我,这又接续前缘。我有一女,他有一子,这秦晋之好,美哉美哉。”老人高兴得胡子直抖。骆神医心中感叹:“这世间皆是悲欢离合,重而往复,无论何朝何代,只要提起,那肺腑之情,皆是发自内心也。”岳父又在那里夸女婿了:“贤婿真好文才,我那对联就是当年进士科考之题,众人此卷皆无字也。”英才急忙起身,躬身回道:“小婿愚纯,解开此联纯属偶然,泰山大人过奖。”老岳父得意的越夸越高兴:“哪里,贤婿忠孝廉清,文武双全,此乃小女之福也。”那边岳母也点头连连称赞:“家道严谨,忠孝可嘉,真乃我婿。”那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縫。看来人们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向索佳父亲报告了。老人笑着发了言......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