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哥们儿当上兵
文/李建军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文化艺术的浪潮跌宕起伏而高涨空前。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八个样板戏几乎占领了全国的整个舞台。那个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喊的震耳欲聋,实际上政治挂帅的影响力远远高于文化艺术的价值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千锤百炼的样板戏以其精湛的乐曲、上乘的艺术、超高的水准,堪称化时代的创新和完美的经典而无可挑剔。
我是在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召唤下入伍。貌似文艺兵,其实是业余中的业余文艺兵。想那年头儿,一群心如清泉的楞头小伙、如花似玉的妙龄芳影,初涉尘世,但胸怀理想,豪情万丈。带着几分清涩和朦胧,奔赴所属部队的驻地为兵演出。黄河两岸数千里,深山密林哨所处,都留下了我们激昂的旋律和深深地足迹。在播撒芦荡革命火种、歌颂时代强音的同时,净化、磨练、培育着自己的情操、毅志、理想。
当磋跎岁月的脚步走过半个世纪后,回顾云卷云舒的人生历程,部队的战斗生活,永远是生命长河中最高最亮的飏帆。
战友们,无论经受怎样的风雨甘苦,无论碾转多少激流山川,无论身处喧嚣闹市,无论回归沉静田园,而始终引以我们自豪的是,我曾是共和国之忠诚卫士一一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