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20年的初春,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战疫,无数的医护人员在一线浴血奋战,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广大的基层干部也用血肉之躯战斗在抗疫一线,而全国的千千万万位老师整天以手机和电脑为武器,终日奋战在空中课堂上,不让每一位孩子掉队,我们也要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场战疫的胜利号角已经吹响,胜利的捷报一定会比春雷更响亮!我们一定能早日回到可爱的校园里上课!

一个都不能少
山东肥城石横中学 李红玲

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到反映西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标语式的口号。2020年的新冠疫情阻断了开学的脚步,全国上下所有学校师生开启了一次线上学习的全新体验。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也让一个乡村教师再次体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喜忧参半。
晨读篇
晨读任务在头一天已在学习微信群里公布,积极踊跃的方铮,广鑫,凡昊等班级佼佼者一早就把背诵录音发在了学习群里。我每天六点起来给上高中的儿子做饭,十几分钟后就听见群里发来了可爱的小组长们的背诵录音。 安顿好儿子的早饭,一边洗漱一边检查背诵,背错了的回复订正,不熟练的叮嘱再读,不时发几句鼓励的句子加油助威,什么“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什么“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或“一天之计在于晨”之类。手指点来点去,在两个班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
有时一个字音要订正好几遍,这让我怀疑有的同学根本不在学习群里,不然反复强调的字词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又不会像声音一样说完就消失,怎么会看不见?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早晨在森林里带队领操的体育老师,一二一的喊着号子在前面跑得挺带劲,不成想一回头,身后一百多人的队伍就剩下十几号人,其他人呢?都隐身了?捉迷藏去了?唉,毕竟网络森林比我的一二一健身法要更加有诱惑力!有时检查完组长了,再督促组长检查或自己抽查其他同学,每次总有唤不醒的装睡者,但小组长们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同老师一样,电话催,微信喊,能叫醒一个是一个,因为我们都想着:一个都不能少!
上课篇
一开始在钉钉上课,都要提前在微信群下达通知:10:30上课,所有人务必准时进入钉钉课堂!然后打开直播,先放首歌,活跃活跃气氛招徕招徕听众,眼睛盯着屏幕右上角的人数:又进来一个,又进来两个!时间到了,还差十几口子!刚想发火,转念一想,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赶紧讲,这节课的任务恐怕难以完成!弃卒保车,讲课重要,其他的都是浮云!
讲完一段开始提问,一连麦才知道大多数同学武器装备不全,有的只有手机没电脑,有的只有电脑没手机,我现在才恍然大悟:那些没上课的同学太值得同情了,一定是既没手机又没电脑!于是开始在互动面板上输入文字,结果不是我这边网络不给力,就是学生那边总掉线,不填鸭式也不行了,干讲吧。
时间长了,大家慢慢都习惯了这种线上学习方式,人数越来越全,上课越来越准时,回答问题越来越积极,同学们在学习中成长了,懂事了,明白了自己是班级小溪中的一滴水,应该努力让自己跟上来,不掉队,因为老师说了:一个都不能少!
作业篇
晚上检查作业,先把优秀的挑出来,或拼图,或单独展示,配上文字发在学习群里,意在树立榜样,让大家“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表扬先进,是对那些认真负责刻苦学习的同学的肯定与鼓励,做这件事,虽然累眼,但不累心,所以乐此不疲!
更为艰巨繁重和让人头疼的任务是催交作业!学习群里催了不交,改成小组群,小组群里呼吁无效,改为家长班级群,班级群里没有回应,就打电话!有些同学就跟人间蒸发一样,无论你怎么呐喊,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真有家长沉不住气了,也许动用了武力也未可知,总之作业交上来了,但不是打不开,就是面目模糊,根本看不清。我现在对白居易的那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又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原来琵琶女遮遮掩掩羞于见人之态就是网上不愿交作业的模样啊。
总之催交作业不亚于一场地毯式搜查那样让人身心疲惫,虽然不像在学校里耳提面命苦口婆心那样导致声音嘶哑咽炎加重,但心头的小火苗一直呼呼直冒,不扔下手机出去透透气,还真让人难受!不知那些至今还在严格遵守“不通报不交作业”的同学是否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只是想让大家在学习中一个都不能少啊!
医者仁心,师者良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箴言,如果作为我们这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乡村教书匠们合影上的签字,应该很贴切吧!但愿更多的孩子被“一个也不能少”的呼唤叫醒,丢掉游戏,告别惰性,加入到读书学习的行列中来。

作者简介:李红玲,山东省泰安市肥城石横中学教师。爱好读书,喜爱自然,向往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常作文字自娱,撷取生活点滴感动,记录自然美好瞬间,以求在穿枝拂叶的人生旅途中,留下鸿泥雪爪,脚印一串。多次获得过全国学生作文大赛辅导奖,本人作品多次获得省市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