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火炎 信江韵微诗社
鹰潭 · 中国微诗城
“从前慢”同题微诗作品欣赏

《从前慢》
文/火火
停下犁 坐树荫处
大伯点上一筒烟 清风里
聊看老牛 咀嚼春光
《从前慢》
文/马力
时间 落坐蜗牛背上
由南爬到北
把脚下的树叶卷黄
《从前慢》
文/子乙明
那年干旱 井深含目光
排长龙的瓢盆锅碗
等候辘轳汲取一滴滴生活
《从前慢》
文/叶凡
外公 手持耘禾棍
深一脚浅一脚
把杂草打结 塞进泥里
《从前慢》
文/酒使一生
懂你的人到底是谁
每朵花儿点燃一个梦想
为什么欢乐的时光这么快呢
《从前慢》
文/我是一条河
遥远的山楂树下
阳光很从容
落满 那一地怦然
《从前慢》
文/尚溪
油香香的红烧肉
含在嘴里
细细咀嚼着美好生活
《从前慢》
文/夏维纪
按着老树的枝
明显感觉到
它仍有春的脉动
《从前慢》
文/晓犁
花儿开了又开 燕子来了又来
那叶小舟没能张开帆桨
撑过 芦苇荡
《从前慢》
文/吕继斌
时光,落在纸上
若没收到那缕春风
一首小诗,迟迟不肯发芽
《从前慢》
文/风景一路
知了 声声叫
下课铃 迟迟不响
树边的秋千 是否人已满
《从前慢》
文/陈敏文
阿爸总是在叹气
不见高粱 喂饱贫瘠的大山
日头 驮起他瘦弱的背影
《从前慢》
文/烟花三月
邮件 长不出翅膀
漫长的切盼
被绿衣使者的铃声 激活
《从前慢》
文/东方欲晓
呷一口春风
咀嚼生活的味道
唯美 日出日落的节奏
《从前慢》
文/散人
萤火虫打着灯笼 忽远忽近
竹床边 母亲的芭蕉扇
清凉了整个夏夜
《从前慢》
文/倚栏观景
通讯落后,远方长年无音信
相思负重前行
从海角蹒跚到天涯
《从前慢》
文/韦丽
终于 金属声里开始吆喝米糖
满池轻风停靠在岸边
浣洗一片片云彩
《从前慢》
文/文馨水静
那年竹椅很忙,总在门前吱呀
看月亮数乱了星星
看爷爷的鼾声,把蝈蝈吵醒
《从前慢》
文/李国华
绿皮车咣当 车次472
鹰潭至金华
也能成就天涯
《从前慢》
文/杨文亲
春光捉弄人
偷走樱花姑娘的笑脸
迟迟不透露归期
《从前慢》
文/庄小街
独轮车吱吱嘎嘎
爷爷在泥泞的小路上
走过了 世纪沧桑
《从前慢》
文/雨青
世界还是那么大
只不过风在加速
回溯 才有了视觉的剪刀差
《从前慢》
文/寒梅
那时,信还在路上蹒跚
隔山隔水后的牵挂抵达
赛过手机中的嘘寒问暖
《从前慢》
文/蝶衣
一声问候
鸿雁拉长了时光
酿香 相思泪
《从前慢》
文/可可
穿阡过陌,推东运西
独轮车,在岁月的弯道上
碾着深深的辙迹
《从前慢》
文/东方虹雨
那时常将平安凝于笔端
八分钱邮票
来回传递着 挂肚牵肠
《从前慢》
文/七七
《少年文艺》摊开扉页
柳笛沾满黄昏
柴火灶 煨出外婆的味道
《从前慢》
文/青菜
那时候,爱情要折成书信
城与城的距离很远
邮差的吆喊是够不着的
《从前慢》
文/夏天的树荫
油灯舔着夜色
入眠打满补丁的往事
将青菜粗粮的生活细细咀嚼
《从前慢》
文/蔡拥军
几片黄叶
在老牛嘴里
咀嚼着 流年时光
《从前慢》
文/吕霁雯
煤油灯下课本泛黄
一根扁担架起求学路
旧时光可回味 但不眷恋
《从前慢》
文/义之
随父母踏上往北的列车
回家后重读一年级
毕业 总落在同龄人后面
《从前慢》
文/朱爱英
粮票布票自行车票手表票……
过去生活宠儿
不再的甜蜜情话
《从前慢》
文/万年长
明月下 老鹰抓小鸡
咯咯童声在追梦
绵绵乡愁滋润初心 向上
《从前慢》
文/杨西海
衣食
凭票
男女老少同仁
《从前慢》
文/吴琳玲
早先的空气很清纯
竹片床扎堆
听星星的故事
《从前慢》
文/将军来
一杯杯喝不完的春夏秋冬
几盏小饮 融化冰封印记
果实的心事 膨胀
《从前慢》
文/愚笨翁
儿的一张持枪戍边照
春随种子下地行
菊黄 漾开父母笑颜
《从前慢》
文/汤良富
早先修路筑坝
锄头扁担挑大梁
如今施工 机器轰鸣唱主角
《从前慢》
文/张结和
洋油灯下的影子
模糊中爷爷的故事
老黄牛用长尾揩干泪水
《从前慢》
文/玩者
为什么我总长不大
羡慕我的哥姐
珍惜时光来得太迟
《从前慢》
文/求真
挽不回的学生年代
老师那双眼睛
盛满温馨 定格在芳华里
《从前慢》
文/阳光
无数次梦中 忆及童趣
留不住 快乐无邪
稚音 回味悠长
《从前慢》
文/雨婷
那时摇着蒲扇陪星星
听故事 羡慕姐姐博学
自此钻进了 书里的世界
《从前慢》
文/高山雪松
父亲双肩扛着生活
用两脚丈量前程
每天 重复昨天的故事
《从前慢》
文/红石头
看那绿皮火车
想去流浪
已是梦不可及
《从前慢》
文/潘俊
重启键已落下
回想那些战“疫”时光
活着 真好
《从前慢》
文/云雾飞花
粉笺选了
磨蹭工整的笔画
期待 窗口有信鸽衔来回音
《从前慢》
文/人生给力
邮递员蹬脚踏车
送来 深山迟到的信
温暖守哨所的心
《从前慢》
文/雨季红苹
竹床排列整齐的庭院
撒欢奔跑的喧闹声
摇落满天星斗
《从前慢》
文/信江客
曾经蹒跚学步
后来迈着小脚丫跟在屁股后跑
今天活力四射 健步如飞
《从前慢》
文/游勤
小渡船轻摇
绿皮车哼着歌
将少年的梦带出山沟沟
《从前慢》
文/大象无形
层层密密的绣品
等待要走一年的那封信
发酵春愁秋怨
《从前慢》
文/吉祥的朱砂
童年的夏夜
星河敞亮 心宽阔
长大后却变窄了
《从前慢》
文/雲心
篱笆墙翻不开新样
年头到年尾 努力
出彩 旧时光
《从前慢》
文/光光
老牛拉着破车
听姥姥讲远古的故事
睡梦中 终于长大了
《从前慢》
文/占小琴
百姓超市的瓜果目不暇接
只是那年的马车跑了多久
才博得妃子一笑
《从前慢》
文/蹉跎岁月
井栏边 阿婆们摇着蒲扇
躺在奶奶的怀里
我和星星对眨着眼睛
《从前慢》
文/诚实人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星星眨着眼
沉醉往事
《从前慢》
文/汪有辉
敲打 屋檐
那雨悠悠的样子
像极了昨天
《从前慢》
文/仲夏
篱笆墙下的紫云英
和着小哥的牛铃声
心 飘向田野尽头
《从前慢》
文/孙晚生
少时 星星跟着我走
求学工作几十年后还乡
它还在原点 唯光影摇摆
《从前慢》
文/鱼儿
文字里的禅意
从我们头顶 掠过
回头 眼里是凄惶的美
《从前慢》
文/柳絮凝烟
懵懂的情怀 躁动
那年 自行车的铃铛声
散落一地惊呼
光光谜语:春节过半好插秧(猜一字)
文馨水静浅读,本期同题尚溪总评
原作:《从前慢》
文/庄小街
独轮车吱吱嘎嘎
爷爷在泥泞的小路上
走过了 世纪沧桑
文馨水静浅读:
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都慢,却承载了一代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短短三行,这首诗带我们走进了一段艰苦难忘的岁月。
首句,“独轮车吱吱嘎嘎”画面感强烈,“吱吱嘎嘎”一词漂亮出彩,作者巧妙地把象声词作动词使用。透过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小路“泥泞”,爷爷的独轮车严重超载,却依然艰难而执着地前行。
第二句“爷爷在泥泞的小路上”不光承接上一句的画面,同时读者可以展开想象,还有多少次这样的负重前行呢?
第三句“走过了 世纪沧桑”,是否可以改成“走过了 一个又一个晨昏”呢?与作者商榷。因为“世纪沧桑”一词似在自己下结论,而“一个又一个晨昏”却留白丰富,更耐人寻味!
总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失为一首好诗,赞一个!
穿阡过陌 咀嚼春光
——信江韵同题微诗《从前慢》尚溪总评
“重启键已落下/回想那些战“疫”时光/活着 真好”(潘俊)。人生最难的是等待,最美的是有值得等待的东西。在漫长的封足等待中,人们经受着度日如年的煎熬。感慨我们奔走于天地间,生命本是虚幻,来也空空,去也空空。看人间是非,人情冷暖,在乎一个心态,心态摆正,烦恼自然迎刃而解,才能我顺人背,才能洒脱自如。“暂停键”的等待与“重启键”后的加速,让我们有着不同的人生思考,最难的等待中有着最美等待的东西——“活着真好”。那么“活着”的价值究竟在哪?信江韵微诗社推出“从前慢”同题创作,让我们沿着微诗的路找到幸福的入口。
“知了 声声叫/下课铃 迟迟不响/树边的秋千 是否人已满”(风景一路),诗友翻新歌曲《童年》,以“知了”为核心意象,以“声”缀情,以“惑”释趣。现在的社会快而浮躁,仿佛所有的事情都要在精准快速下及时被安排好并且被预见到,有多少人还能找回到那失落已久的童心,那种单纯的自我,美好的想象。而一题“从前慢”,我们的微诗人却画下了一桢桢童年里的慢生活。
竹床与竹椅,是童年快乐的道具。“竹床排列整齐的庭院/撒欢奔跑的喧闹声/摇落满天星斗”(雨季红苹),微诗采用全景式的描写,一张张竹床摆在庭院,集体纳凉,那是何等的快乐。“满天星斗”作背景,孩子们是主角,奔跑与喧闹是集体活动。“萤火虫打着灯笼 忽远忽近/竹床边 母亲的芭蕉扇/清凉了整个夏夜”(散人),是一个特写镜头,躺在竹床上,接受母亲芭蕉扇驱蚊送凉的幸福,还有萤火虫添加的童话色彩。“那年竹椅很忙,总在门前吱呀/看月亮数乱了星星/看爷爷的鼾声,把蝈蝈吵醒”(文馨水静),坐在门前的竹椅上数星星,听爷爷的鼾声。“数乱了”童真,“吵醒”了童趣。
“篱笆墙下的紫云英/和着小哥的牛铃声/心 飘向田野尽头”(仲夏),有声有色构画了一幅放牧图。“小渡船轻摇/绿皮车哼着歌/将少年的梦带出山沟沟”(游勤),慢悠悠的渡船,咣当咣当爬行的绿皮车带给少年以无尽的遐思。“煤油灯下课本泛黄/一根扁担架起求学路/旧时光可回味 但不眷恋”( 吕霁雯),煤油灯下就读,扁担挑起求学路,漫长苦辛生活,如今却是那样的甘之若饴。无论是“羡慕姐姐博学”(雨婷),还是“柴火灶 煨出外婆的味道”(七七),“无数次梦中 忆及童趣/留不住 快乐无邪/稚音 回味悠长”( 阳光)。
懂得欣赏自己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活得随心所欲。“时间 落坐蜗牛背上/由南爬到北/把脚下的树叶卷黄”(马力),骑着“蜗牛”想象奇特,“把脚下的树叶卷黄”走出了自己的人生精彩。“绿皮车咣当 车次472/鹰潭至金华/也能成就天涯”(李国华),鹰潭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相对于当今的高铁,那绿皮车的“慢”劲似乎让现代人无法忍受,但诗友当年却是那般的惬意,甚至车次都记得那么清晰。“呷一口春风/咀嚼生活的味道/唯美 日出日落的节奏”(东方欲晓),“呷”这个词用得特别有味,不但化虚为实,而且把诗友醉心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慢节奏表达得很是形象生动。
耕耘岁月,自然的家庭气氛,质朴的农家生活和踊跃向上的精神状态,能让你充分享受慢生活的乐趣,也有让你体验到无与伦比的感人亲情。“停下犁 坐树荫处/大伯点上一筒烟 清风里/聊看老牛 咀嚼春光”(火火),春耕小憩,是大伯与老牛的相怜相惜,树荫、一筒烟、老牛咀嚼,动静结合,创设了优美迷人而又清新明丽的意境。“外公 手持耘禾棍/深一脚浅一脚/把杂草打结 塞进泥里”(叶凡),现代无人机喷药杀虫,喷药除草,很难想象“耘禾”的劳动场景。诗友紧紧抓住“棍”这个独特的道具,“脚”“手”并用,生动地描写了老农耕耘劳动之艰辛,劳动之细心。
“独轮车吱吱嘎嘎/爷爷在泥泞的小路上/走过了 世纪沧桑”(庄小街),“穿阡过陌,推东运西/独轮车,在岁月的弯道上/碾着深深的辙迹”(可可)。吱吱嘎嘎的独轮车是从前乡村慢生活独有的风景。穿阡过陌,道路泥泞,留下的是世纪沧桑的深深辙迹。“那年干旱井深含目光/排长龙的瓢盆锅碗/等候辘轳汲取一滴滴生活”(子乙明),遭遇干旱本应是一声灾难,是一件憾事,但“瓢盆锅碗”常见用餐道具,淡化了灾难,“辘轳汲取”抗灾成效也淡化了灾情的浓度。“阿爸总是在叹气/不见高粱 喂饱贫瘠的大山/日头 驮起他瘦弱的背影”(陈敏文),阿爸虽然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劳动,末句构思奇特,本来日在上,人在下,人驮日头更符合生活逻辑。但诗友却言日头驮起身影,一言其艰辛劳苦,依然日子难熬;二言其非常瘦弱,如同他的影子般,能让日光轻轻托起。
相对于现在的自媒体时代,人人瞬间就能传递信息,而从前靠的是传书,一封书信往来,是一种最难熬的等待,也有一种最美丽的等待价值。“那时常将平安凝于笔端/八分钱邮票/来回传递着 挂肚牵肠”(东方虹雨),“那时候,爱情要折成书信/城与城的距离很远/邮差的吆喊是够不着的”( 青菜),“邮件 长不出翅膀/漫长的切盼/被绿衣使者的铃声 激活”(烟花三月)。无论是向家里报一份平安,还是向爱人传达一份情义,都要靠身穿绿色邮政服装的邮递员投递。“那时,信还在路上蹒跚/隔山隔水后的牵挂抵达/赛过手机中的嘘寒问暖”(寒梅),相比现代信息传递的路径来说,在漫长的等待中是一种幸福的渴盼。
其实我们知道,生命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不要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和别人的对比上。每个人都有令人羡慕的东西,也有自己缺憾的东西,没有谁能事事如意。“油灯舔着夜色/入眠打满补丁的往事/将青菜粗粮的生活细细咀嚼”(夏天的树荫),油灯、补丁、青菜、粗粮这些在现代人眼中不屑的吃穿用日常物品,却能让那些亲历者有着特别珍贵的收藏与回味。

(谜底:莳)
《信江微诗韵》诗集由张火炎(火火)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每本58元(不含邮费)。全书300多页,有微诗、诗评等内容。对微诗创作、交流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欣赏、收藏价值。欲购买者可以微信或邮箱联系:本平台微信公众号:xinjiangyunweishiqun;邮箱:huoyanzh@163.com

信江韵微诗社微信公众平台
顾问:贺喜灿
徐双文
主编:张火炎
编审:唐萍、陈敏文
编辑助理:吴鲜玫、车静、孔明明、季萍、李紫怡
编委:艾建新、夏维纪、杨厚成、叶厥武、朱国平、周波松、李国华、王萍、吴涛、张霞云、桂文芳、谭秀琴、郑玲芳、周婷
制作:火火
朗诵:童洁婷
题词:桑恒昌
图片:张桂山
谜语:光光
欢迎各界人士对我们编辑提出意见建议!
信江九十九道弯,弯弯出文思;二十一支流,处处皆诗意。信江韵微诗社成立于2015年10月14日,是江西信江流域的诗人、文化爱好者组成的微诗社。本社以互相学习交流微诗为主,也兼顾其他文学形式如朗诵、散文、诗歌、摄影、书法、故事、地方文化等。
欢迎关注:
请关注“信江韵微诗社”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鹰潭市委市政府机关客户端《鹰潭在线》同步刊发!
鹰潭在线鹰潭日报电子版网址
http://www.cnepaper.com/ytrb/html/2013-08/26/content_3_2.htm
投稿邮箱:wkxyjy@163.com
鹰潭市月湖区委宣传部书香月湖网址
http://www.yhqxcb.gov.cn/
信江韵微诗社童洁婷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m.lizhi.fm/20559146/
信江韵微诗社梅婉儿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s://m.lizhi.fm/1689921/
信江韵微诗社芳心如桂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m.lizhi.fm/1813080?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信江韵微诗社柳浪莺飞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s://www.lizhi.fm/130424314/2717546525309207
信江韵微诗社潘俊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s://m.lizhi.fm/93677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