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火炎 信江韵微诗社
鹰潭 · 中国微诗城
“一畦秧苗”同题微诗作品欣赏

《一畦秧苗》
文/韦丽
源自于心间那汪泉水叮咚
春风暖过
便知笑容有多灿烂
《一畦秧苗》
文/吉祥的朱砂
旱烟催急犁头
老茧摩挲嫩娃娃
阡陌醒了 谋划秋的模样
《一畦秧苗》
文/小毛
踮起脚尖 才能够着那滴露
风雨后 那垄葱绿
掩去成长的艰辛
《一畦秧苗》
文/李国华
青 但不只是景
知道父辈的告诫
把饭碗端好
《一畦秧苗》
文/夏维纪
只是破土伸了个
懒腰,那条回仓的
路,就再也找不到
《一畦秧苗》
文/子乙明
铺上阳光 就能听到母亲心跳
那些羽化的新词
嫩了江南 嫩了乐呵呵的梦乡
《一畦秧苗》
文/文馨水静
说到成长,该记住很多
比如那个古铜背影弯曲的度数
比如,那些拔节的痛
《一畦秧苗》
文/火火
相聚过童年 就有共同的想念
此生最深情的目光
在这朝朝 和那暮暮
《一畦秧苗》
文/夏天的树荫
泪水在酒窝打转
嫩绿抖擞着春风微寒
童年的怀念在悄悄生根
《一畦秧苗》
文/尚溪
幼儿画板 稚嫩的
把春色铺到冬藏
岁月笔尖记录着成长
《一畦秧苗》
文/酒使一生
招惹春风
开幸福的花
结果当然成熟
《一畦秧苗》
文/大象无形
每度暮春朝雨
记忆中的年少时光
都在杜鹃声里 分分合合
《一畦秧苗》
文/吕继斌
故乡风物,翻来覆去地写
只有你,不敢碰及
你那么娇嫩,秋天那么远
《一畦秧苗》
文/我是一条河
颗颗初心
不愿辜负阳光
错过 你的春天
《一畦秧苗》
文/萍儿
芳华寸寸
在田间的倒影
婀娜出春光无限
《一畦秧苗》
文/马力
喝下几瓢乡情
嫩姑娘们 相互鼓励
向上的心事 在阳光下渐次丰满
《一畦秧苗》
文/陈敏文
教室里稚嫩的读书声
还有天真的笑容 在春风里拔节
甜美了童年
《一畦秧苗》
文/万年长
颗颗初心扎根沃土
春风中开始拼搏 准备
丰收节上挑大梁
《一畦秧苗》
文/晓犁
无悔三尺讲台的坚守
锄草 施肥 浇灌
那些拔节的风语 你最懂
《一畦秧苗》
文/蹉跎岁月
在母亲衣襟上
织出片片绿色的诗行
金秋 飘来满畈的韵香
《一畦秧苗》
文/倚栏观景
为了母亲的微笑
整装待发 广袤的天地里
风雨度春秋
《一畦秧苗》
文/湾湾
弱小身躯 紧紧相偎
对视的目光里
鼓励出 春的身影
《一畦秧苗》
文/朱爱英
淹没在希望的田野
青春刺破天际
洋溢出丰收气息
《一畦秧苗》
文/红石头
在那成长的田地里
爷爷给子孙们铺床叠被
年年深耕细作
《一畦秧苗》
文/汤良富
农人精犁细耙
播撒水稻种子
在春风的擦拭下 叶脉节节拔高
《一畦秧苗》
文/风景一路
绿孩子,排着队
登上四月舞台
和着虫叫蛙鸣,与风共舞
《一畦秧苗》
文/庄小街
以嫩绿色的希望
点燃勃勃生机
大地 为之灵动
《一畦秧苗》
文/张结和
春风拂 绿浪滚
忙戴月披星婚嫁
汗洒夏月 喜满仓黄金
《一畦秧苗》
文/求真
田野被布谷鸟催醒
披上绿装 踏歌行
把希望融入金色的梦里
《一畦秧苗》
文/游勤
春风细雨 呢喃情话
挡不住 阳光的热情
攒足劲儿 向上
《一畦秧苗》
文/杨文亲
破壳 欢呼声唤醒
蓑衣 老牛 田埂
赤脚点兵五十亩稻花香
《一畦秧苗》
文/阳光
伴春风 聆夏雨
郁葱排列 摇曳多姿
盎然生机 绿色中酝酿
《一畦秧苗》
文/义之
孩子们笑了
笑在对面的稻田里
南北东西 随处可见
《一畦秧苗》
文/格玲
嫩芽迎着春风 张扬希望光彩
脚下的沃土
是生命繁衍的根本
《一畦秧苗》
文/愚笨翁
春风剪块绿毯铺于原野
清廉品质 在虔诚弯腰行礼中
广为流传
《一畦秧苗》
文/雨青
春风种满田间地头
长出花红 叶绿和欢笑
还有雨露下的蹦蹦跳跳
《一畦秧苗》
文/吴琳玲
拂动的嫩绿
在田野 翻滚
荡开了笑脸
《一畦秧苗》
文/杨西海
翻碧浪
滾波连天崖
飘满夏收谷歌乡
《一畦秧苗》
文/叶凡
嫩芽 在希望的田野
雨沐春风润酥甜
护幼 可别拔高助长
《一畦秧苗》
文/吕霁雯
春的倩影
伴着布谷欢歌
牵绊住整个夏天
《一畦秧苗》
文/光光
来到绿地公园
看青 春之歌
在原野上舒展
《一畦秧苗》
文/吴冬龙
穿绿军装的孩子们
集结在操场上
等教官 发毕业证
《一畦秧苗》
文/汪有辉
乘上春天的帆船
孤独的旷野
噙住雨水与热血 点燃希望
《一畦秧苗》
文/东方欲晓
稚嫩的身驱
不惧腥风恶雨
初心 秋后的辉煌
《一畦秧苗》
文/鱼儿
琴声拂动轻柳
行云流水处
厚土生辉 画卷漫展
《一畦秧苗》
文/云雾飞花
谷雨时节的孩子
喜欢嫩绿衣裳
风雨调顺 是最好的供养
《一畦秧苗》
文/雨季红苹
春阳普照
丝丝嫩绿拔节
听到远方秋的呼唤
《一畦秧苗》
文/仲夏
仰起眼神期待
霞光照耀
饱蘸雨水 将豆蔻年华写实
《一畦秧苗》
文/寒梅
那么多热望铺开
春风染绿稚嫩的梦
万物都是新的
《一畦秧苗》
文/高山雪松
绿色的种子 以燎原之势
化作千里稻浪
让秋天 更加丰满
《一畦秧苗》
文/烟花三月
莹莹的绿 跃上老农眉眼
丰收堆成了金山
耸立于希望之门
《一畦秧苗》
文/东方虹雨
稚嫩的书声
撑起春园盎然
绿色希望 由金色梦圆
《一畦秧苗》
文/蔡拥军
清风 煦阳
茫茫田野 扬起的帆
畅享丰收的歌谣
《一畦秧苗》
文/雲心
无论出生优劣 扎根
伴着阳光 伴着风雨
收获 属于他的辉煌
《一畦秧苗》
文/玩者
小天地 没有感觉
大作为只为众生
造福百姓
《一畦秧苗》
文/潘俊
把诗和远方播撒
生根发芽开花
茂盛成心中的微诗城
《一畦秧苗》
文/老左
方寸间撒满希翼
稚嫩心事漾开 任风雨洗礼
依然升华出梦的辉煌
《一畦秧苗》
文/孙晚生
阳光下,聚集能量育种
黑板、多媒体,忙着施肥
操场上,演练成长
《一畦秧苗》
文/将军来
布谷 叫醒半窗韵律
挽起袖口 背着暖阳
以笔作篓,画个圆满金秋
《一畦秧苗》
文/诚实人
青青连青青
希望 田野
深秋夯实收获
《一畦秧苗》
文/雨婷
铺就希望的田野
期待满年 丰硕与芬芳
漫步陇上 诗意在疯长
《一畦秧苗》
文/可可
谷雨过后,就离家出走
无论瘦田肥地
都葳蕤地飘出稻香
《一畦秧苗》
文/人生给力
在温床上成长
凝聚的希望
把田农的眼 眯起了缝
[敏文编后感]
水稻育秧时,为了便于管理都是将整块育秧田做成若干小块的育秧畦,一畦秧苗指的就是一个育秧畦上的所有秧苗。《一畦秧苗》这样的题目应该怎样去构思呢? 是像一名记者走向田间地头报道可歌可泣的事迹,还是把自己融入进去,写出让人回味无穷的作品呢?这期的微诗,有的诗友把一畦秧苗比喻绿孩子;有的诗友把一畦秧苗比喻绿地毯,有的诗友把一畦秧苗比喻绿军装,都形象生动。但有的诗友感觉是在远远地看着,没有走进田野,写出的微诗寡淡无味。诗歌的真谛是什么,他的功用究竟在哪?回顾古今中外文坛现象,诗的产生,是生活酿造的酒,她以个人生活为依托,为出发点,反映生活,透视现实社会。(注意,不是讴歌)
诗首先是自在的、个人的、当下的行为。首先要感动自己,是写给一个人的。她的反映生活是心灵的需要,好象是流出来的,是感情的自然产物。然后才字自觉。自在与自觉两种形式,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浑然天成的。自在中包含自觉,好的诗人往往是以小我映出大千世界,既时代和社会的影子。无论你是什么题材的作品,也无论你是运用什么创作方法,都会打上时代的社会的地理的个人的烙印,诗不是空中楼阁,离开了现实火热的生活,诗歌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什么样的生活,旧有什么样的诗歌文本,这是不言而喻的。往往打上地理的个人的印记。
诗是一种创新,形式要新,语言要新,立意也要新,挖掘要深,创新,就要去陈言,就要避开旧的意境旧的语言旧的形象,别人用过的句子,自己使用过的形象,都要尽量不重复,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这样才可以说,一首诗,才算完成。
光光谜语:上岗实现青春梦(猜一字)
云雾飞花品诗、本期同题尚溪总评
原作:《一畦秧苗》
文/汪有辉
乘上春天的帆船
孤独的旷野
噙住雨水与热血 点燃希望
云雾飞花品诗:春天的田野最养眼的莫过于那一畦畦秧苗了,仿佛载着农民希望的帆船,与春天竞跑。作者的“帆船”让人展开无限的想象。然笔锋一转,一系列的悲情形象“孤独”、“噙住雨水”、“热血”,不免又让人想起《悯农》里的辛苦劳作的农民,正是他们在早春里就播下种子,日夜看护着,才有这一畦畦嫩绿的秧苗,才有秋收的希望,正是他们的勤劳才有我们的盘中餐。悲而不伤,满满的正能量。作者的笔触里包含深情,有对春天的赞美,有对农民的感恩,有对生活的向往。喜欢作者这种深切的情怀,更喜欢小小三行诗里的对比,不管是阳光正好,还是热血风雨,都是生活最好的洗礼。立意新颖,感情真挚应该是作者一贯作风!
稚嫩的梦 与风共舞
——信江韵同题微诗《一畦秧苗》尚溪总评
一畦秧苗,是农人写在希望田野的绿色诗行。那“莹莹的绿 跃上老农眉眼/丰收堆成了金山/耸立于希望之门”(烟花三月)。“莹莹”写出了秧苗的质感,“跃”之快,“耸”之高,凸显了老农见苗而联想丰收的欢快心情。全诗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紧扣春耕时节秧苗特有的绿而联想到秋天金灿灿的谷粒堆成山的奇想,色彩明快。而跨越季节的时空竟又那么巧妙地立于老农的眉眼之间,构思精巧,给予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烟花三月的微诗立意与创作技巧,在本次同题微诗“一畦秧苗”的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绝大多数诗者者实施了从春至秋的时间跨度,采用虚实相生的创作技巧,但烟花三月的“莹莹的绿”的象独到而精准。“以嫩绿色的希望/点燃勃勃生机/大地 为之灵动”(庄小街),为“希望”着色,以“点燃”为支点构架全诗,也是非常独到的。秧苗长高,农人用稻草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用担子挑到调色板式的水田边,再抛向水田,整个田野真的就随之灵动起来。“谷雨过后,就离家出走/无论瘦田肥地/都葳蕤地飘出稻香”(可可),“谷雨”点明时节,“离家出走”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春耕春插热闹繁忙的情形;“葳蕤”一词用得特别的巧,茂盛之状,丰收之望全在其中,再田辅以嗅觉之“稻香”,进一步扩展了微诗之张力。
以上列举的三例,分别侧重秧之色泽、秧之“点”展、秧之长势取象立意,选词造境,既富有生活的质感,又引人遐思。但与多数诗者一样,只看到了“秧苗”之形,而乏“一畦”之象。
整秧田,是一种特别的细致活。农人整畦,真的如同为娃娃整一张舒适的温床,播种时期,正是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如何通过秧畦保温保湿,又要防止鸟儿啄食,是非常有考究的。“旱烟催急犁头/老茧摩挲嫩娃娃/阡陌醒了 谋划秋的模样”(吉祥的朱砂),“摩挲”一词比较准确地写出了老农对“一畦秧苗”的情感态度。全诗用春耕、取秧、抛秧三个细节跳跃而又一气呵成,这秘诀在于诗者借代与拟人修辞运用恰当,“旱烟”“犁头”“老茧”代指老农与春耕;“醒了”用得意味深长,老农慈爱的“摩挲”,却惊醒了“阡陌”,实际上是取秧抛种农事形象的叙说,诗味浓郁,而感情真挚。“芳华寸寸/在田间的倒影/婀娜出春光无限”(萍儿),以“寸”计“芳华”虚中有实,“田间的倒影”是畦秧的整体开解,“婀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既与“芳华”呼应,又给人以秧苗曼妙成长的动态之美。“喝下几瓢乡情/嫩姑娘们 相互鼓励/向上的心事 在阳光下渐次丰满”(马力),与前一首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嫩姑娘们”诠释“畦”的概念,“乡情”与“向上”注入思想灵魂。
“绿孩子,排着队/登上四月舞台/和着虫叫蛙鸣,与风共舞”(风景一路),“绿孩子”的比喻是本次微诗创作中常见的喻体,并不稀奇。“排着队”则是顺着这一比喻,巧释“畦”语。人间四月天,正是插秧好时节,蛙声呱呱,清脆宜人,一层薄薄细细的泥土托举的秧苗儿,微风而舞。整首诗有形有色有声地创设了一种优美迷人、清新明丽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微诗三行,巧辟蹊径。在微诗人眼中,那一畦秧苗就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教室里稚嫩的读书声/还有天真的笑容 在春风里拔节/甜美了童年”(陈敏文),“稚嫩的书声/撑起春园盎然/绿色希望 由金色梦圆”(东方虹雨)。两首诗都以“稚嫩的书声”起笔。前者借“拔节”而“甜美”,后者由“绿”望而圆“金梦”;前者框在教室里虚实相叠,后者“撑”在校园里,由实而虚。“无悔三尺讲台的坚守/锄草 施肥 浇灌/那些拔节的风语 你最懂”(晓犁),与前两首不同的是,诗者把主人翁定在了育“畦”之人,“锄草、施肥、浇灌”是辛勤的育人过程,“拔节的风语”是孩子们健康的成长,“你最懂”呼应首句“无悔”而点题旨。
在微诗人眼中,“一畦秧苗”就是“春风剪块绿毯铺于原野”(愚笨翁),“颗颗初心”(我是一条河)“为了母亲的微笑/整装待发”(倚栏观景)。或者在“春风细雨 呢喃情话”(游勤),或者“赤脚点兵五十亩稻花香”(杨文亲),或者“饱蘸雨水 将豆蔻年华写实”(仲夏),或者“以笔作篓,画个圆满金秋”(将军来)。
好的微诗要在有限的字里行间,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审美享受。“相聚过童年 就有共同的想念/此生最深情的目光/在这朝朝 和那暮暮”(火火),猛一读,似乎文不对题,这与“一畦秧苗”有何干?恰在题下的诗行,越读越有味。且不说“一畦秧苗”正如“相聚童年”的浅显认知,就其“过”字与后面的“共同的想念”就意蕴无穷。在物质奇缺的年代,对于有饱饭吃恐怕是所有孩子共同的愿望,见秧而思丰收,孩子恐怕比大人更于迫切,饰以“此生最深情的目光”真不为过。宋玉《高唐赋》中有“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是农人整畦育秧的真实写照。但又有“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为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表达的是“爱你每时每刻”之意。联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名句,自然让人想起青梅竹马的爱情观。整首诗创设的是一种奇伟诡谲而又含蓄深幽的意境。“青 但不只是景/知道父辈的告诫/把饭碗端好”(李国华),起笔奇崛,一个“青”字既是秧苗长势特好的色彩,更是现代流行熟识与陌生的称呼“亲”的谐音。一声轻唤,引起读者注意,那“一畦秧苗”不仅仅是春天田野的景致,更是父辈们的告诫。那是什么样的告诫?从“把饭碗端好”的结句中不难想象,那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是破土伸了个/懒腰,那条回仓的/路,就再也找不到”(夏维纪),秧如人生,有人说人生旅途只有单程票。只要从“谷”而成“秧”,就注定,只能为“他谷”铺路进仓。“伸了个懒腰”拟人手法,表面上是说秧之长势,实则言人生之短暂。
综观本次微诗创作可圈可点的东西很多。“琴声拂动轻柳/行云流水处/厚土生辉 画卷漫展”(鱼儿),清新宜人,春风琴声之喻,行云流水置景,一畦秧苗置于黄天厚土之上,熠熠生辉。三行微诗展轴画卷,撬动所有萌动的春心。“那么多热望铺开/春风染绿稚嫩的梦/万物都是新的”(寒梅),“热望铺开”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为梦着色,万物新奇成为现实。“清风 煦阳/茫茫田野 扬起的帆/畅享丰收的歌谣”(蔡拥军),捕捉“清风、煦阳、田野”之象,创设博大新奇之境,让“一畦秧苗”成为一叶扬起的风帆。“畅享”与“唱响”谐音,与歌谣相配;“享”与“想”谐音,与“丰收”相合。“一畦秧苗”是在黄天厚土铺开的一卷画,“一畦秧苗”是热望染绿的梦,“一畦秧苗”是扬帆畅享的歌。愿信江韵微诗创作恰如这充满了神奇想象的“一畦秧苗”,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丰收热望。

(谜底:夕)
《信江微诗韵》诗集由张火炎(火火)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每本58元(不含邮费)。全书300多页,有微诗、诗评等内容。对微诗创作、交流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欣赏、收藏价值。欲购买者可以微信或邮箱联系:本平台微信公众号:xinjiangyunweishiqun;邮箱:huoyanzh@163.com

信江韵微诗社微信公众平台
顾问:贺喜灿
徐双文
主编:张火炎
编审:唐萍、陈敏文
编辑助理:吴鲜玫、车静、孔明明、季萍、李紫怡
编委:艾建新、夏维纪、杨厚成、叶厥武、朱国平、周波松、李国华、王萍、吴涛、张霞云、桂文芳、谭秀琴、郑玲芳、周婷
制作:火火
朗诵:童洁婷
题词:桑恒昌
图片:张火炎
谜语:光光
欢迎各界人士对我们编辑提出意见建议!
信江九十九道弯,弯弯出文思;二十一支流,处处皆诗意。信江韵微诗社成立于2015年10月14日,是江西信江流域的诗人、文化爱好者组成的微诗社。本社以互相学习交流微诗为主,也兼顾其他文学形式如朗诵、散文、诗歌、摄影、书法、故事、地方文化等。
欢迎关注:
请关注“信江韵微诗社”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鹰潭市委市政府机关客户端《鹰潭在线》同步刊发!
鹰潭在线鹰潭日报电子版网址
http://www.cnepaper.com/ytrb/html/2013-08/26/content_3_2.htm
投稿邮箱:wkxyjy@163.com
鹰潭市月湖区委宣传部书香月湖网址
http://www.yhqxcb.gov.cn/
信江韵微诗社童洁婷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m.lizhi.fm/20559146/
信江韵微诗社梅婉儿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s://m.lizhi.fm/1689921/
信江韵微诗社芳心如桂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m.lizhi.fm/1813080?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信江韵微诗社柳浪莺飞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s://www.lizhi.fm/130424314/2717546525309207
信江韵微诗社潘俊的诗歌朗诵网址
https://m.lizhi.fm/93677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