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天一阁
湖月春秋范氏营,草堂淑气墨香清。
萦园遗韵溢佳致,融石印痕留杂英。
杰阁百年风雨过,宝书万卷智光擎。
商行天下崇儒学,文脉昌隆贯四明。
七律 咏范钦
守贞辞宦海,归隐秉痴心。
祖训宝楼护,灾伤宿盗侵。
珍书延德泽,明月映忧襟。
嘉惠藏尘市,雅风谁共吟?
步韵范公东明先贤《秋怀》之一
戈矛冤愤向遗莱,避谗东归郁结开。
跌宕穷年消苦志,沉浮仕路负奇才。
感时作赋颓波尽,筑阁藏书逸气来。
我欲登楼观宝笈,心香一瓣祭兰台。
原玉
江门东下即蓬莱,凄日寒云郁未开。
怅我久悬填海抱,可谁深负济时才?
上林道远鸿难达,阿阁巢成凤不来。
俯仰乾坤成一啸,讵须重问郭生台。
步韵范公东明先贤《秋怀》之二
一习秋凉霜染枫,飘零书剑仰云鸿。
奇才雄视尽忠义,浊劫难逃见血红。
自有雅情陋世外,最欣宝卷绮楼中。
道心清邈书香续,入阁临文思不穷。
原玉:
南天一夕变青枫,旷望关河急断鸿。
四野水云兼露白,九边烽火彻天红。
壮心历乱长歌外,往事凄凉短鬓中。
丹诀欲从仙侣问,海天东去渺无穷。
步韵范公东明先贤《秋怀》之三
腥风淡看弃轩裘,池阁撷英疑景头。
宏愿从容幽逸日,韶光憔悴肃疏秋。
寄情雅赋昭梅月,充栋书楼累汗牛。
德泽后人文种播,智珠一颗耀明州。
原玉:
天风萧瑟揽衣裘,乱水残花照白头。
嬾似嵇康犹玩世,深感宋玉独悲秋。
闺中捣素催砧杵,河畔乘槎待斗牛。
一曲商歌千古抱,不妨吾道在沧州。
题三司马结社图
砥柱总逢多事秋,风波劫后野身修。
举觞讪语苦颜饰,遗恨京尘彻骨忧。
清范经年催白发,高吟邀月汇鸿流。
家山结社竹墟集,东海逸才卷帙留。
注:范钦、屠大山、张时彻三人位为明时叱咤风云人物,同时、同籍、同里,均遭弹劾罢官,人称东海“三司马”。三人共同吟诗饮酒,撰有《竹墟集》诗稿。
咏范大冲
文质读书相,详明父苦心。
铁肩承大任,遗训续垂音。
掌阁深忧度,吟笺白发侵。
传薪功德重,履迹世人钦。
注:范大冲,范钦长子,继承父亲遗训,实施严厉的“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规诫,尽职尽责17年,对天一阁长存久安贡献非凡。
希圣老人恭迎梨洲先生登阁有感
书院胜侯门,空叹老迈尊。
何妨家法变,不碍秘藏飧。
登阁痴珍籍,澄怀讷赞论。
涌泉天一水,丰泽古今温。
注:范钦曾孙范光燮,字友仲,号希圣老人,破百年陈规让黄宗羲登楼观书。此时,他俩均已年过花甲。黄宗羲登楼后,著有《天一阁书目》,并使天一阁稀有藏书为世人所知。
钱绣芸
才情妍茂近文痴,若渴求知一意驰。
竟赌良缘妆范邸,欲窥宝阁登禁墀。
族规严执凄心郁,绮梦崩摧丝绣垂。
入海梅魂芸草伴,为书憔悴损芳姿。
注:钱绣芸酷爱诗书,闻天一阁富藏珍本,阁中书不生蠹全赖芸草之功,就用丝线绣芸草数百,取名“绣芸”。为求登阁读书机会,托媒嫁进范家,但因“书不出阁、女不上楼”之家规不得登楼,抑郁而终,葬阁之左近。
老志愿者传帮带有感
新驹老马合才谋,一路痴迷十载秋。
志愿传知胸有竹,言行播德义无畴。
敢教皓首衷情溢,但证云程夙念酬。
赓续文风协正道,夕阳晖煜照书楼。
天一阁历劫之四库征书
搜遗俢四库,文治二心收。
奉诏呈瑶帙,征书豁圣眸。
弘彰荣遇赐,旨令绮楼筹。
最惜无完璧,何殊浩劫侔?
注:乾隆编《四库全书》,广征民间藏书,天一阁范氏无奈献珍本,最终一无所归,为藏书史上最大一次流失。事后,虽得奖赏,但无法弥补巨大损失。

丁唯真,宁波人,网名逸乐,自号老丁。斋名:雪禅小窗。宁波政协诗社社员,经常为陈列馆、景点、寺院等撰写对联。热衷传统文化、文物保护事业,现为天一阁文博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