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今Jinjing简介/音乐人〖UZH🇨🇭〗主业教授古典音乐!喜欢艺术、文学创作。
今今日志(二)
作者:今今Jinjing (学习感言)
菩萨与俗同居,
清淨曾无染世;
愚人贪著涅槃,
智者生死实际。
──梁.宝志

「菩萨与俗同居,清淨曾无染世」
有人说,菩萨是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菩萨,故而菩萨也是由人所成的。
古德也说:「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是故成凡成圣,全在于我们的这一颗心。
当心念清淨无染,心心念念皆为大众,没有了分别比较,那就是佛,就是菩萨。
菩萨对所有的众生,都是心存平等,没有丝毫的差别对待。

在禅堂裡,维那时时警策大众「莫妄想」、「提起正念」、「照顾脚下」,无非是要人活在此时此刻,莫随著妄念流转。
经典里,也常告诫时时守护清淨心,善护本自具有的如来心,不要受世间相所染著。

「愚人贪著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的境界。愚人向往、贪著涅槃的清淨美好,却忘了眼前的娑婆世界。
佛陀常说「人身难得」,好不容易出生在人间,应该好好善用有限的生命,怎么能张口闭口都希望往生西方。
在现世生活,要有此时此地即是西方净土想。

即使所处的环境不理想,也要发愿美化世间,由自己做起,希望所处的周遭环境,凡走过的地方,都能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清淨美好。
「智者生死实际」,有生必有死,人人皆如此,这也是不可推翻的真理。

有智慧的人,明白生死是一体的,死亡只是阶段的转换,接著便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
因此,智者对于生死,顺其自然;面对生死,也能处之泰然。
佛门常说「悟后起修」,即便是开悟了,悟者觉悟之后的生活,一样是飢来吃饭睏时眠。

未悟前一切修行皆助缘修
何为悟?觉悟?
悟时,对宇宙的自然法则仿若老友相见。
例:宇宙自然法则唯一不変的:无常

认识无常,修行就有动力
以无常为导师,凡有修持,念经,劳务,经商,必有智慧。

佛门常说「悟后起修」,即便是开悟了,悟者觉悟之后的生活,一样是飢来吃饭睏时眠。
即使与俗人同居,依然保有清淨心,更不会执著于涅槃的追求,能够生死一如,对生死不惧不迷,在生死中依然自在度众。

文殊菩萨云:凡圣同居
红尘来也去!去又来
我们在轮回中无知,如蜂舔刀上蜜。
此世间,有佛,菩萨应化,恒利众生,无有疲惫
又如:蝶恋花,终于风雨下花落蝶何去无踪。

好比香味依花而芬芳
阳光依太阳,光茫普照
轮回中,我们取阳光,花香,竟无知随光,香而遂流。
(阅读力求理解,于心识心,一切皆以净心)


今今日志(二)
作者:今今Jinjing (学习感言)
菩萨与俗同居,
清淨曾无染世;
愚人贪著涅槃,
智者生死实际。
──梁.宝志
「菩萨与俗同居,清淨曾无染世」
有人说,菩萨是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菩萨,故而菩萨也是由人所成的。
古德也说:「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是故成凡成圣,全在于我们的这一颗心。
当心念清淨无染,心心念念皆为大众,没有了分别比较,那就是佛,就是菩萨。
菩萨对所有的众生,都是心存平等,没有丝毫的差别对待。
在禅堂裡,维那时时警策大众「莫妄想」、「提起正念」、「照顾脚下」,无非是要人活在此时此刻,莫随著妄念流转。


经典里,也常告诫时时守护清淨心,善护本自具有的如来心,不要受世间相所染著。
「愚人贪著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的境界。愚人嚮往、贪著涅槃的清淨美好,却忘了眼前的娑婆世界。
佛陀常说「人身难得」,好不容易出生在人间,应该好好善用有限的生命,怎么能张口闭口都希望往生西方。
在现世生活,要有此时此地即是西方净土想。
即使所处的环境不理想,也要发愿美化世间,由自己做起,希望所处的周遭环境,凡走过的地方,都能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清淨美好。
「智者生死实际」,有生必有死,人人皆如此,这也是不可推翻的真理。
有智慧的人,明白生死是一体的,死亡只是阶段的转换,接著便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
因此,智者对于生死,顺其自然;面对生死,也能处之泰然。
佛门常说「悟后起修」,即便是开悟了,悟者觉悟之后的生活,一样是飢来吃饭睏时眠。
未悟前一切修行皆助缘修
何为悟?觉悟?
悟时,对宇宙的自然法则仿若老友相见。
例:宇宙自然法则唯一不変的:无常


认识无常,修行就有动力
以无常为导师,凡有修持,念经,劳务,经商,必有智慧。
佛门常说「悟后起修」,即便是开悟了,悟者觉悟之后的生活,一样是飢来吃饭睏时眠。
即使与俗人同居,依然保有清淨心,更不会执著于涅槃的追求,能够生死一如,对生死不惧不迷,在生死中依然自在度众。
文殊菩萨云:凡圣同居
红尘来也去!去又来
我们在轮回中无知,如蜂舔刀上蜜。
此世间,有佛,菩萨应化,恒利众生,无有疲惫
又如:蝶恋花,终于风雨下花落蝶何去无踪。
好比香味依花而芬芳
阳光依太阳,光茫普照
轮回中,我们取阳光,花香,竟无知随光,香而遂流。
(阅读力求理解,于心识心,一切皆以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