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麦子黄了
文/心旅画游
六月的田野
金黄色的小麦
像给大地
铺上了一层
金灿灿的地毯
——
麦子黄了
这是土地的承诺
麦田里弥漫着热腾腾的成熟的气息
仿佛融进了丰收的喜悦
饱满妩媚的成熟的诱惑
随着一股甜香的热切
充满了庄稼人的灵魂
铺天盖地滔滔滚动的麦浪
应和着庄稼人含情脉脉的注视
——
老农心里装满的喜悦
在蝉鸣的悦耳声中还未吵沸
而挂在檐下的镰早已为麦香
准备良久
农人的心事和期待
静立田头
阳光抚摸麦浪
一夏的希望涌向远方

作者简介:雷冰,洛宁城事编导,一直从事新闻采访与报道工作。始终不忘历史赋予的使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永葆为民情怀,采用灵活的报道方式,记录百姓生活真善美,传播社会正能量;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诉求,引导社会予以关注和支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唱响主旋律,创作出了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直击观众的心灵深处。

(二)麦子黄了
文/中国梦
满树樱桃饯夏归
时令进入初夏
风吹麦浪
像极了绿色的海洋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饱满的麦穗
预示着今年的丰收
——
麦子是夏天的希望
新冠病毒还没有消除
生活啊
你带给我们希望
又带给我们失望
让我怎么说你呢
就像高三学子说的
有担当、不埋怨
成功路上永向前
战胜病魔斗新冠
我命由我不由天
——
昨夜疾风骤雨
今晨麦子依然
我们是不屈的一代
新冠尽管来吧
乾坤未定,皆为黑马
麦子黄了
中国必胜

作者简介:中国梦,原名王新玲,80后,地方作协会员,我手写我心,走笔绘生活!

(三)麦子黄了
文/宛如
父亲的五月,会咬紧
一个麦穗生长
母亲的手指,会沿着
渴望攀援麦黄
夏日的青绿,不再是
汗珠的心思。麦香
已写满乡愁衣裳
——
布谷和镰刀
会磨亮一个最锋利的早晨
候过冬春的铁轱轮车,会
碾过千年的词章
扬起子实的歌唱
——
麦黄,会让一个村庄失眠
憨厚的喜悦里,乡情会盘算收成
还有公粮
我的父母虽然低进尘埃
可,他们不公知的愁絮里
总记得国徽的麦穗旁,还有
锤子在响
——
如今,时光不再留守
那一季麦黄的心香
他们和麦草垛的影子,都被
妄想者遗忘
可,子孙的根底仍活好
他们躬耕于斯的脊梁……

作者简介:宋殿儒,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国内外四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社员,记者,欣赏泰戈尔那句话:“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四)麦子黄了
文/浮萍
五月的情调里,
布谷、麦浪;
绅士的燕子们,
剪剪优雅;
镰刀、竹帽、打麦场,
一群麦秸堆上嬉戏的孩子,
是一些穿越岁月的痕迹。
——
山上艾叶青青,
母亲用笋叶把大红枣,
包了。
那一捧柔软的糯米与枣子,
温暖了童年的记忆。
——
杏儿快熟了吧,
眼巴巴盼着,
童年的口水摸一摸,
还在。

作者简介:浮萍,喜欢写作、画画、下棋、打球、远足。

(五)麦子黄了
文/魂牵梦绕
站在家的路口
阵阵热风送来麦香
父亲站在地头
母亲欣喜的用手指着那地翠黄
一阵冲动荷把锄头
想着那晒场的草是不是该锄光
——
麦秸已经发黑
碌碡静卧掩映在路旁
女人的叫
男人的骂
孩子的嬉闹都已遥远
全盘的机械化操作只等把口袋张
——
打工大潮席卷而来
城市的诱惑更让人产生幻想
留下荒芜的土地
年幼无知的孩子
还有白发苍苍的爹娘
——
捞世界让人发狂
可别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你可嗅到家乡的麦香
你可知道麦穗已黄
故乡的山水向你招手
这一地的金黄就是希望

作者简介:张晓翼,网名:魂牵梦绕,河南洛宁景阳镇人,现就职于市场监督管理局。喜欢与世无争、安安静静过日子。工作和生活之余喜欢爬格子,偶有文字见诸报刊、杂志,多发于网络平台。欣赏诗词文章,喜欢倾听诵读。

(六)麦子黄了
文/依栏听风
麦子黄了
在外的人儿该回来了
品一下家乡的杏儿
喝一口家乡的甘泉
——
麦子黄了
布谷鸟叫得声嘶力竭
告知人们早做准备
收获一年的希望
——
麦子黄了
山村该沸腾了
隆隆的收割机声
会响彻山野的上空
——
麦子黄了
泛起了层层金色波浪
望着丰硕的籽粒
喜悦在汗流浃背中洋溢
——
麦子黄了
相帮相助的人们
趁着纳凉的间隙
倾诉着彼此的思念和远方的梦想

作者简介:王玉红,笔名倚栏听风,70后,河南省洛宁县人。自幼喜欢文学,爱好诗歌创作,善于用诗歌书写人生点滴。一草一木皆有情,万事万物总有心。

(七)麦子黄了
文/走马观花
麦子黄了
父亲把剪刀磨得锃亮
母亲烙了一大摞的干粮
我把军用水壶背在身上
白糖水往里面装了又装
——
麦子黄了
我看到海子在田间微笑
他亲切地和它们说着话
亲吻着每一根金色的麦芒
——
麦子黄了
地底下的人们也嗅到了麦香
他们在夜里偷偷地起来
把贪吃的麻雀赶向远方

作者简介:走马观花,自由人,简单生活,崇尚和平,写字玩耍,快意人生。

(八)麦子黄了
文/雪丁
临近芒种麦子黄,
农家三夏最奔忙,
杈耙扫帚牛笼嘴,
趁早收拾得停当。

(九)麦子黄了
文/俏东方
麦子随着太阳黄了
皮肤随着麦穗黄了
触碰成本的红线
安全的底线
有收有割,难谈获得
几个老人,几台收割机在守望春天未有之巨变
看在眼里的金色,带着芒刺
——
都说青壮去了城市
断了线的人流织不成网
消费也带着黄色的麦芒
身上着了一层麦芒
掏出些丰收总要费些周章
——
走过冬春,在夏天总算把麦子熬黄了
炎黄炎黄的
汗水算得了什么呢
浇灌希望罢了
布谷鸟可以宣布好消息了


(十)麦子黄了
文/舞潮
麦子黄了
布谷鸟儿飞来了
小满到了
丰收的希望近了
——
麦子黄了
农民笑了
磨快镰刀 修好农机
已把颗粒归仓列入战斗计划
——
麦子黄了
山村的风景美了
青山碧水 蓝天白云 田野金黄
自然绘美一幅奇妙的图画
——
麦子黄了
三夏的战斗即将打响了
看吧 庭院里 村庄头 公路边
一台台的收割机正在整装待发

作者简介:宋武超,网名、笔名“舞潮”,洛宁县赵村镇人,文学爱好者,网络编辑,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员。平时喜欢旅游、摄影、新闻采风和诗歌、散文的创作,已有多篇(首)作品散发于多个微信公众平台,并有诗作被选登于《思归客》诗刊。

(十一)麦子黄了
文/李庭管
麦子黄了
铺一地金光
镰刀在忙着收藏
——
麦子黄了
丰满张扬
汗水落入滚烫的地上
——
麦子黄了
粒粒含香
粮仓敞开宽宏的肚量
——
麦子黄了
虚心向上
金池荡漾
布谷鸟把丰收宣扬

作者简介:李庭管,网名心态,洛宁县小界乡桑园村人。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