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春秋文刊]上刊诗人学文佳作欣赏>>>
《村官的权利》
(原创首发)
文/学文(黑龙江)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村(大队)官的权利还是很大的,可以说是至高无上。这些大队官直接掌握着这个大队的所有对外的招工、参军、推荐保送上学,知识青年的返城等等一系列的生杀大权。还有在本大队里干脱产的工作挣着高工分的俏活的人,比如,当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农机驾驶员等这些美差,都是大队的支书和大队长说了算。而且只要是和大队的官有点沾亲带故的都可以得到照顾和方便。如果没有一点关系的,那就好好的种地吧,因为没有话语权,这样的事我是亲身经历了一次,而且是唯一的一次还真就成功了。一九七六年,我已经十九岁了,中学毕业回乡务农断断续续快两年多了,到底干什么?我自己一直不死心烂在农村。于是我就打起了参军的注意。

七六年初就有这个想法,边等边看,到了年底,我终于到大队报了名准备参军。能否去上,这还是个未知数数,想参军就得想办法去成。抱着这个想法和哥哥说了,哥哥说可以,大队那里即使做工作也是白费力,但是还必须得从大队里走。当时住在公社所在地恰好和公社党委副书记,公社的武装部长尹振臣住对门。我哥哥在之前就找过尹部长说过我要参军的事,尹部长说;“你弟弟的事先不急,等征兵开始时在定。”于是我在大队报名之后就在等着正式的征兵开始。七六年的十月份,征兵工作开始后,我又去了大队正式报名了,而且问当时的民兵连长说咋样?民兵连长告诉我;“不知道能给几个名额,大队要去的好几个,不知道大队最后能定谁?”。我们在焦虑和耐心中等待消息,十一月中旬征兵的名额分到了大队,给我所在的大队三个名额,可是报名的人有六个,怎么办?我和哥哥说了这些情况后,哥哥说够呛。没有办法只能去找公社的尹部长说了这个情况。尹部长说;“你们别急,等体检后再说。”我参加体检后,六个人剩下四个人,可是我排名第四号,给了三个名额,这显然我是去不成了。哥哥又去找了尹部长,尹部长说;“我去一趟凌河大队看看情况,回来再说。”就这样尹部长去了我的老家凌河大队,在十一月下旬的一天,尹部长告诉我哥哥说;“你弟弟的事公社已经定完了,你们放心吧。”就这样我当兵的事情在公社领导的亲自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

老家凌河大队的官员们做梦也没想到我参军的事,是隔着锅台直接上炕了,没用他们这些大队官的半点关系也被批准了。当时的什么高彩清支书还有啥七大姑子八大姨的拦也没有拦住,破了这个大队的官场的梦,打了他们的脸。按照他们的想法我一辈子也得在凌河老家种地。可是这些大队的官想错了,我不但当兵离开了老家而且永远的离开了农村。退伍后我留在县城工作,闲暇之余我还回到老家拜会一下那些当年的大队官,他们有时很尴尬。我也会谢谢他们,在那些大队官的权利的逼迫下我才有了今天,在那些权利的封锁下我走出了困境,想起来,我还得谢谢那些当年的大队官!
【作者简介】

学文,哈尔滨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军人退役后在教育系统工作,现已退休。本人业余爱好文学创作和诗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