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水 板 桥
作者 王安德

一路走着,一路观景赏绿,在这沿河而上,处于山山"夹缝"中327省道韩城段,让我感受到韩城人的决心和毅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尽收眼帘。
不远处的道路傍,停放着几辆外地牌照的小车,我走近看,瞅见了几位男女游人,在薛峰川的河道里赤脚戏水,翻动着河水中的大石,小石,时不时拍照留念。
一片欢声笑语,一片嘻笑颜开,享受着快乐的自然美景,和谐共处。
竹园村,因“河”而兴、河就是黄河流经晋陕峡谷下游的支流澽水河,流过竹园村境内600米河段,就是这不长的一段河水,让竹园“兴”了起来。
竹园村开发新建的水上游乐项目,火曝了韩原,红遍几十里川,四方八方的游人在那一瞬间游走竹园,川流不息的人群,车来车往,让韩城警方捏着一把汗,迅速制订出警方管理预案,出动了治安、交通等各种警力,全力为其保驾护航。

古老的竹园村人,改变着以“厂”而兴、以“矿”而兴的历史,充分利用着“327省道”和“澽水河”这以自然资源,全面打造韩城全旅旅游的特色小村小镇,这个只有1300口人的传统“矿区”小农村,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在“竹”字作起文章,最大限度地用“竹”点亮村落,成为韩城进入薛峰川的新亮点。
17.5万株的“竹海公园”,重回竹园村种植竹子的历史。
目前,全村栽植竹子超过17.5万株,各种绿化苗木4000多棵,新建了村级污水处理设施,亮化、气化、水厕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村庄改造就地取材,河堤道路,竹林小径铺上卵石,以本地适生树种绿化,将特色旅游板块活态化植入地域民俗化,既有乡土特色文化,也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为山水板桥挡起了靓丽的第一道风景墙。
香山、称之为禹山,传说它与“大禹治水”“赵氏狐儿”还有着神奇而神话的故事,它是板桥的一座满山红遍的“香山红叶”,它与卫东、芝阳、乔子玄、甚至黄龙相邻,成为秋后红遍山的合作伙伴。
香山红叶是韩城美景的一个缩影,是山水板桥最为骄傲的一个自然景观。展现了山水板桥之魅力。当你带着家人、朋友在那满山红遍的秋季来到这儿的时候,可登高而望,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尽情涂撒林间。这片山林的画板毫不吝啬它的热情和奔放。
“欢迎你,四面八方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为香山红叶纳喊、歌唱”。
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冬日里,带着女友滑雪去。
这里是板桥较远的村落,这里有山有水,风景宜人,适宜初恋热火中的情侣在此放纵、游玩。这里更适宜家人让学习成绩满满的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幸福愉快的奖赏。
请记住,“晋公山滑雪场”入驻板桥,吸引着一拨拨游客前往王村,体验冬日里滑雪的乐趣。体验陕西“三农”影视基拍摄基地的建立,“初婚”在这里展放,明星在这儿歌唱,韩城、王村、板桥真的在央视火了一把。
“牛心瀑布是个好玩的地方”,游人和地道的韩城人都是这样说的,这儿、并不是它的山景有多美,并不是它的瀑布有多大,并不是它的餐饮有多香,关健在于原汁原味的“松柏味”,十分的接足了地气,在此呆上几个小时,赤脚在冰凉的河水中浸泡着几十分钟,好比吸足了天然痒吧一样,提足了精气神。
金丝黄菊入驻板桥共裕、五四,中蜂养殖让共裕贫困户脱贫改富奔小康,林下养殖,大棚疏菜、火龙果、一朵朵扶贫产业之花,在城市后花园绚丽绽放,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大家共享产业脱贫带来的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