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郭美玲 临沂商城实验学校初中部音乐教师 ,喜欢读书的女孩,挚爱用舞蹈呈现青春之美、用古琴演奏人生之爱、用书法挥洒艺术之韵。
舞蹈《移民情》获“魅力校园”第五届全国校园文艺赛一等奖
舞蹈《来吧,来吧》获“魅力校园”第六届全国校园文艺赛二等奖
舞蹈《那时想要飞》获“重庆市第二届舞蹈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临沂市教育局首届“中国梦•沂蒙情”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中国舞蹈家协会山东省考级中心优秀指导教师
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考级中心金牌教师
教育心语:在生活中体验艺术之美,在艺术中绽放生命之花!
舞动读书之美
犹记学生时代的自己经常记日记,日常琐事,开心烦恼都杂乱的记下;偶尔写个小诗,少年时总是会莫名的忧伤,忧伤时便会信手写诗,不管格律,只管传情!总之生命中的喜乐哀愁都可以通过文字来记录和表达,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如今想来有十数年不曾认真提笔记下所想所悟了,忙着工作,忙着生活,忙着游走在各个角色之间,忙到几乎忘记了书写是怎样的感受,遂放弃快捷的键盘敲击录入,欣然拿起笔,在悠然的音乐中开始此篇随记!

教育没有最高级,学习没有水穷处!暮春之机,临沂商城实验学校“洞见书社”成立。我有幸被推荐加入了书社,随即根据读书计划购入阿兰的《教育漫谈》,既是漫谈,在此我亦附之随想!
对阿兰的认识
在读此书前我对阿兰并不了解,人说见字如面,此话不假,从阿兰的文字中我深刻的感受到阿兰作为一个教育家的赤诚之心,没有虚托之词,字字恳切,句句情真,所言皆戳教育痛点,让人读起来畅快酣然(当然西方人的思维和语言方式还需要进一步适应)。
人需通过痛苦来培养
阿兰说:“没有任何比发现更高层次的快乐更能提高人的素质的先例,而人们总是看不到他首先经历的痛苦。”读到此处时我随记了一句话“只有经历痛苦才能破茧成蝶,否则只能得到‘我会变成蝴蝶’的虚假快乐,对!只是幻想中的快乐!在此,我所理解的“痛苦”是面临困难的自我鞭策,是漫漫学习路上的寂寞,是成长路上对自己不断的雕琢…文学巨著《红楼梦》有一例没有通过痛苦来培养的反面教材—薛潘,一个在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母亲万般宠爱之下成长起来的公子,杀人夺妾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小事一桩,拍拍手转身离去,因为他确定会有人帮他处理好;后对柳湘莲出言不逊被教训一顿,然而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教训!说起来薛潘并不是一个本质顽劣的孩子,而且有点单纯,只是他的家人没有对其进行“痛苦”的培养,事事包办,致使薛潘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不知道怎样脚踏实地的做事,家庭事业更是一塌糊涂!所以,我想说:少年,经历“痛苦”吧!经历“磨难”吧!在通往有担当的成人的路上,这些“痛苦”和“磨难”都是宝藏!是精神的无限财富!
孩子群里没有阴谋诡计和阿谀奉承
在这一小节当中,阿兰说:“孩子群制造思想,而成人群体的思想实际上产生于他们所能做的事情之后。”我是多么认同这一观点!某一次和上大班的外甥女桐桐做游戏,过程中她拿起一个玩偶说:“我要和它交流一下”小桐桐和玩偶对视顷刻转身对我说:“我们是用大脑直接交流的,看着对方就可以了,不需要说话!”我心一震:这不就是刘慈欣《三体》中三体人的交流方式吗?!孩子的大脑充满了一切的可能与不可能!记得我自己小时候很爱画画,在学校捡老师用剩下的粉笔头,在地上跟随着想象画花,画鸟,画一切脑海中构想出的画面,没有老师指导,没有“模特”参照,没有止境的画着…反观现在,创意和情怀好像上了高速公路,难过的是车屁股在我这边!
通过参加洞见书社,在大家的陪伴里一起读书,让自己克服了懒惰行为,在洞见人读书的大潮中,我被这股热潮推着不自主的前行,在书社定期的交流中,收获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了我对文章内涵内化的高度。通过读书,自己日常教学实践中对孩子种种不良的学习行为有了沟通教育的标尺,解决好多教学中的困惑,仿佛自己教育行为中眼前的迷茫一下子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通过日常对身边孩子行为的观察以及对自己幼时行为思想的再探索,时刻提醒现在作为教师的自己,要静下心来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可能性,耐心等待他们开出自己的花。
一直以来都有听书的习惯,疫情无情,却也给了我思考和读书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读了几本专业方面的书,听了《红楼梦》,听了《逍遥游》,从《诗经》听到现代诗歌散文,从达芬奇听到王羲之,文字打开了我生命的另一面,我内心为之狂喜,如今宁心静气写下这篇文字,更让我又找回了书写的快乐,要读书,要书写,为自己和孩子们的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