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喂养的东西比较多,对于农村来说这不算什么。
农村的视野足够宽广,足够容纳一切的喜怒哀乐。对于农民来说养一些东西可不像城里的各种宠物一般,只是让人娱乐的玩物。在农村,所有吃饭的活物都要有所贡献,比如说小狗是要它看家护院的,养小猫是要照看粮食的,鸡子是用来招待客人的等等。抛去这些也会有些趣事是值的观察的。
家里的小狗叫个“花子”,你问我叫什么?我说“叫花子”也就是乞丐了。这个名字大概是爱看电视剧《花千骨》的小妹妹起的,父亲嫌这个名字太贱,就主张改名叫“来福”。可是名字改了之后人和它都不习惯,人叫着不顺,狗也没反应,叫了半天狗还以为冲它发火呢。
这几天由于家里来过客人,买了一些菜和肉,又杀一个养的小鸡,伙食改善了一天,家里的小猫呀小狗呀也跟着沾荤腥。花子这个小狗不挑食,好坏稀稠的饭食它都能吃个肚儿圆。家里有个猫没有专属的名字叫“咪咪”,这个猫可没有那么好的秉性,由于这几天的伙食改善,猫不太乐意吃平时寡口的饭菜了,见人张嘴吃东西,就跑过来“喵喵”地朝你叫个不停。你去用你正吃着的东西喂它,它只闻闻,又冲你“喵喵”地叫个不停,好像你欺骗了它似的。它也许不会相信它的主人整天就吃这个馍馍、稀饭、面条之类的东西而已。有时想想我整天吃的东西连个畜生都不吃,所以有点烦它。当想到这一层就会忍不住将怒火朝“咪咪”撒去,把正在嘶叫的它从脚边踢开,可是踢开后马上又后悔了,自己也太不人道了。猫才不到一岁,又只有一拃多长,越是瘦越显得毛长,抱着它时才感觉到它长长的毛下面伪装的全是骨头。很多时候我会自言自语地安慰它一下,“你吃嘛,我还吃这个哩,你咋不吃唻?”像是在安慰它,更像是在安慰自己,我知道它大概是听不懂。
家里的动物中现在看来最大牌的应该是小黑和小黄(应该没有名字吧),看门守户主要是靠它俩,所以很受主人们器重,每次喂它都是足足的饱饱的。它俩的叫声清脆透亮,在晴朗的月夜,半个村庄都能够听见它俩的回声。当然,父母和妹妹在家听得多了,就能听出许多内容来。比如只有敏感的小黄在夜里叫,这问题不大,应该是门前大路上走人,俩狗一齐狂叫那你就需要起身去开院门,很可能有生人来访;又比如白天他们轻吠两声便不再叫了,那就是熟人到院里来了,如果狂吠不止那就有可能是有需要警惕的预警,极有可能谁家畜生跑来我家觅食来了。诸如此类的信息你越听的年岁多,你会了解的更全面。
花子(来福)是父亲专门培养的“看瓜犬”,今年父亲种了七八亩地的西瓜,所以花子是以散养的为主,最为自由。以前我总以为花子在我们家动物界的地位很高,因为它长得虎头虎脑圆乎乎胖墩墩的,特招全家人喜爱。除此之外还因为它老是欺负猫娃和小鸡崽儿,追着它们满院子跑,嘴里还叼着可怜的小猫上蹿下跳。一副不可一世的混世魔王少年公子哥儿的模样。可是动物圈的事人是干预不了的,最近越来越发现不是这个样子,它可爱的面容下掩藏的是一颗软蛋的心。
那一天,我去喂小黄和小黑,花子也跟着我过来,平时它们可是一本正经地看不起它,稍微靠近它们就会发出呜呜的警告声,我认为是花子年龄小来这个家比较晚人头不是很熟的缘故。开始还躲在我身后,当我给它俩倒完饭食后,小黄和小黑刚要吃,花子从我身后走了出来。开始摇头摆尾,又是跳高又是打滚的,幅度之大让我以为这货准是疯了。估计小黄和小黑也看傻了,本来该狂吃的时候却呆在那里一动不动。说时迟那时快,花子贱巴索索溜到它俩狗盆前,吧唧吧唧猛吃几口逃跑了,这时小黄和小黑低下头看看自己盆子里的食,连忙“汪汪汪”才叫了起来。我真无语了,哎!我好像又看到某些人类的影子了。
说说另一件事吧,是花子被老母鸡追着啄的事。借用看动画片的妹妹说就是:“人要有个人样,熊要有个熊样”,那么狗也得有个狗样罢。可谁曾想这几天一条健壮的狗竟然被几个老母鸡(带鸡娃)啄得唧唧直叫,到最后还是妹妹解救了它。这狗混成这样就别当狗了呗,可是它整天还挺傻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