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新时代的作家
文/魏增刚
有时,我们读作者的作品,就不要去分析作者如何了,其实,大多数读者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我们对作品要有挑剔的目光,而对作者要以一颗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
比如有人说李绅写了《悯农》两首诗,却分析说李绅本人如何不悯农。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关于李绅是悯农还是不悯农我们不必要过细去分析。作品是完美的,作者可以完美也可以不完美。
比如,在民国时期,我国出现了鲁迅钱钟书林语堂周作人等大家,现在,我们在学习他们的作品时,已经认为他们都是我们的老师,都是大家。尽管他们之间可能还有恩恩怨怨,他们当时还有许多的缺点和无奈,我们已经不再追究了,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我们思想的进步!“历史的过错,我们无从指责”。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我们作文是作文,做人是做人。
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做大致好的人,才可能有好的作品。
大家再分析一下李绅鲁迅钱钟书林语堂周作人等大家,发现除去了历史的逼仄之外,他们人性的光辉是永远闪光的,因此他们的作品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原谅。就是说,我们原谅了他们,也是在解放自己。否则,我们永远带着一种灰色的目光去对待他们,我们就不能很好地学习他们的作品。
原谅他们,当然也是在原谅那个时代。就如莫言同他母亲后来在街上撞到了原来迫害他母亲的那个人,莫言要上去揍那个人时,他母亲拦住了他,说:“你认错人了,他们不是一个人。”
作为新时代的作家,更多的应该学习古人,更多的应该否定我们自己。因为只有否定了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不足,无知,苍白才可能在一张白纸上,一字一画地,不娇柔造作地写出我们自己的更好的作品来。
路遥就痛心地说:“作协不产生作家,产生坐家。”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好的作品不是凭空捏造的,是产生在田间地头的,是根植于普通大众的普通生活中的,如果不深入生活,成天坐在办公室,是坐不出来好作品的,也坐不出来好作家;这一点陕西作家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众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柳青当年在长安县皇甫庄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俨然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后来才写出了《创业史》;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准备了三年,写了三年,期间去铜川煤矿深入矿下,实际体验生活;陈忠实在写《白鹿原》时一个人去乡下自己做饭自己吃,我们不能忘记的是陈老汉骑着加重自行车去田间去地头去档案馆给我们留下朴实的高大的背影;贾平凹说,他几乎把陕西的农村跑完了,一年到头没在城市呆过几天。二是说,作家应该勇敢地说自己是苍白的,是无知的,是小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唯有孜孜不倦地俯下身子向人民学习,才可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路遥就敢于否定自己,敢于说他在稿纸上的劳动,同他父亲在土地上的劳动是一样的,才写出了《人生》。他写出了《人生》之后,本可以凭着《人生》在文坛“混”一生:做做报告,签签字,喝喝茶,给别人捧捧场,也是风光,也会如鱼得水,但他又把这一切否定,如宗教教徒对待宗教般的虔诚,如初恋般的热情,背上背包毅然决然向着《平凡的世界》出发,最后创作出了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那时他刚好40岁,他还要再次否定自己,让“生命从中午开始”,创作出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直到他“生命从中午消失”。曹雪芹没有写完《红楼梦》,柳青没有写完《创业史》留下了永远的遗憾,而路遥用生命之躯把一部百万字的巨著《平凡的世界》完整地完美地呈现给了他生活过的土地与岁月!
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有三个井喷时期,一个是新民主革命时期,在“五.四”前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家,如鲁迅钱钟书林语堂周作人等;在解放初土改时期涌现了如陕西的柳青赵树理等一大批大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涌现了如莫言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一大批大家,著名评论家李星说过,同时代的作家莫言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可以说,我们正赶上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而我们的文学呢?可能也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但我们要敢于否定自己,敢于说自己是苍白的无知的,是小丑,敢于说我们全部沦陷,然后,才可能追赶上大师,才可能超越自己,使我们的文学创作到达应该到达的理想彼岸。
一句话,新时代的作家,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向古人向大家学习,要敢于否定自己,才可能写出一些不朽的作品来。
由于知识太有限,文章不能发枝发叶,只有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请众同仁见谅!
一一完一一
电话(微信):15309231945.
作于:2020.5.15.11:25于西安电子四路。

魏增刚,男,46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