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姿势》杨香之我的人生路(3) 三贤小学的二十四个春秋

再次回到三贤小学,我连续带了6届毕业班的数学,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均在全乡十二个班级中名列前几名,我也因此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好评,多次获教学质量优秀奖。
由于我家在村里是独门独户,丈夫又是长子,公婆有让我生育二胎的愿望。在那个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的年代,像我们这样的民办教师,如果没有生育指标生育二胎不但要罚款,而且还要被辞退的。我也有过再生育一个孩子的念想,向学校提出了辞职的要求。校长认为我年轻,业务能力强,以后的发展前途好,再三劝我不要辞职。我也说服了父母,打消了辞职的念头,直到符合农村生育二胎的政策要求(农村户口,第一胎是女孩,并且间隔6年,可生育二胎),我又养育了一个孩子。

这一年学校让我带了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班级,也算是对我的特殊照顾,我也很感激领导和几位老同志对我的关怀和生活上的照顾,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九二年前后,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省内大部分师范院校都招有民师班,民办教师经过考试,达到录取分数线就可以在师范学校进修两年转为公办教师,这对渴望已久的民办教师来说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是录敢的人数有限,每个区县每年不过十几人的指标,这对庞大的民办教师群体来说,也是非常难的,需择优录取!
我这时就是边工作,边学习,力争最早成为公办教师,在学校除了上课改作业就是刻苦学习,星期天有时抱着孩子学习,晚上熬夜那就更不用说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于93年顺利考上了长安师范民师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
民师毕业后,工资待遇提高了,心情也愉快了,把书教好的愿望更强烈了,这时我也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不久我就是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我把学校的教研工作搞得有声有色。2001年,我被乡教育组任命为三贤小学教导主任,这一年教学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2001至2002学年初,三贤小学有7个科目在全乡统考中名列第一。学校受到了乡党委,教育组的奖励,三贤村和新跃村也给我校全体教师每人奖励了100元钱,有的教师兴奋地说我是大家的领头雁,排头兵,有我领着大家工作,学挍的教学质量一定不错!

2007年,我被教育局任命为三贤小学副校长,主持学校的工作。
从2000年以来,农村学校学生人数逐年递减,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尤为突出,教育资源整合势在必行,撤校并点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2002年国家对农村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学校的各项经费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学生人数平均发放的。2006年,三贤小学仅有学生70多人,教师6人,教育经费不足,我们只能减少学校的各项活动,压缩开支,争取村委会的补助,并辞掉了学校的门卫,师生喝水由教师自行解决,护校看门由教师轮流值班。我作为校长,又是三贤本村人,为学校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2007年冬季,我说服丈夫和我一块住进学校,守护校园安全,直到2011年夏季,我仍坚守在这里,我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带五六两个年级的‘′数学,真正做到管理,教学,服务三兼顾。这段时间虽然艰苦,整日忙碌,但我还是很高兴的,能为本村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再苦再累我都开心。
在三贤小学,虽然没有城区学校条件优越,生活比较单一简朴,但我也收益匪浅,在这里我学会了勤俭持家,有责任,有担当,撑起了这里的一片蓝天。

值得高兴的是2004年,我的女儿以664分的好战绩,顺利考上了大学,儿子也考上了西飞一中,我非常的欣慰,有说不出的高兴。工作、家庭两不误,毫不夸张地说,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直到2011年撤校并点,我在三贤小学已度过了二十四个难忘的春秋,这里有苦涩也有甘甜,我不会忘记这片我曾撒满了汗水的土地。我也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个值得永远怀念的地方!(三贤小学2011年底已拆迁,土地被大飞机项目征用)
编辑:高玉虎
作者:杨香,退休教师,西安市阎良区振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