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七字真诀
山东泰安徂徕中心小学 刘新川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而且经久不衰,因为它们是典范,是精品;它们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滋养和熏陶,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新时代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很多新要求,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接受更多先贤思想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质与情感。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状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逐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加深对古诗词意境的感受,这样既提升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充分领略了传统文学的魅力。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读、背、唱、演、画、拓、写”七字真诀,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反复推敲,领悟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诗的意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七字真诀
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市一座巨大的宝库,古诗词更是这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古诗词,对于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读、背、唱、演、画、拓、写”七字真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面一一阐述,恳请各位教育专家予以指导斧正。
读一读:小学古诗词都比较押韵,朗朗上口,适合学生多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的多了,也就自然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意境。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范读、齐读、分组读等,让学生对其中的语句停顿和声调读准,便于学生把握诗的节奏,体会古诗的平仄和韵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古诗的魅力。而且,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当然,鼓励学生进行诵读并不是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读,而是通过教学前后对诗词的理解程度的不同,不断改善自己的阅读方式,通过诵读加深自己的学习体会。
例如以五年级上册课本中的《长相思》为例:这首诗本身的韵律非常动人,尤其是“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一”字的出现既重复又工整。笔者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体会去阅读这首诗,尝试把心中的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接着,笔者带着学生一起学习这首诗,详细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再让学生进行诵读。此时,学生对这首诗中的词句有了深入的理解,这几个“一”道出了路途漫漫与自己去国怀乡的寂寞心情,“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聒”字更是道出了风雪的肆虐与自我的烦扰煎熬。于是,笔者让学生们用吟诵的形式去表现这首诗,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方面加以区分强调,同时还可以加上古人摇头晃脑的动作,吟诵出来了古人的味道。
背一背:苏轼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好的诗词需要背下来,在心里反复消化,才能品出真味,洞彻玄机。我们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背诵并非是死记硬背,因为死记硬背吃力不讨好,即便背下来了,也很容易忘。背一首诗词之前,是基于了解了这首诗词的全文意思之后,才进行的。像《浪淘沙》、《踏莎行》、《蝶恋花》、《木兰花》、《西江月》、《望江南》、《采桑子》、《清平乐》这些词牌,都是很好背的,因为内容简短,而且也不换韵。而且还要告诉学生:背诵的意义,其一是启迪诗心,培养语感。其二,有利于文笔的提升,因为诗词是一个语言技巧最为精炼、纯粹、典雅、简洁的文学体裁,它的营养丰富,风格纷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风格,也可以增加学生文字的气质。
唱一唱:古诗新唱就是用歌唱的方式让学生去记住诗词的内容,领悟诗词的意境,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自跨入新世纪门槛以来,我们的课堂,可谓日新月异, “头脑会因为一个新思想而伸展,再也不会回到它原来的层面。”(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语)课程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整合,整合需要创新。——古诗新唱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他们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达到记忆、理解、鉴赏的三重目的,把学生培养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素质人才。自从央视把57受诗词做成了歌曲,我就在学习古诗词的课堂上播放。我忘不了一年级的孩子一边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边摇头晃脑模仿鹅走路姿势的高兴表情。在此,不一一累述。
画一画:形象美是古诗的一个特点,在古诗的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打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对意境进行再创造,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古诗,还收获了写作的描写手法。比如《山行》,这首诗中形象美最为突出,通过人家、红叶、山路、云彩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画面,并将这一山林秋色图画展现到学生眼前。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画一画,将诗中描绘的景象呈现出来,这样诗画结合,真正进入到了情景合一的没还学习境界,切实提高了小学生对古诗的审美能力。
演一演:小学生好奇心强,精力旺盛,喜欢通过表现自己获得教师的赞赏。所以我们就应为学生创造宽松且开放的表演平台,促使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笔者在讲解《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诗是动态的活动。我就让其扮演村童扑蝶的情境,让学生体验诗人作这首诗时的思想感情,也能在学生中找到快乐。另外,《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多首诗都可以这样演一演的。从课堂活动可发现,这种表演活动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即寓教于乐的目的,也能提高古诗教学效率。
拓一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拓展、主体凝聚,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分为两种方法:(一):同主题作品拓展。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边塞诗中的王维的《使至塞上》和王昌龄的《凉州词》等。(二)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例如学习了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中第一首后,笔者就把另外两首也学习了。学习了杜甫的《春望》一诗后,我建议学生去品读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写一写:有些古诗词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习,例如:扩写、改写、仿写、写读后感等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例如:学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后,可以让学生以《再见吧,老朋友》,写出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类似的练笔还有: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杜牧的《清明》等等。学习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有关“炼字的好处”之类的读后感。
总之,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古诗词教学的实质,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优化古诗词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体会到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文化意境,定会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刘新川 网名:沧海一浪;山东泰安徂徕中心小学教师,《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齐鲁文苑》编辑。业余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山东教育报》、《初中生作文》、《语文天地》《泰山文化》等期刊以及《山东教师队伍》《齐鲁文苑》、《双馨文苑》《孔子文学》《云山文学社》《都市头条(泰安、定西)》等微信平台。人生格言:天道酬勤,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