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天气渐凉。皎洁的月光伴着零星的乌云,这样的天气让人捉摸不透。
父亲来电话说,明天是七月十五,回家吗?我说工作忙……在家乡,七月十五是个比较隆重的节日,甚至于超过中秋节。家里如同过年一样,要请家堂,杀鸡宰羊,烧纸放鞭,把祖宗先辈们请回来,一起见证这大半年来的苦辣酸甜,也算是对这一年过去时光的小结。
父亲还说,多年的风吹日晒,加之连绵的阴雨,爷爷留下的老房子估计是要塌了。偶有几个买主过来打探,爷俩的意见这回出奇的统一,就算是房子没人住甚至没有了也不想卖。虽然不是什么大户豪宅,但那里毕竟见证了我大部分的童年,承载了诸多回忆……爷爷说过,那个房子也不知是何时何人所建,反正几经转手买来,重梁挂柱,甚至特别。我还寻思着说不定真是哪个大户人家所建,哪天我还能在屋里院外寻到宝呢!
母亲来电话说,今年桃子价格不好,产量也不高,但是质量很好。感觉付出的汗水换来的好像是泪水。超市柜台上诱人的价格其实是层层包装得来的,殊不知源头上为了争斤夺两费过多少口舌。父亲有时会气急败坏的要砍树,且再三叮嘱,一定要让儿女们好好学习,不求出人头地,只盼能摆脱这种靠天看人吃饭的境界。
夜深了,心中五味杂陈,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聊以此文作罢。
明天貌似是个晴天,努力工作,安了。
一年又一年
2018-12-31 阅读94
翻看眼前的日历,这一年还剩下仅仅几页,这也预示着2018年即将步入尾声。时光荏苒,12个月弹指一挥。回首2018,往事历历在目,场景萦绕脑海。从年初到年末,我们始于寒冬终于寒冬,生活难免有感觉冰冷之时,但是细细回味感悟却依然可以让人觉得温暖如春。冬夜,是暖橘色的灯光和温热的棉被,也是窗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这几天网上流传的本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接龙,生动描绘了2018年的关注关切和喜怒哀乐:遇到困难与挑战,大家会祈求“锦鲤”带来好运;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摩擦,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和、淡定的“佛系”之心,对他人多以“skr”点赞,少做“杠精”;遇到喜欢的人,在“确认过眼神”后,不妨大大方方的“官宣”,并来一段“土味情话”“皮一下”;处在关键的“C位”,责任重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需要广场舞和健身房“燃烧我的卡路里”。
今天,在这个西方传统节日之时,也是“12.25”山东平邑保太坍塌事故三周年,作为当时救援任务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之一,当时的情景至今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心有余悸。生命如此脆弱,貌似强大的人类,其生命在大自然尤其是灾难面前如同蝉翼一般。生命,如青烟,似流水,同时光,转瞬即逝。这一年,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恪尽职守,默默守护着我们家园的安宁。这一年,身边的好多战友离我们而去,心痛之余更加觉得爱护自己也就是爱护家人、爱护社会,才能不辜负国家,扛起肩上的责任继续前行。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这一年,女儿早起晚归,起床时天还不亮,下午回家时夜已黑。甚至周末也是不得闲,书法和英语辅导班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妻女倡导“绿色革命”,每天放学都会选择低碳步行。无论老小,每个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甚至在夹缝之间才能找到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二胎时代,花甲之年的母亲也重新上岗,负责一家人的饮食起居,独留日渐苍老的父亲独自待在老家过着美其名曰“自由自在”的生活,其实那本是孤独和烈酒的陪伴……妻子岗位调整,上班距离也远了,加之还有个别夜班,这也成了一岁多儿子的梦魇,每每夜晚他的入睡成了全家人共同的心病,此刻不想时光慢些吧,只想时钟你快策马奔腾吧!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回望过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的日子还将日新月异。告别2018年,迎来2019年。踏上新跑道,开笔写新篇,新时代是属于奋斗者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珍惜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唯有继续努力,才能更好地生活!
2019,爱你依旧!
于2018年12月25日夜
早市
2018-10-23 阅读247
早市,顾名思义就是清早的集市,如同清晨的露珠,阳光下闪烁一段时间,太阳一晒就化为水蒸气飘散在空中,只留下一条空旷的马路。
早市,之所以能称为早市,全在于一个早字。到早市的人多为起床较早的中老年人,小县城的年轻人喜欢到超市买些青菜,多数没有去集市的习惯,更不会早起跑到早市去。天还蒙蒙亮,陆陆续续的电动车、三轮车就开始往早市聚拢,各色菜蔬、时令水果等等排在路的两边,大部分都是农人带了自己地里的产品来卖。在早市上,能买到青玉米棒子、地瓜,刚摘的毛豆、南瓜,新下的柿子、冬枣,总之所有时令到了该吃的东西,都能买到,能满足吃货们对吃的极大追求。在这里,你会觉得,因为爱吃,所以才爱生命、爱生活。早市,不仅仅是交易,更体现了一种现实生活,嘈杂之中充满了生机和情怀。
上班时间比较紧,所以只有在周末的早上,才会到早市逛逛。县城最近为了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取消了原来地段的流动市场,买菜只有到超市去,很是不方便。超市在下班高峰期,结账都很困难,需要排很长的队,等上好久才能结账回家。后来,县里规划早市到了远处的另外一片空地上。早早起床,骑上电动车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路两旁是多彩的枫树林;向远处望去,串串柿子如同灯笼一般挂在树梢,好美的景色!随着买菜的人流来到早市中,迎面鱼贯而出的人们或多或少买着青菜。早市里人头攒动,挺热闹的。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甚至争吵声此起彼伏,也许这就是普通市井生活的最真实写照吧。
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那个黑黑瘦瘦的老大爷每天都会在早市最开头的那个位置守着,一个矮矮的马扎,几个小袋子,袋子里是新鲜的青菜,身后一辆半旧的三轮自行车,好像他所有的家当就是这样骑着三轮自行车运来的。他的青菜品相看起来不怎么样,所以买他菜的人也很少,即便是他的位置很好。
虽然不是活雷锋,也当不了慈善家,但是每次去早市,我总会忍不住买老大爷一点青菜。那一次,我买了他的土豆、大葱、柿子还有南瓜。在称完付钱的时候,他忽然从身边的筐里拿出几个地瓜往我袋子里装,嘴里说:“你买了我这么多,再给你几个地瓜。”我忙阻拦:“别,您老卖菜也不容易。”他说话的空当,已经往我袋子里装了两个大地瓜。我赶紧把袋子提起来要掏钱,他随意地说:“拿着吧,都是自己种的,别人都嫌我的菜不好看,但是好吃啊。”我知道他根本挣不了多少钱,况且我买谁的都是买,只因为我买他的次数多了一点,就要表示感谢,这份善良质朴像他的柿子一样甜。末了,我问他:“大爷,你家里有草鸡蛋的吗?”老头说:“山上养了好几只鸡,都是喂粮食的,原来拿来卖过,都嫌贵,也说我糊弄人,我生气就不再卖了!”好倔强的老头!我说:“我想买点给孩子吃。”老头说你相信我,我就明天一早保准给你带来。
次日,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一场秋雨一场寒,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我一看时间都快九点了,孩子们好像都知道今天不宜出门似的,也都睡得正香。我起床准备早饭,磕鸡蛋时猛然想到昨天老大爷答应给我带鸡蛋来着!转念一想,外面下着秋雨,这个点早市也该散了,大爷肯定走了。望着窗外的秋雨,还是觉得应该得去早市看一下。
车窗外,老远就看见早市上那个熟悉的位置、那个熟悉的身影。果然,秋雨中,老头披着塑料布、头顶草帽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吃着包子,如同卖炭翁中老翁,又似孤舟垂钓的蓑笠翁!身后的三轮车上满满一小篮子鸡蛋,白花花的一个个像开心笑的孩子。我赶忙上前说:“大爷,下着雨你怎么还不走呢?”老大爷说:“有几个人问鸡蛋卖不卖,我都给你留着呢,我昨天答应过你的!”我心中一颤,是感动,更是自责。这个时候,我才仔细看了看身旁这位老人的模样,黝黑而又褶皱的皮肤,瘦瘦的身板,粗糙的双手,但是却有一双坚毅有神的眼睛。我这才想起来问问老大爷的情况。老头每天天不亮起床,骑十几里路的三轮车来赶早市,卖的东西都是自己地里种的。老伴早已去世,三个女儿都已出嫁,他一个人守在老家,种几亩地养几只鸡。孩子们劝他去城里住,他住了几天总觉得不接地气儿,手脚没着落,还不如回老家在地里忙活忙活,闲时同邻居啦啦呱自在。老头花白的头发一晃一晃的,脸上的皱纹笑成一朵菊花。“孩子们都给我钱,我不要还不行。我都给她们存着呢,自己花不了几个钱,卖卖菜就有了,花自己挣的钱心里舒坦……”
不知何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阳光洒下,在地上印上斑驳的树影,几只小虫子嗡嗡地飞走又飞回来,早市上的摊位早已稀少,这条路正在从拥挤嘈杂变回宽敞,空气里有静谧安详的味道。那一刻,我一下子觉得,这个早市,让我留恋的不光是新鲜的瓜果菜蔬,更有这里浓浓的人情味儿,以前遇到的缺斤短两、买到的劣质东西在这人情味儿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计……
于2018年10月23日夜
作者简介:薛玉伟,男,汉族,笔名雪寒,1984年1月生,山东蒙阴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目前供职于平邑县某政府机关。工作之余,他喜欢阅读书籍及报刊中的文学作品,偶尔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撰写一些散文、随笔,用文字记录工作、生活中的点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