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我六岁那年的秋天,正在邻居邹大娘家和小朋友聚精会神的跳皮筋玩,忽听邹大娘喊我说:"王三丫你过来,让大娘看着你腰上的疤痕怎么样了?”我怯生生地走到邹大娘的面前,她伸手在我的后腰摸下疤痕,当时我的脸刷得变红了,示意躲开。旁边的小朋友们都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我,好像我做错什么事了。我也用惊慌的眼神看着邹大娘,这时她打了个唉声说:“孩子,是母爱给了你第二次生命啊!你这辈子都报达不了你母亲对你的养育之恩啊!你现在虽小也该知道真情了:你出生七天就抽疯,哭个不停,你父亲受传统思想束缚很深,男尊女卑,不喜欢女孩子。在你生病哭闹时就冲你妈妈喊:这个小丫头片子,再叫就把她丢到外面的壕沟去,吵得我睡不着觉,明天我还得去田里干活呢!常言道七天抽疯八天扔,这个小灾星不会好的,别在她那白费功夫了,扔掉算了!是你母亲紧紧抱着你,才没让你父亲把你扔到荒郊野外喂狼狗……第二天你母亲背着你父亲把家里能卖的鸡蛋装一挎篮,叫你姐姐拿到集市卖了,下午抱着你去看医生。医生说是蛇盘疮,没过几天,小黄水泡开始溃烂。母亲每天给你洗澡时都小心冲洗伤痕处,把医生开的药用棉签沾上轻轻散在伤口上。再后来你的伤口变大了,腰间溃烂成两半,皮骨分离:上边的一块皮翻过去到你的后脑勺;下边的皮翻过去到你的两腿折间。妈妈每天给你洗完澡都累得大汗淋漓,尤其是看到你的洗澡水上面浮着的一层混合物,如同农家杀猪洗水油上面的混合物一样,令人不忍直视及作呕!如果没有你母亲的精心护养,你是活不了的,是母爱给了你第二次生命!长大后一定要孝敬母亲!听了邹大娘讲述我活下来的故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了满襟。我含着泪水转身跑回家中。进门后扑到母亲怀里放声大哭,并对母亲说:“妈妈,对不起,让您受苦了"。正在母亲不知所措时,邹大娘赶来了,她对母亲说:"二妹子啊,孩子懂事了,该把实情告诉她了,也把你心里的苦和怨倒出来吧!你八岁没娘,跟着爹爹闯关东来到这里,嫁到王家,给大你十二岁的丈夫做童养媳,没少受婆婆的气,还经常因没为王家生男孩子遭到无休止的谩骂。听了邹大娘的述说,我惊讶地瞪大眼睛看着母亲。妈妈却笑着对我说:“丫头没事的,一切苦难都过去了。只要我三姑娘健健康康的就好。我抱着妈妈的腿跪在她面前,向邹大娘泣诉道:谢谢您告诉我这一切,我今生今世都孝敬母亲!从此以后不和小朋友成天玩耍了,总是跟在母亲身前身后转,帮助妈妈干家务活,很少同父亲说话。在我幼小心灵里已埋下对父亲不解的种子了。在家里没有弟弟的时候,我们姐妹四人都怕过年。因为一到过年,父亲总是找各种借口,骂母亲和我们四姐妹。尤其是年三十的晚上,他总说:“养你们一帮也没有一个接户口本的,都是白吃保。骂我母亲不为王家传宗接代,所以我们都非常害怕过年。”在我初中考高中那年,父亲以我大姐出嫁了,家里没人在生产队帮他挣钱为借口,让我辍学下地干活养家,无论我怎么求助都不行。记得在1974年正月十六那天,母亲到队上找到我说:你的班主任刘老师来找你回校复读,我扔下劳动工具,一溜风似地跑回家,进屋看到刘老师,就像一个受委屈的孩子似得放声大哭。老师安慰我说:已经把我的情况与校长谈了,学校破例特批让我复读。当时我的心里别提多髙兴了。那天我到厨房帮妈妈做了一桌好菜留老师在家里吃饭。父亲在饭桌上答应让我复读,可是老师前脚走后他马上就变卦了。他找来村里能说会道的戢叔叔告知不让我复读的理由。从此我的心里又多了对父亲的怨恨。因此事,半年没跟父亲说一句话。我在家乡七队干了半年农话,就被戢家大队调去包队了。那个时候叫工作队,我被分到全大队产量最落后的生产队——戢家二队,和乡亲们投入生产劳动之中。自从我踏入这个落后队,就没日没夜的带领广大社员披星戴月地改造穷山恶水。我充分调动生产队一切积极因素,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落后小队的产量一跃进入全大队的第一名。村委会根据我的工作表现,让我填写了入党志愿书。在1974年12月25日这天,我举起了右手,在庄严的党旗下庄然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转年7月又被戢家大队2200人推荐上工农兵学校!在临入校的头天晚上回家取上学的行装,妈妈高兴地用手摸着我的腰说:三闺女,妈妈这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去啦,你靠自己的努力终于圆了上学的梦!我紧紧地抱着母亲久久不愿放开,娘俩的泪水悄然无声地融合到了一起……为了报达家乡党组织的培养和母亲的养育之恩,我财校毕业后主动要求回到家乡其塔木镇供销社工作,任出纳员及供销社团支部书记。每到休息日回家时,总是想方设法给母亲带回各种好吃的食品。1985年因工作需要,我抽调到九台县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工作。到县城后我的工作更忙了,没时间照看母亲,就经常把妈妈接到家里,星期天带母亲到商店买她最喜欢的漂亮衣服和最爱吃的各样糕点。母亲回老家后,邻居邹大娘看到母亲每天的高兴劲,逢人就说老王二妹子,苦尽甘来,没白养育她三姑娘,这回可报答她了!记得在1987年的秋天,母亲生病住进九台医院,我放弃繁杂的家务,每天都悉心照顾她,半月后妈妈痊愈出院了,她想回弟弟家,我求单位车一直把妈妈送到地方。自从我工作后,父母的吃穿住行,所用之物我全负责。乐得妈妈合不拢嘴,逢亲友和邻居就说:我没白辛苦养育三女儿,她用实际行动报答我啦!一次我回家看望母亲,妈妈欣慰地对我说:“你邹大娘对我说你没白辛苦养育小三丫,这回得济了吧?”母亲乐得笑逐颜开!我抱着妈妈的脖子亲昵地说:“只要我活着,就有您享不完的福!”2004年的冬天,妈妈刚刚度过她82岁寿辰。有一天弟妹来电话说母亲病了,我赶紧在单位请假,乘车与大姐一起去弟弟家看望母亲并买了许多老人家爱吃的各种糕点和水果、牛奶等物品。到了弟弟家看到妈妈消瘦憔悴的面容,我鼻子一酸跪在母亲床前,握着妈妈的手说:“没事的,有我在,您就不能走,我还没报答完您的养育之恩呢!”母亲卧床一周了,看我们在场,挣扎着坐起来,勉强地挤出一丝微笑说:“我死不了,我还要看重孙子呢!”我和大姐陪在妈妈床前七天七夜,不管白天深夜,母亲的每一声轻轻呻吟都令我们格外锥心刺怀。白天打吊针需要看护,夜里接尿需要亲临,尽管我们用心护理和照顾,怎奈病魔无情,儿女回天乏力,母亲还是在2004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日早晨闭上了她慈祥不舍的双眼!在料理妈妈后事中,我倾囊而出,一人负责了所有费用……母亲离世后 ,我会经常吟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泪水经常伴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在心海里萌生出许多的愧疚和遗憾,母爱给我第二次生命,我们为啥只能给母亲一世微不足道的回报呢……
作者简介:
王雪艳,女,1956年6月生于吉林九台,长春市九台区文友社会员、海南省诗词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华时报》《中华月刊》《海南省诗词苑》《山东诗词》《吉林名人》《暮雪》等报刊杂志发表诗词等文学作品多篇。虽赏椰树摇曳,更思北国冰雪,愿用真情的文字,缤纷真挚的情怀!

《暮雪诗歌年鉴》征稿启事
《暮雪》纸刊创刊于2018年4月(微刊平台自15年开始运营),现已出版纸质刊物十三期,受到了众多文朋诗友的关注与支持,在此向各位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为更好的宣传诗者与平台,打造精品诗歌读物,助力当代诗歌艺术发展,现拟策划出版《暮雪诗歌年鉴》一书,欢迎海内外诗歌爱好者来稿,相关内容如下:
《暮雪诗歌年鉴》由正规出版社采用独立书号出版,公共图书馆馆藏。
即日起预计至2020年底,收满为止,排版以入编先后为序。1、统一word文档(或粘贴于邮件正文)邮箱投递,投稿邮箱:muxue_poetry@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暮雪诗歌年鉴”。投稿内容需包含作品、简介与近照、详细通联;2、对部分不方便使用邮箱的作者,可添加微信:lowe479697088 投递;
所有来稿作品均需原创且微刊首发(来稿后30天内勿投他处),文责自负且编辑保留对文本的修订权。风格、主题不限,要求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可读性,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技巧娴熟,禁止出现低俗、暴力等敏感话题。1、现代诗歌:每首三十行内,拒绝拖沓作品,代表作品1~2首。2、格律诗词:需符合格律要求,如使用“新韵”请注明,代表作品3~5首。以质选稿,同时因版面有限,优秀的人气作品优先选用。所有来稿,初选通过后会依次先于纸刊选稿微信公众平台:暮雪诗刊 与 歌楼听雨 推送(请来稿老师及时关注以上平台,了解动态),纸刊终选结果以出版前公示的目录为准。
所有入选作者均获赠样书一本以供雅正(样书免费,快递费自理),同时颁发精美作品收录证书留念(封皮+内页,自付工本费索取)。如需额外索取图书,需订阅,每本定价60元(16开,300个页码左右),多购给予价格优惠(联系编辑微信:lowe479697088)。1、同一位作者可同时投递《暮雪诗刊》与《暮雪诗歌年鉴》,但所投作品不可重复。2、《暮雪诗刊》十四期继续选稿中(投递《暮雪诗刊》,以邮箱:479697088@qq.com为准),限于精力有限,出版时间会略有变动,以实际出刊日期为准。3、《暮雪诗歌年鉴》主编、副主编、编委待申请,如有意向参与的老师,可联系微信:lowe479697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