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驳高血压阴谋论
文/梅湾赏雪
偏见比无知更可怕,伪知又比偏见更可怕。有所谓的"国医大师"在《高血压阴谋论》一文中认为:血压高能把身体里的"毒“和"垃圾"冲走,降血压是把外"毒“长期留在体内。即高血压是好事,能排体毒并清理血管,降血压是阴谋。真是荒唐得可以。实际上,血压正常的人(为了说明问题方便,排除高血脂,高血糖,单就高血压论)血管相对比较干净,高血压患者则相反,血压升高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血管本身的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血管的硬化或变窄都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血压高又反过来加重血管的变硬变窄,这是恶性循环,也就是说,不是血压高冲起了血管"垃圾“,而是血管"垃圾“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压破坏血管壁又促使血管"垃圾"沉积。高血压病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血压一高就头晕头昏或头痛,而一旦服降压药,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上述症状就消失。血压高时人的大脑是缺血氧的,因为人体氧是通过血液输送的。只有血压正常人体才不缺血氧,当然血压过低也会产生同高血压一样的症状,原因也是大脑缺血氧。可见,血压只有正常才能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尽量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否则,伤害大矣,而且是慢性伤害,是隐形杀手,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一旦发展到严重程度,就回天无力。道理很简单,高血压与血管的伤害是成正比的,高血压对血管的伤害有三个方面:一是长期的高血压,血管象绑紧的橡皮筋,日久会失去弹性,即血管硬化,虽然随着人的衰老血管都会硬化,但高血压病人是加速度的。二是过高的血压把血管撑坏,可造成血管壁变薄,但不管哪种情况都容易使血管破裂(薄容易破,变硬变脆也容易破),这就象定时炸弹,不爆炸没感觉,一爆炸就完蛋。三是高血压造成血管受损,血脂代谢减弱又容易引起血管受堵,虽然血脂代谢主要是肝脏的功能,但血管的好坏对血脂代谢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血管受损,它就不再光滑柔韧,血脂更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而形成斑块,而这正是脑梗、心梗和肺栓塞的元凶。故血管问题关乎人的性命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的血管寿命有多长,生命就有多长。

再有国医认为,人的情绪(即所谓的“七情”)与环境(即所谓的“六淫”)的变化会引起血压的变化,这没错,但这不是高血压不用治的理由。事实上,正常人的血压是在大致正常的范围内波动的,短期的情绪变化对身体并无大害,但要是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一时的情绪失控可能人命关天了。

持这种错误观点的人,还常用统计数据说事,似乎无懈可击。他们统计各年龄段人的血压情况,发现年龄越大,总体平均血压越高,于是得出结论,血压越高寿命越长。这是典型的因果颠倒,是荒谬至极。是长寿血管变硬变窄血压变高,而不是血压高而长寿。实际上,极大多数长寿老人“三高”发生相对较晚或虽长寿也无“三高”,少数早发者,也是控制得比较好的,而不是放任自流。一般而言,高血压与长寿是反方向的,如果年轻时就有高血压而又不加于控制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心血管病,脑中风,老年痴呆症及各种组织器官病比血压正常者更容易产生,也就说对生命危害增大。当然,即使患高血压较早,只要控制好,长寿是完全可能的。
2020.05.14
作者简介:郑根权,笔名梅湾赏雪,浙江省嘉兴学院退休教师,曾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获浙江省委宣传部论文二等奖一篇,浙江省人民政府论文三等奖一篇,浙江省政教研会论文一等奖一篇,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论文二等奖一篇。参与省部级规划课题研究一项,主持浙江省教育厅课题研究一项。作诗初始,已有作品发表于红柳文学,北方诗刊,浙江老年报,世界作家文集,今日头条等报刊、平台。有的诗作成为都市头条的热点文和精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