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步”是中老人健身的好方法
张庆林
每当我们行走在城镇靓丽的广场上,或是漫步在清新幽静的公园里,到处都能看到一群群健身娱乐的中老年人。打太极的、做保健操的、跳广场舞的、吟诗唱歌的……色彩斑斓、门类繁多,让人流连忘返,驻足不前。
今天,在全面实现小康的新时代,中老年人健身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风靡城乡。我们的“走步”小团队,就是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为靓丽的城乡景色,画上重重的一抹。
我们小团队,只有八人,年龄小的50多岁,大的70多岁。从2010年开始活动,至今已有10年了。
说起走步活动,还得从我岳父说起。他,今年已经96岁了,至今身体结实硬朗,不但生活完全自理,还能天天走个六里八里的。乡亲们都说他身体好。确实,他在我们周围几个村子中,是年龄最大的,也是身体最好的。许多人问我岳父长寿的秘诀,我觉得他的衣食起居,和村里的其他老人没有什么两样的。他终生不吸烟、少喝酒、爱吃醋,尤其爱吃用醋泡过的蒜,吃饭总是吃欠一点。要说他不同于其他老人的地方,就是爱“走步”。可以说,这是他终生的嗜好。他从年青时起,就爱走步,不爱坐车和骑车,除出远门乘车外,都是步行。他退休后,在山区居住了10多年,在那些日子里,他上山下山,拾柴买东西,都是靠脚量。至今已年老高寿,还是天天走,用他的话说,他能健康的活着,是走出来的。
我的伯父也是这样。他活了93岁,一生不骑车,出门干活办事,都是靠两腿走过来的。小时候,我跟伯父走亲戚,来回30多里路,走的我累累的,伯父总是笑着说,晚上睡一觉就好了。后来跟伯父走的多了,也就不觉得累了。我的一位堂叔,活到96岁去世。他一生除爱走路外,骑自行车是他的强项。记得他80多岁后,还常常骑车到30多里外的地方走亲访友。我的一位济南的亲戚活到96岁去世,她也是靠两腿走过来的。她从济南解放后,就做街道居委会工作,天天走街穿巷,没有停下过脚步。她常说,要想活的健康长寿,就得多运动走步。
我从这几位亲人健康长寿的个例中,领悟到:中老年人,要健康,要延寿,除注意生活、睡觉等方面外,坚持走步,是一种好方法。我和妻子确实从走步中获得了收益。我过去曾有过心律不齐、早博小毛病,走了几年,不吃药打针,小毛病全好了。妻子今年77岁,得糖尿病已经23年了。经过这些年的走,她在管住嘴的前提下,迈开了腿,坚持合理用药,至今血糖稳定,其它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我们小团队的其他人,金华、杜玉平等也都70岁了,有个感冒发烧的基本上都是走一走,出身汗就好了,基本都不吃药。由于我们天天年年坚持走,我们都走的比较健康。现在我们这些人,每天走一万步以上,没有感到累的,总觉得走的挺舒服。
走步,不仅仅让我们体验到是一种健身的好方法,而且在电视媒体上,也多次听保健专家们讲,是一种好方法。钟南山院士在谈健康时说,中老年人做这三种运动,太极、游泳、走路,既长寿又健康。他强调,走路是最适合的也是最好的。
参加过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106岁的张明珠老人,在88岁时得了肠癌,在经过三次手术,仍然能活到106岁的高寿。她快乐地说,她生活的秘诀有二:一是坚持走步。各大公园都是她经常去的地方。二是晒太阳,每天饭后或是散步时,她都要晒一会儿太阳。
在美国出版的《走路,不要跑路》一书中,作者史塔曼博士曾指出,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规律的健步走,可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能使头脑释放内啡肽,使心情愉悦。能使肺部增强肺活量,还能降低嗜烟者对吸烟的渴望。行走相对于骨骼进行力量的训练,能明显增强腿脚骨骼和肌肉力量。
一周走3天,每次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对Ⅱ型糖尿病有50%的疗效。
同时,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还有益于胃病、高血压、肥胖病、习惯性便秘的治疗。还能消除脑力疲劳,改善视力,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免疫力等等许多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好处。
总之,走步,是中老年人延年益寿,快乐生活,行之有效的健身好方法。让我们中老年人行动起来吧,加入到走的行列中去,走出快乐,走出幸福,走出健康的好身体。让我们老年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阳光,以减少子女社会的负担,释放更多夕阳的光辉。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