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摩诘经》修学笔记(卷十二)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真出家》
作者:吕兴福

第八位,名优波离,他也说自己不堪胜任。
优波离给佛描述了一段过程,用以证明自己没有资格前往探视维摩诘居士。
优波离说:记得有一次,有两个比丘犯了律行,他们自己觉得羞耻,不敢问佛该怎么办,便来问我说:优波离啊,我们两人犯了律条,真心真意地感到羞愧,不敢去向佛说明,来向你请教,愿你给我们明示,如何才能免除罪咎。
我当时为他们两人依法给予了解说。可维摩诘过来对我说,喂!优波离!你不用再给这两个比丘加罪了,应该当即除灭,再不要扰乱其心了。
为什么呢?维摩诘居士说:他们两人犯律条的罪过,就其性而言,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就像佛说的,因为心的染垢故而一切众生染垢缠身,心清净故众生自然清净。这个心也是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随着心念动起,罪垢也起,诸法也起;随着心灭,罪垢也灭,诸法也灭,总不外乎心性。
就像你优波离,依心相得解脱时,还能看见不清净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看不见。
维摩诘居士说,一切众生心相本来清净,是无所谓染垢的,就是这个道理。优波离啊,当知妄想是染垢,没有妄想是清净;颠倒是染垢,不颠倒是清净;有我执是染垢,无我相是清净。优波离啊,一切法都是生生灭灭永无止境的,如幻也如电。诸法不相对待,就连一念也不会停止。一切法都是妄见,不真实,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花,都是以妄想心中而生起的。能明白这个道理的比丘,就叫真正坚守戒律的比丘,就叫善解,即善解第一义。
当时,两位犯了律条的比丘说:真正的具有上乘智慧的人,当属维摩诘居士,优波离是比不上的,在如何才是持守戒律方面优波离还讲不清楚。
我回答说:除了世尊如来,还没有见那一位声闻或菩萨具备如此的乐说善辩、智慧明白通达到如此程度。
当时两位比丘疑惑即除,还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并且还发了这样的愿言:令一切众生皆得如此辩才。
优波离对佛转述了维摩诘居士的话,完整地再现了两位犯戒律的比丘受到教育的全部过程。
读到这里,用心去体会感受,我们也受到了教育,并且是别具一格的真正属于了义大乘佛法的教育,心若有罪从心忏,心灭罪亡两俱空,这才是真正的忏悔之法。
修学《维摩诘经》,就像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摆开了盛大的宴会,维摩诘大士犹如技艺压过三界的美食大师,给我们制作了空前绝后的、法界之内要有尽有的佳肴,由随佛修行的诸位尊者长老们一盘一盘、一样一样地呈上桌面,有没有福报消受,就看我们各自的善根因缘了。
反正笔者是吃定了。
我祝愿更多的同志们走进这无遮法筵。
第九位,罗睺罗,自己也说“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我们还是随着经文,看罗睺罗给我们还原一个怎样的故事。
罗睺罗说:记得有一次,毗耶离城中的一些长者子,来到我修行的地方,稽首顶礼之后问我说,罗睺罗啊,你是佛的儿子,舍弃世间王位,出家修道,你能不能给我们说说,出家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我当时如法给他们说了出家的功德和利益。
这个时候维摩诘居士来对我说,喂!罗睺罗!不应该说出家有什么功德之利。为什么呢?无利可图,无功德可得,这才是真出家。
只有在有为法里面,才可以说有利有功德。一个真正的出家者,所修持的是无为法,无为法中,既没有利益也没有功德。
罗睺罗啊,一切出家者,无彼无此,无断无常,也没有中间;远离一切以断常二见所演绎出来的六十二种外道知见,于涅槃境界上,唯大智慧者所受用,一切圣人所行之处,他们能降伏众魔,济度五道众生,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被各种邪见所恼,并能予以远离;摧毁诸外道学说,超越那些毫无实意的名相。
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既无我所,也无我所受;心不会被扰乱,常常保持喜悦的情绪;护持正念,随着禅定功夫而远离各种过患。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真出家。
于时,维摩诘告诉那些长者子说:你们遇到了佛陀的正法,适宜一同出家,为什么呢?能出生于释迦牟尼佛时代,太稀有难得了。
长者子们说:居士啊!我们听佛说,如果父母不同意就不能出家,这可怎么办呢?维摩诘说:是的,父母不同意不能出家。但只要你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等于出家了,就由于这个发心,就具备了出家的全部要素。
就这样,三十二个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罗睺罗向佛转述了这个曾经的故事,用以说明自己不堪胜任前往问疾的原因。
而我们最为注重的是维摩诘大士说了什么?他对罗睺罗的开示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就此我们该如何观照?
维摩诘在这里重点开示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就这个重点,我们试着展开观照。
一是出家有狭义的和广义的、即俗谛的出家和圣义谛的出家两种理解,了义大乘只讲圣义谛,只讲心性,只讲无为法。
二是出家的第一义谛远离功德相,没有利益相。《金刚经》云:菩萨于一切功德不贪着,是故说菩萨不受功德。
三是出家者要远离断常二见乃至由此而来的六十二种外道知见,修习佛陀正法,又不执着一切名相。
四是出家者要善护正念,通过修习止观、禅定摒弃一切过患。
五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才是真正的出家,发无比殊胜的菩提心才是最为主要的出家的标志。(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执行委员、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中华诗歌联合会北方文学社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