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纤女士在作画)
认识王纤女士是找她设计一个礼品袋的封面开始的。王纤居住在合肥市琥珀山庄小区,一间小套房,是居室也是工作室画室,又是业务洽谈室。我向她介绍了来意,没有多久她很快按照要求完成了设计,我一看非常满意,大气而且格调清雅,在这方寸大小的礼品袋上,我感受到了她的艺术内涵和审美情调。王纤为人平实、质朴,并没有多少的语言,也不张扬,宁静中透露出艺术的天赋。
在她不大的居室内,看到有许多油画和国画作品,她告诉我,她更喜爱画画,自幼就爱好绘画, 10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到邻居美术老师胡文山家,看胡老师画画,因为小就跪在板凳上看他画,开始胡老师并不介意,小王纤将他裁下来的纸边,拿起笔也在上面学着画,胡老师看后颇为惊讶,感到不可思议,这么一个小女孩没有任何人教,竟然能画得那么好,很有绘画天赋。此后,王纤和胡老师就成了忘年交的朋友,胡老师常常给她指点,后来王纤考入河北工艺美术学院,胡文山非常欣慰,第二年去世。当时商业美术刚刚兴起,纯粹靠画画没有出路,毕业后没有多久的王纤迫于生计,就开始进行各种商业包装设计,商品包装设计是她谋生的一部分。应该说包装设计中,她有过很多的优秀设计作品。然而画画一直是她的梦,当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了,没有负担了,王纤拿起画笔开始潜心地投入自己所喜爱的国画。并以自己的女性的细腻情感,将我们日常的花、鱼以自己的对鱼儿的特殊艺术感受,和艺术的创作,渲染在方寸纸张之中。
鱼类的品种繁多,平时人们在生活中虽常能看到,但由于鱼生活在水中,对其的观察分析有所不便,所以人们对它们的结构和习性,了解得就少了一些。在中国画中,鱼也归入花鸟类,一般花鸟画家都兼画鱼,但与画花和画鸟相比较,画鱼的作品相对就少得多了。古代画鱼,多属工细之作,有的较为刻板,至清代,笔墨才渐渐放开。墨的层次转换很丰富,立体感强,用笔简洁,力度内含,鱼的眼睛夸张得很大,眼神带有警觉感,趣味怪异而又沉静含蓄。虚谷上人的鲦鱼变形夸张,将鱼群处理成方向一律,身子挺直如箭,眼眶画成方形,富有装饰昧,瘦硬质朴,生动有趣。张大壮的鱼造型精到而灵巧,用笔粗犷与瘦劲兼之,色泽鲜活明净,堪称逸品。来楚生的鱼形体朴拙,笔墨简略厚重,虽属大写意画法,但造型准确,技法高超。

王纤女士学习画鱼的过程中,看到国画上的鱼,感到仅具其形而乏神气,比较呆板而缺乏生活气息;鱼的尾巴小而无力。她让自己笔下的鲤鱼改变这一面貌,尤其尾的变化,鱼的游动美妙有活力,流动美呈现出活泼可爱的姿态。这种独特手法,堪称一绝。她画中的鲤鱼大多游弋自在,或腾跃,或潜水,秀逸有致,或群聚集嬉水,或迥然天成,画面充满了亲和力和生命力,
王纤在技法上还试用了几个结合的办法:花鸟鱼水相结合,写意工笔相结合,泼墨重彩相结合。王纤笔下的花卉则细腻艳丽,展现了最美的怒放瞬间,带来愉悦的视觉艺术感染力,画面整体淡雅高贵生机盎然,花卉描绘的自然生动,具有淡雅的勃勃的感染力,鲤鱼在在中国民间里有鱼跃龙门、年年有余等象征吉祥、富贵幸福,快乐,鲤鱼在水中自由穿梭正如她自在开朗的心境。每一幅优美的艺术佳作,是构思精妙的装饰画的佳作,具有巨大的投资收藏潜力经济升值潜力巨大。
北京的山东商会会馆内收藏有全国的当代的各种著名画家的画,王纤的画也在其中。然而没有多久,王纤的这幅鱼乐图就被连框带画硬被索取而走,山东商会会长刘兴华为此向王纤女士表示了歉意,同时多次邀请王纤来北京作画,终于盛情难却,王纤一去数日,来要画的人竟然络绎不绝,无法脱身,王纤只好悄悄溜回家。 当今的社会发展已经属于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多元性,包括商业的频繁已成为中国的活动特区,人民的生活也随着商业兴趣,而有更广泛的视野;就经济的发展,使之富裕的象征,甚至酬谢礼物,便落在精致文化的发展上;就文化特质来说,绘画创作是极为适宜的主题艺术。王纤的画如此深受喜爱,就是因为画面中充满生活情趣、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富裕生活的追求、同时具有收藏价值。

艺术的道路上的追求永无止境。王纤认为在国画大师面前她还是学生,自己才有一点成绩,她以不断探索、敢于创造的精神,为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她先后到清华美院和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进修,还当过导师的助教,现在和以前大不相同了,风格出现了更大的变化,她所创作的花鸟鱼画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摆脱了一般花鸟鱼画的局限性,她在艺术道路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她仍然继续自己的追求……。
(王纤女士和她的作品)




(王纤女士最新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