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选栏目:新诗紫陌
□雨珠
宅在家里,透过明亮的雨帘
远方,清晰后渐而模糊
滴湿了的记忆,挂在了暮色深处
呼吸变得紧张局促起来
雪花和梅枯萎,露珠和蕾枯萎
花蕊和果实枯萎
雨珠经历了这场万物枯萎的磨砺
从腊月末尾翻过谷雨立夏
直接连接苍天和大地
戴上口罩,封闭了城市
提琴手在空荡荡的广场拉动琴弦
每一滴雨珠都变成了音符
雨珠落在了星罗棋布的村子
湿了春天,湿了藕莲
湿了鬓丝,湿了膀肩
雨珠挂满夜色,挂满枝丫
发出晶莹的光,发出嘀嗒的声响
再漆黑的魅影和疫魔
也挡不住人性的光芒
□一只蜥蜴穿越了立夏
立夏的蜥蜴,爬行在大地上
穿过寂静的山冈,穿过荆棘
用赤脚阅读土地的冷暖
远离烦恼,没了心事简单度日
青蓝的皮肤,清澈的目光
在时光蹉跎下成了大地的颜色
干如黄沙,绿如荷叶
一只蜥蜴离开春末爬进了夏天
寻觅虫豸,踩着沙砾
穿过叶片稀少的树丛
穿过月光照着的夜色
旷野里没了吵嚷和算计
巢穴里没有人间烟火
一片嫩叶舒展身子
一粒尘埃轻敲往事
在脑海里,发出清脆声响
作者简介:
田小川,笔名子昀,贵州威宁人,1974年生,中国法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夜光集》《慢慢地来,匆匆地去》《细雨霏霏》《田小川九十年代爱情诗选》《鹰之歌》《日神》等,有作品获《光明日报》社会管理创新全国理论文章二等奖、有多篇文章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优秀奖、有多篇调研文章在《经济日报》社内参《市县领导参阅》中发表、有文章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合作)专题刊用、有作品获首届中国调解高峰论坛三等奖。

纸刊暮雪第十四期征稿中(2020年07月出版),投稿方式:请将最能代表个人创作水平的微刊平台首发作品(新诗2~3首或诗词3~5首或散文等类1~2篇,直接黏贴于邮件正文,备注清晰作品的数量、题目加粗标识)、个人近照(需高清)、简介与详细通联方式投递至邮箱:479697088@qq.com(以此邮箱为主) / muxue_poetry@163.com(务需原创,文责自负,一经发现非微刊首发,则不再刊用)。
邮件主题请注明:《暮雪诗刊》与 投稿之栏目并及时添加编辑微信:lowe479697088以便于沟通、联系与进入选稿群交流,30天之内未见暮雪选稿微刊平台:暮雪诗刊与歌楼听雨 刊发,可另投他处;
诗刊所设栏目如下:
一 . 锐诗人(7~9名)
编委成员作品展示,可印刷作者近照
二 . 名家有约 (5~7名)
推介当今诗坛代表诗人的优秀作品,欢迎各位文朋诗友推荐、组稿
三 . 新诗紫陌(70~90名)
新体诗歌版块
四 . 古韵青花(50~70名)
古体诗词版块,要求符合诗词之格律要求,如使用新韵,请注明
五 . 百味清欢(3~5名)
散文、小说、杂文、诗评等(16开本,字数限于两个页码以内)
六 . 繁星天籁 ( 7~9名)
为鼓舞新人的创作热情,更好的进行文学传承,特开设此栏目。本栏目接受中(初中)、小学生来稿,体裁不限,投稿时请注明:学校、班级、作者姓名、指导老师姓名
七 . 同题:朝暮(10~20名)
以“朝暮”为题(文体均可,侧重诗歌)收稿邮箱:479697088@qq.com(邮件主题请备注:暮雪诗刊之同题:朝暮 投稿)。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既有“朝花夕拾”的美丽期许和回忆;也有直面“朝如青丝暮成雪”时的无力与沧桑……
八 . 诗歌英汉互译 (5~7名)
诗歌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与艺术瑰宝,为表现在不同语言氛围下,诗歌艺术的差异性与统一性,展示别样的艺术美感。暮雪杂志特开设【诗歌英汉互译】栏目,由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王磊与倪庆行老师主持,相关要求如下:
1.来稿诗歌要求:
(1)文笔优美、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无生僻刁钻意象、无语法错误等,以方便“信、达、雅”等翻译原则为佳
(2)来稿诗歌数量:新诗代表作1首(20行以内),古风1~2首、英文诗歌1~2首
(3)所有来稿作品均需微刊平台首发
2.收稿邮箱:479697088@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诗歌英汉互译栏目投稿”,并附上简介、近照与详细通联,并务必及时添加主编微信:lowe479697088,以便于沟通联系
九 . 各大诗群、文学团体 作品展播(5~7个)
欢迎各大诗群、文学社的负责人组稿、荐稿
诗坛实力诗人推荐,彩色印刷作品与简介,并附作者高清近照(大版面宣传,需征订部分刊物支持出版。如需参加,请联系本刊主编)
书法、绘画&摄影作品欣赏(来稿作品图片需高清)
所有来稿作者的作品会依次先于纸刊选稿微信公众平台:暮雪诗刊 与 歌楼听雨 推送。以质取稿,入选与否,以编辑部每期杂志出刊前推送的目录为准,同时因版面有限,优秀的人气作品在同等创作水平下会优先刊用,入选均赠送样刊一份以供雅正(样刊免费,快递费自理)并颁发荣誉证书(制作费用自理),不认同者请勿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