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高深阐智通
文 / 裴玉生
阅读《红楼梦》第二回中,见写贾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便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贾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来。
以上文字的描写勾画出了一处非同寻常的殊异景观来给游客感悟:此僧何来何去如何维生?这一高深难测的命题。初见所想的贾雨村本来是对的,但由于不耐烦,而忽略了“山环水旋”处“宇庙座有的隐隐”、“有个翻过筋斗来的”鱼龙之演化。
可惜的是,《红楼梦》的读者中不及贾雨村者众,更多人是连想都没有想过的。
解《红楼梦》的先行捷径可走是在正读后,要再反读并谐音理解,这种读解就是敷设于第42回阴文伏脉中“经得如把倒听说”之启诲。按“文中文”的“山环水旋”来布文,亦为“旋水环山”之回文。
解《红楼梦》的“匾中匾”明看是冠冕堂皇,从本段文字看,就是庙宇匾额上的《智通寺》三个字。这“智通寺”既要按“匾中匾”反读谐音解成:“四通治”,还要析成“寸土甬走矢口日”来理解。这样,一个丢了江山、失去一言九鼎宝座、说话不算数的帝王不受人待见就很正常了。

解《红楼梦》的“联中联”要兼顾“并蒂花竞艳、双头鸟争鸣”来考虑,不仅正读还要反解出回文:“头回想路无前眼;手缩忘余有后身。”尚须以四角字为领字读出:“身眼前后有无路;头手缩回想忘余。••••••”解联至此还没有完,其中还要猜出“艮”和“才”两个字的谜底!这个“艮”要按后天八卦图的东北向来理解方是。
解《红楼梦》的“文中文”难在这里的是“出心”,也就是把“有个翻过筋斗来的”这八个字从前后八个字中提炼出来,另行领会成“帝来斗筋过翻各有”。这种写作技巧在北京石景山出土干尸的棺头板上亦有类同,其“皇清诰授中宪大夫㤕吾黄公之灵柩”中的“中宪大夫㤕吾黄”就是。
用心的读者对智通寺老僧“日氏龙耳”的身份很容易看破,反过来看贾雨村对贾宝玉这个小僧是否也会能看明白呢?此中的“宇庙座有帝隐隐”所指寺院应该能看或悟出来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至于这段文字中的“忐字心经”、“忠字心经”、“忑字心经”具体敷设了些什么?就留给能看懂的读者自悟吧,那老僧“所答非所问”及“问所非答所”就是讲对阴文伏脉了然、对句做皴言感悟的伏笔!
【作者简介】
裴玉生 字乐明,号兴安山人、松嫩渔翁。 1949年5月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后随父母迁居到黑龙江省明水县。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历任教员、教研组长、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教育党委宣传委员、县委宣传部干事、县委整党办副科级秘书、县物资党委副书记、物资局副局长、巡视员。县工信局退休。
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