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犟 姨
文/张延泉
都说,温柔是女人的标记,但我的邻居刘阿姨却恰恰相反,她脾气大,性格倔犟,只要犟脾气上来,任凭你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不少人称她“犟姨”。
犟姨是个场面人,能说会道,为人豪爽,有时还做点小生意。她无论在哪里,只要听到别人说的话不合她的意,她都能和对方论出个子丑寅卯来,据说她经常在集市上同一些不相识的人“辩论”得面红耳赤,不少熟悉她的人都敬而远之。
“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话不无道理,犟姨倔犟的性格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她的子女,这为日后小女儿不幸的婚姻生活埋下了伏笔。
犟姨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早已远嫁他乡,日子过得还不错。因为没有儿子,犟姨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女儿身上,指望找个好女婿当儿子使唤。
小女儿自幼聪明伶俐,人也长得漂亮,从十五六岁开始就有不少人给她提亲说媒,犟姨都没有答应。小女儿高中毕业考大学时,因功课学得不太扎实,连续两年都没有考取。听说北部偏远地区有处学校教学质量好,犟姨就找到那里的亲戚,让小女儿去那边复读。结果去后不到一年时间,小女儿就在那里看上了一个男孩,“爱”得如胶似漆。犟姨听说后气得几天饭水不进,特别是当听说男孩还是个“混混”时,更是恼羞成怒,当即坐上火车去找小女儿“算帐”。
到那里后,连续找了几天也不见小女儿的踪影,后来听说小女儿已被男孩藏起来了,犟姨找到男孩和他理论,却被一帮小混混围困了半天,险些被揍。犟姨费尽周折才找到了小女儿,但小女儿已鬼迷心窍,好说歹说怎么也不听劝阻。犟姨一气之下返回了家乡,发誓从此与小女儿一刀两断,不再要这个女儿。
小女儿在偏远地区的“好日子”很快结束,生了个女孩后不久就成了男孩家人的出气筒,经常挨打受骂,过着非人的日子。
这时的小女儿想起了母亲,就把在男孩家的遭遇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向母亲诉说,恳求得到谅解和帮助。这时,犟姨的犟劲又上来了,说什么也不管此事。一拖就是二年,时间久了,小女儿也就不再指望犟姨了。
一天,偏远地区的亲戚回老家过年,见到犟姨后吞吞吐吐地说出了秘密。她告诉犟姨,小女儿已得了重病,恐怕生命难保,男孩又有了新欢。这个消息像一颗重型炸弹炸醒了犟姨,她不再犟了,立刻又坐上火车赶到了小女儿所在地。
正值严冬季节,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犟姨又犯了严重的关节炎,一路上跌跌撞撞,她强忍着疼痛,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小女儿和外孙女。只见小女儿干瘦如柴,面色苍白,目光呆滞。犟姨见后悲痛欲绝,连声呼叫:“女儿,女儿,是妈妈对不起你,是妈妈对不起你……”说着瘫坐在了地上。
犟姨把小女儿和外孙女接回了自己的家,拿出多年的积蓄为小女儿治病,日常生活精心调养,用心呵护。日复一日,也许是爱心感动了上帝,小女儿的身体在一天天好转,不到一年时间,她就能下地走动了。看到母亲整日为自己操劳,望着母亲消瘦和日渐佝偻的身躯,小女儿深感内疚和自责。一天,犟姨又给她细心地梳洗着头发,感激、自责和内疚重新涌上她的心头,她突然站起身来,紧紧抱住母亲哽咽地说:“妈妈,您为我付出的太多了,我就是一生一世也报答不了您给我的爱。”说完便泣不成声。
看到女儿成长了,懂事了,犟姨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她轻轻地擦着女儿的泪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的痛苦就是妈妈的痛苦,你的快乐就是妈妈的快乐。今后你的人生路还很长,你要一步步地走好,不要让妈妈操心,好吗?”女儿强忍住泪水,用力地点头。
本版责任编辑:刘艳芹
作者简介:
张延泉,笔名少言,山东人,大学文化,在广播电视局工作。文学爱好者,作品偶有发表。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 刘杰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杨秀波 龚刚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