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邢以山,男,汉族,转业军人、中共党员,出生于1984年6月,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人,系临清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清市摄影协会会员、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会员,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公益爱心志愿者、中国人口报在职特约记者、聊城市电视台民生面对面、齐鲁一点、聊城日报等媒体特约通讯员。其作品两次获得国家级奖励。

英勇战疫情 无私奉献为百姓
——记聊城市“最美退役军人”荣誉获得者陈坟村支部书记陈滨同志事迹
作者:邢以山
陈滨,男,回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系临清市新华开发区陈坟村委党支部书记,临清市人大代表。1994年12月入伍,在部队服役四年,于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1次,先后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两次,“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学雷锋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被评为临清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支部书记”;2016年被评为临清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支部书记”;2018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青年楷模党员”提名;2019年被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选为最美退役军人,他的事迹先后被聊城电视台、聊城日报、临清市周迅等多家媒体报道。

【作为党支部书记,在疫情面前他24小时坚守岗位,英勇抗疫,捐款捐物。】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少数民族村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滨,2020年春节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主动放弃春节节日,主动参战,带领全村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村民群众冲锋在前,组织村民百姓加强疫情防控,24小时不畏严寒日夜坚守在执勤岗位,有效保障了临清市新华办事处陈坟村600余村民的健康安全。
积极督促村民百姓少出门、不串门,居家进行防护,积极宣传防疫科学知识,督促村民出门购买生活物资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疫情期间为防止村民到处串门,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本村,他按照上级指示在村口位置设置执勤岗位,呼吁党员干部、党员积极份子、青年志愿者组成了疫情执勤队伍,24小时吃住在执勤点,深夜里寒风刺骨,他亲自为执勤队员送去大衣、方便面和物资。由于防疫物资缺乏,他四处找人筹集口罩200多个发放给执勤队员,各位执勤队员在他的模范带头下无一人有怨言,大家都夸赞他为“最美抗疫书记”。
为了防止疫情蔓延他亲自组织全村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为村民进行入户消杀工作,坚持每天为村民入户全面消杀一次,没有消毒液他就向村上和周边企业求助,组织大家募捐了1000多斤酒精和84消毒液用于全村村民疫情消杀工作,两个多月来共计消杀面积7万多平方,有效保障了全村100余户村民的疫情期间的全安。
他还积极号召党员村干部、爱心人士为国家抗击疫情捐款捐物2000元,他个人捐款5000元,受到村民百姓的纷纷点赞和褒奖。全村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疫情期间各位村民积极响应号召,为村民做出了榜样,体现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良好素养,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村民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扎根基层,勇挑重担,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平日里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在担任支部书记五年来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据了解到临清市新华开发区陈坟居是少数民族居,回族人口数占到全居人口的96%以上,搞好民族团结是关键所在,组织信教群众选举成立清真寺寺管会并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发动党员、群众带头捐款9万余元,清真寺进行了修缮改造,使清真寺焕然一新,受到了群众高度评价,先后向上级民宗部门申请资金44余万元,铺设居内道路3500米,修建排水沟600米,为解决群众劳作生产便利,将农田生产路1500米铺设成水泥路面,并改造了铺设了农田管网、电网8000米,方便群众农作劳动,收到了群众一致好评。为村安装30余盏路灯,居内监控10个,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修建了健身广场、文广场,并组建了广场舞队,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为群众建设了公墓,规整了墓地从前乱象。为壮大集体收入,带领支部一班人整合土地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企业落户,增加了集体和居民收入,使陈坟居集体收入达到了46万余元,对村内大病人员组织党员带头捐款献爱心,帮其分担医疗费用。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的光和热。

【加强党性学习和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陈滨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带领支部一班人注重加强对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政治理论的学习,及时学习党和国家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学习先进典型、自觉参加组织生活、自觉履行政治职责,真正把党性修养锤炼落到了实处。自觉用科学理论中蕴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思考、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和矛盾,为抓好党务和居务工作落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坚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有效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

【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让村民百姓安居乐业。】
作为党支部书记,陈滨高度重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推进。为居内群众缴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面粉等,平均每人每年可获福利约400元。修建了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械,并组建了广场舞队,免费为他们提供音响设备,鼓励居民在农闲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设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和婚事、丧事新办规范,积极在村居内倡树文明新风,改变了群众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积极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活动,将评选出的优秀党员、好婆婆、好媳妇等公示公开,宣传典型,带动村风促民风。在他与支部班子、党员的共同努力下,陈坟居的村风村貌、居民素质、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年来陈滨同志取得了村民百姓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源于他党的铮铮誓言和使命担当,记者采访时问到一位该村民陈大爷对他的评价说道:“陈坟村这几年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各种设施环境比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多亏了陈书记为我们村民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主审/陈百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