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的介绍〗
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1001年—2000年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年少时,总以为苏轼苏东坡不是一个人,后来,越了解他越发现,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才是苏东坡。

[不思量自难忘~东坡的初恋与发妻]
在东坡兄弟年二十岁左右,已经准备好去赶考之时,不可避免的事,婚姻问题也就来临了。
他们若是未婚进京,并且一考而中,必然有女儿长成之家托人向他们提亲。

那时有求婚的风俗,京都中有未婚之女的富商都等待着考试出榜,向新得功名的未婚举子提亲。
所以科举考试举行的季节,也是婚姻大事进行得活跃的季节。

在父母看来,让儿子娶个本地姑娘,他们对姑娘的家庭知根知底,自然好得多。
按照当年的风俗,青年的婚姻一向是由父母妥为安排。

苏东坡年十八岁时,娶了老师王芳的女儿王弗小姐。王弗那时十五岁,家住青神,在眉山镇南约十五里,靠近河边。
次年弟弟子由成家,年十六岁,妻子比他小两岁。当然算是早婚,但是并不足为奇。

苏东坡的发妻王弗,是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两人的结合也是一则美谈。
苏东坡进京赶考之前曾在青神的中岩书院求学,当地有一处奇景,是山壁下的一个自然鱼池,据说只要游人拍手,池子里的鱼就会相聚跳跃而出。

那个鱼池一直没有名字,于是当地的乡贡进士王方,也就是王弗的父亲,便借春游的机会,请书院的青年才俊们为水池起名。
苏东坡给这一池水取名为唤鱼池,众人都叫妙,就在这时院长的女儿王弗也差人送来自己所取的名字。

打开红笺,里面也赫然出现了“唤鱼池”三字,于是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于是两人的姻缘就这样开始了。
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婚后,每当苏东坡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东坡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

苏东坡问她其它书,她都说略微知道。王弗对苏东坡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十年后,苏东坡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下了千古名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