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摩诘经》修学笔记(卷十一)
《莫用小乘行法去教导大乘菩萨》
作者:吕兴福
佛再让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前往维摩诘处问疾。
富楼那也跟前面四位一样,说自己没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我们也不用问为什么了,恐怕还是受到了维摩诘居士的教育后,觉得自己不够资格。
富楼那对佛说:记得我曾经于大树林中的一棵树下,为一些新学的比丘说法。这时维摩诘来对我说,喂!富楼那啊,要给人家说法,在说法前,先要入定,在禅定中观照这些人的心,要先了解这些人的根器,然后才能根据根性选择说什么法。
不要拿不干净的食物装进人家的金碗中。要知道这些比丘心里都想些什么,不要拿琉璃当作水精看待,即不要拿宝器当俗物看待。
你不能知道众生的根器利钝,也不知道众生从那里而来,就不要用小乘之法叫别人发心,那些人身上本来没有脓疮,你再别拿小乘之法去弄伤人家。人家心里想走一条大道,你就不要给人家指小路了。
你不要拿大海往牛蹄踩出的小坑里装,那是徒劳的;不要拿太阳光跟萤火虫划等号。
富楼那!这些比丘很久以前就发起了大乘心,由于隔阴之故暂时忘失此意,你如何能以小乘之法去教导他们呢?
据我观察,小乘智慧是很微小很浅薄的,就像是盲人,不能识别一切众生根器之利钝。
说完这些话后,维摩诘居士即入三昧之中,示现神通,让这些比丘们自己认识了宿命,原来他们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并且曾将这些善根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些比丘们当下豁然开朗,又得到了本来所发的大乘之心。
于时,这些比丘们,稽首顶礼维摩诘居士的脚。
维摩诘居士因为说法的功德,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再退转。
富楼那最后对佛表示:我修学声闻乘者,不善于观察众人根性,是不应该随便说法的。因此,我没有资格前去问疾。
维摩诘在这里开示的中心思想是:不能用小乘的行法去教导大乘根器的菩萨们,就像不能拿污秽的食物置于金碗一样。
开示时,应运了几种比喻,生动形象,耐人寻味。至于语气的力度,我们都能感受得到,真是不说话则已,话一旦出口,就要让听者觉悟!
怎么办?总得有人去探视维摩诘居士吧。
接下来佛委派摩诃迦旃延,可情形亦复如是,他同样说自己不堪胜任。
我们随着迦旃延的回顾,去看看他遇到了什么情况。
迦旃延对佛说:记得有一次听佛为我们这些比丘略说法要,随后我便敷座为大家演说其义:即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这时维摩诘对我说,喂!迦旃延!你不要以生灭的心行演说实相法,即不要以轮回心去测度清净觉性。
迦旃延!一切法毕竟不生不灭,这才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即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空则无所起,才是真正的苦义;一切法究竟无所有,是真正的空义;超越我和无我而达到唯一不二,是真正的无我义;一切法从来没有生起,也就无所谓止灭,才是寂灭义;在维摩诘说上面这些法时,当时听法的比丘们心得解脱。因此,我不堪胜任前往探视这个工作。
这里论述的是苦空无常、无我、寂灭的究竟义,即什么是苦义、空义、无常义、无我义和寂灭义,其根本精神超越了现象界中的一切意识形态的东西,直说第一义谛,只有从这个高度上去观照、去透视、去解读,才能了达诸法实相,才能为人演说实相法。
佛又让阿那律前往维摩诘处问疾。阿那律依旧说自己不堪胜任。他也同样地将一段经过向佛作了汇报。
他说:我曾经在一个地方经行,其时有一位名叫严净的梵王,与梵天万众一起,身上放出清净之光明,来到了我经行的地方,向我顶礼后问道,怎么样?阿那律,以你的天眼所见,你看到了什么?我当时回答梵王说,大德啊,我看见释迦牟尼佛的国土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是看手中的菴摩勒果。
什么意思呢?即是一目了然、清清楚楚的意思。
这个时候维摩诘居士来对我说,喂!阿那律!你的天眼所见,是有相呢还是无相?假如有相,则与外道的五通没有区别啊;假如无相,就是清净无为,清净无为就不应该有见。
为了很好地理解,我们做一点相关说明:
一是关于阿那律的天眼问题。阿那律曾经由于听佛说法时思想不集中,受到了佛的批评,他从此精进修学,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结果眼睛看不见东西了,后来在佛的指导下,得证天眼通。
二是梵王,不是世间之王,而是天界之王,即梵天之王。所谓万众,指梵天众。
三是菴摩勒果句,佛在《四十二章句经》中也有类似比喻,菴摩勒果者,是一种热带水果,有的经典上翻译为庵摩罗果。
维摩诘大士就这么两句话,从正反两个方面作了论证,把阿那律的天眼所见摆到了进退为难、左右不是、哭笑不得的境地。
阿那律向佛转述了维摩诘的原话后说:我当时不知如何应答,默然无语。那些梵天众听了维摩诘的话后,都赞叹说是前所未闻,纷纷向维摩诘作礼,并请教说,这个娑婆世界谁具备了真正的天眼?维摩诘回答说,有觉悟的圣人,我们的世尊,释迦牟尼佛具备真正的天眼,行住坐卧无不在三昧之中,悉见诸佛国土一真法界没有二相。
当时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众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们向维摩诘顶礼后,忽然消失了。因此,我没有能力前往问疾。(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执行委员、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