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忆婆婆》
笑吧 /昌邑
秋来了,随着秋意渐浓,藏在心中的酸楚也与日俱增,因婆婆的忌日就要到了。婆婆虽然已去世多年,但她那慈祥的面容,总会时不时地在我脑海里浮现,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永记心中。

婆婆的家是离城市很远的农村。记得我刚来婆婆家时,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小姑娘,是婆婆手把手教我做家务,我也享受了几年母爱的快乐时光。但天有不测风云,伴随着丈夫的不幸,婆婆没几年也走了。不久,孤苦无助的我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曾给我快乐幸福的家。

一晃几年过去了,可我总是忘不了那个曾经充满着无限爱意无限温馨的家。敞开大门走进院子,一切还是那么得熟悉。只是那满园的杂草和败落的花絮给小院平添了几分凄凉。

站在树下抚摸着已失去光滑的石桌石凳,仿佛又看见老人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满脸笑容地对我说:"红,快坐下吃点东西,干了一天的活,一定饿坏了吧?"多么熟悉的声音!娘,您在哪里?

推开正房的门,满屋子的蜘蛛网、灰尘,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情不自禁地叫声娘,娘在哪里?站在屋子中央,仿佛还能看到老人忙碌的身影。为了能让我们安心种地,老人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锅上一把 ,锅底一把,还忘不了照看在一旁玩耍的孙女,一个劲儿嘱咐:"小心一点,别摔着啊。"质朴的语言透着无限的爱意!
炕沿上娘依然坐在那里为心爱的孙女缝补衣服,一针针一行行,缝得那样仔细。"娘,歇歇吧。"没人应答!娘真得走了,娘是真得走了……

在老公去世后的第三个年头,娘思儿成疾病倒了,暮年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却无助地承受着丧子之痛,那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彻心扉!终于有一天,娘随儿远去了,留给我的是那无尽的思母的泪花。
抬起头来,月已上了树梢,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望着满院子的景物,眼前呈现着满是老人那慈祥的笑容。真不相信,婆婆的一言一行,却将会成了心灵底片的永恒镜头!

娘,我还会来咱们这个家,还会怀念我们曾经的那些点滴快乐,还会在您的祭奠之日,与您分享我和孩子的生活境况……

作者简介:朱红1970年、山东潍坊昌邑市人、昌邑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海岱诗社社员,古诗词、散文、楹联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