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张 戏 票 王安德

小时候,实际上那时,我也老大不小了,和同伴们"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生活有趣,有乐。
有一天,做完下午的庄稼活以后,一个年令大的哥哥煸动说"这几天,城里俱乐部演秦腔戏,咱们晚上去看一下",其实,人家大我几岁,喜欢听秦腔,唱秦腔,村里过年排唱秦腔戏,肯定少不了他。
听说去城里看大戏,有几个同伴喜欢的一蹦三尺高,而我却愁眉不展,真的不想去。
我本来是爱听戏的,但苦脑的是,手里缺那几毛钱戏票钱。
几个人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挖苦讽刺我"你大是县里当大干部,你还掏不起几毛看戏钱"。
他们说的在理,那年,我大(父亲’)真的在县里干事,每月挣的钱比县长的工资都高,但苦于我家儿女多,家底又薄,而且都在上学阶段,花费很多,加之村里劳动力很少,一年全家挣下的工分连口粮都分不下来,父亲挣下的钱多半上缴队上去了。
既然大家都要去看戏,我再困难,也得想办法凑几毛钱和他们一块去。
我真的怕村人笑话,妈妈听说后,也很自尊,自强,就找了个理由从邻居家借了几毛钱,将我打发走了。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六个人,步行从村里出发,走的是捷径路,沿火车路走到英山,又从英山东彭村下到坡头村,来到夏阳走进县城的。
县城广场有一个"工人俱乐部",是专门演戏用的。
那晚演的是秦腔剧《秦香莲》,是由县剧团排练演出的,戏票只有一毛五分钱。
《秦香莲》又名《铡美案》,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
我从小不甚懂戏,看戏也只是走个过场,但是,一出戏,一毛五分钱的小事,让我记住了妈妈的一辈子。
也就是从这次看戏后,引发了我和同伴们接二连三的"私自"进城。
为了达到进城的目的,我和同伴一样,不至一次地欺骗自已的妈妈,多则"骗"上五毛钱,少则足够一次看电影,看秦腔戏的票钱,由于次数多了,手里也有了"存款",当我们走进县城,会下个狠心,花去五分钱,吃个冰棍棍,有时钱少的可怜,就拿出二分钱,喝上一杯"糖精"水。
这些不是好事的坏事,慢慢地让母亲知道了,但是,妈妈没有过多地责怪过我们,而是三反五次地对我说"孩子,花几个钱是小事,但骗人却是个不好的现象",妈妈苦口婆心,讲了一次又一次,我终于记下了她的话。
如今,我已进入花甲之年,每当回忆起儿时的一些过错时,我真的感谢妈妈对我从小时的严格教养,使我幼小的心灵上就络上了诚实,诚信,老实做人的印痕,使我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走过了一天,一年又一年。
妈妈,今天是您的节日,儿子不去追求时尚,去送你其它礼物,我只有将此文连同一束康乃馨献给您,祝愿年老的妈妈越活越年轻,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祝愿普天下所有的母亲,笑口常开,节日快乐!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