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放老师近照:

《没有男人的女人》
.作者:田放
在没有男人的王国里
爱情很难生长
雪花想飘进小屋
难为它一片衷肠
粉身碎骨的代价
贵在无悔无怨
洁白的胸襟化泪
并不代表着忧伤
.
一个人走夜路
总有鬼火相伴
折一根柳枝做支撑
至少可以减轻惆怅
.
看到燕子衔泥
常生几分感慨
匆匆而生碌碌而做
实际是走着一个过程
.
觉得步子飘了
索性就去扛山
脚印扎进大地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
.
能唱歌的时候
莫让烈酒伤了喉咙
该豪饮的子夜
干脆一醉方休
.
生命舟荡快乐
也要荡得起苦难
喊一声渔夫的号子
照样能使大海惊魂

【大漠箫寒浅析】以今天的视角去读田放老师这首写于昨天的诗,本身便是一次冒险。匆匆几十年过去,那种未曾亲身经历过的时代背景一片模糊。
韵脚的安置,可见当时的语境处于格律诗与白话诗的过渡阶段。所要说的是,尽管带着如此明显的时代烙印,半点也不妨它成为一首好诗的资质,即便站在今天,站在将口语写成口水大片泛滥于诗坛的今天。
作品以想象的虚境介入,从正面,从侧面,从外在,从内心勾勒了一个充满渴望,充满孤独,充满坚强甚至不失豪放的矛盾的女性形象,以近于画面般的语言演绎生命的重与痛。而在立意的藏与露上,女人没有说出的已被雪花暗示,清晰的层次让人一行行读下来,不由心生愉悦。
尽管如此,我依然在猜测诗者创作背后的初衷,由女人的软,似在召唤一个时代的中国阳刚与强盛的再度回归。

田放诗歌《没有男人的女人》读后
☛ 文/木槿花开
应《名家周刊》主编赵召恒老师之约,为田放老师的诗作《没有男人的女人》写读后感。说实话,我很忐忑,一来笔力有限,也几乎几十年都没写过之类的体裁;二来竟然是前辈文学名家田放老师的大作。我抱着诚惶诚恐的心情捧读完诗作。

初读诗作,感觉与现代新诗的创作风格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沉心研究,发现具备新月诗派的创作特点:
(1)理性节制感情:反对“感伤主义”与“伪浪漫主义”;
(2)诗歌格律化: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创造中国式的诗歌)“新诗格律化”主张,“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齐整)。
细细品读诗作,如喝一壶醇厚的老酒,劲道深款而刚烈。即便生就一根独木桨,可魂里梦里,还是划向一个叫栖息的地方。哪怕一路月色凉薄,或雨雪风霜,踏遍千山万水之后,我也风光不再,可我心依然飞翔,情炽如火。
燕子衔泥,只为编织一方爱巢,匆匆而生碌碌而做,不管结果,只求走好这一过程。生命的印记里,还有暮歌、渔夫、女儿红,还有我曾亲手种下花草的小院……只为等你,在一个个月黑风高的郊野,或熟悉的街道,你会剧情般出现。
可那蛰伏在梦中的人儿啊,我这一等,竟把自己站成风景,却再也等不到那熟悉的面容,熟悉的味道和背影,一路陪伴的只有天阶云水,暮鼓与晨钟……
诗人从“雪花“到“柳枝“到“燕子“,从一个人的“歌声”到“子夜”到“烈酒”,脚印从“飘“到“抗“到“扎进“大山,一路有多少浓情化不开啊?在这样铿锵而又极富节奏感的诗句里,你能深深感受到诗人那温婉细腻,而又矢志不移的执着与厚重的坚贞吗?
多少花开在子夜,可惜,不是所有的花开都有结果。
光阴的故事影影绰绰,刻录多少水中花似的深情老歌?但毕竟,红尘路走旧的是光阴,走不老的只是自己的心境。在欢乐的时刻,我将最深的情都给了你;在流泪的日子,把一个你暗藏在心底;失去你的日子,一声声渔夫号子,将最初的那一抹红,安放于遥远的天际。
从未告诉过你我在等待 ,即使永远等不到我心中的归帆。这一生,断魂的刀已由你紧握,而我有的只是义无反顾。即使把自己化为灰烬,那份爱也会潜滋暗长于岁月长河。
千帆之后,搁浅那些城南旧事,蓦然回首,你依然是我一生最痛的落笔……
文字是一个人的智识与情感的最真实体现与照观。田放老师的通篇诗作没有华丽的辞藻矫揉造作,没有哗众取宠的夸大与自我彰显,只是把真挚的心音与浓烈饱满的情感,用酣畅淋漓的方式一一呈现。用文字的力量去搀扶与救赎,让自己在失意中坚强,在磨难中成长,不抱怨,不苛责。如此,心若笃定,万事从容。
时值母亲节,在写下个人浅见和感受之余,谨借田放老师的励志诗作,向天下母亲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祝福!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海涵并一一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