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丑娘
原著:海宁 改编朗诵:申一翁
丑娘,一点都不丑。她年轻那会儿,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美人儿咧。别看她脸上有道疤,象蜈蚣一样挺吓人的,那一年,就是她,靠着自己瘦弱的身子,硬生生的扛住了一头惊着的毛驴子,救下了在家门口跑着玩的三娃。丑娘跟前儿有我两个姐姐,还有我,三娃。我们姐弟仨全都在市里找了工作结了婚安了家生了娃。
可惜呀,就是老爷子没福气啊,扔下我们,自己就先走了。
俺们心疼娘呀,就想着把她接到城里来住。娘别不过俺们仨,就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娘说,这种面呐筋道,有面味儿,城里吃不着。不信,你尝尝,尝尝用这面蒸的馍馍,可香咧。
后来,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大姐说,娘,这两袋面就别代了,家里啥也不缺,拿它干啥?娘一下子脸就沉下来了,带着,带着!让你带,你就带!
娘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姐弟仨一起愣了一下,突然间想明白了什么似的,伸手在外面试着去摸。果然,在那底部,软软的面里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娘啊,这么多年你杂没变呐,还是这么爱把钱放在粮食里接济俺们呐。现在俺们都长大了,还整这干啥?这些钱在城里不算啥,可在农村,就俺们家那几亩地,也不知道她是杂抠出来的。
娘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亲戚,对邻居,大方的很。我姐常说,娘,别啥都往外拿,给你的你就留着。啥都给人家,你吃啥喝啥?娘只笑笑不说话。
“都是街坊四邻的,总要相互帮衬嘛。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呀”。所以,到城里以后啊,她总先敲开人家的门,给人家送些小点心,玉米面儿,炸的菜角,地上蒿的野菜。
娘到我家不久,有天对我说,三娃,星期天把你那些同事朋友喊来家吃饭吧,我都来了这大半个月了,还没见过他们咧。
实在拗不过她老人家,我就把三五个同事好友喊了来,那几个事业有成、天天在饭店应酬的哥们儿,立马被娘做的几盘小菜给吸引了。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角,喃喃地说,小时候最爱吃娘做的菜角,很多年没吃过了。娘把整盘菜角端到他面前,来,孩儿呀,喜欢就多吃点,以来常来,我做给你吃啊。
那哥们儿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
娘,是在三年前查出肺癌的。
她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渐渐吃不下饭,喝口水都会吐出来。那天,娘对我说,恁爹呀,他想我啦,想让我去陪他,就他那脾气呀,到地底下也没几个人受得了他。
我紧紧的握着娘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劲儿,我怕握疼了她。“三娃,这回,你得舍得啦”。我噎得嗓子说不出来话,心就那么疼啊,疼啊,疼得揪心,疼得象针扎,疼的心都碎了。
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有人说:“是个当官的吧?要不,就是个有钱的人家?”
啥呀!娘这一辈子,就养了我们姐弟仨。娘没见过啥大世面,没读过书,不认识字儿。可她,就认一个死理儿。你只有对人家好,人家才会对你好。你只有对人家好,人家才会,对你好。娘啊,咱的好日子还没过够啊!娘啊!你不在,俺扛不住啊。娘啊,俺不想长大不想变老,俺就想,依偎在你身边,当你的娃!娘啊!

宁子(赵海宁),作家,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祖籍山东,现居郑州,担任《人生与伴侣》杂志下半月刊主编。《读者》杂志签约作家。已出版作品有《天使的翅膀》、《妖精的手指》、《终于哭泣》等。

朗诵:申一翁,大河网络诵读会创始人,《强国悦读》执行编辑。2019年、2020年全国社区网络春晚语言类导演、主持人。2020年中国网络电视一台(CNTV1)《八方驰援携手抗疫》公益直播晚会上海分会场主持人、朗读嘉宾。2020年《郑在读诗》小年特刊朗读嘉宾,《家庭生活报》特聘顾问,《安阳日报》小记者特聘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