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妈
作者: 释圣静
不知你从何来
也不知你的眼光
向往何方?
善良是夜航的灯塔
涂黑的夜哦
迷失了心的模样
妈妈冷吗?
世界是不是
想象无法抵达的地方?……
泪不断的流
流不尽荒原的浑黄
是彼岸
是此岸
是不断
是轮回六道
是业力牵引
沉浮苦海浪滔
是因是果
是非黑白
不能迷失
本来模样
注释:2018.10.20
诗人简介
释圣静
释圣静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 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月印无心”佛教文化总编辑。美国《诗殿堂》(中英双语)诗刊编辑,山西《天涯诗刊》编委。作品发表在《星星诗刊》等国内外报刊。 出版有诗集《月印无心》,诗歌,评论集《乐道》。 曾在上照下圆恩师座下修习礼法;曾礼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同兴寺住持上觉下空为授业恩师;在山西太原崇善寺住持上法下海恩师座下剃度出家。 QQ:2649203026 新号17522671 微信号:q18100347582

母亲明理是风水
文/铁城
大字不识一斗的母亲
是远邻近舍的明理人
八十年代所说的“铁饭碗”
七十年代初她就早已预知
市里煤矿下乡招工
力主姐夫积极应试
称那是千载难遇的“铁饭碗”
姐、妹相亲
她说婆家一定要选泥地
那里土肥田沃不缺粮草
择婿还要有技艺
有艺才能闯天下
乡邻归西保整尸
她说寿终应火化
是国家人 听国家话
暮然回首
大彻大悟终明白
母亲明理是风水
教导后人向光明
二O二O年五月十日
母亲心好
文/张红(重庆)
当夜色褪去
打开窗户
就会迎来一轮太阳
我家瓦房顶上
就会冒出枭枭炊烟
锅碗瓢盆的声音
就是吵醒我的闹钟
吃罢母亲做好的早饭
我就会背着书包上学堂
……
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今年,母亲要满八十九了
前几天去看她
她仍然站在灶台旁
她在为自己做饭
还那般爱好
腰上系了条围巾,就为了那身新衣裳
脸上的笑容
已经遮不住额头上的沧桑
满头银发
是她最美丽的梳妆
蹒跚的脚步
早已为儿子们趟平了前进的道路
当母亲端着一碗稀饭
我才意识到,她已经没有了一口好牙
可她常常唠叨的一句话
却时常在我耳朵里回响
“我是心好,才活这么长”

作者简介:张红,笔名拾得47,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诗文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银河系》、《重庆作家网》、《齐鲁文学》等纸媒和一些网刊,发表诗歌数百首。
感恩您,母亲
——艳子
耄耋之年的母亲
经历了岁月风雨
早已满头银花,皱纹深深
更加耳聋眼花
无论谁走近身边
眼前只有模糊的身影
更多的时候,分不清谁是谁
如今的母亲
越发像个小孩
每天总希望我们去看望
脑海里总记着吃的事情
而我总借着各种理由
增添更多的自责和愧疚
而每当为她做点点小事
母亲却特记孩儿们的好
忘不了逢人夸你
更不知从哪时起
回家时总发现母亲喜欢坐在大门口
不管是春意料峭
还是严寒酷暑
似乎等着孩儿们回归
离开时,母亲含泪站在那
目送很远
回家看望母亲
每次坐在她身边
总想起穿她做的新布鞋走过的岁月
想起牵着她衣角撒娇的幸福童年
想起她为这个家
与父亲一起拉大我们四姊妹
吃下的万苦千辛
母亲的一生
用大手给过我细微的呵护
用言行教会我谦让、自信
用勤劳教会我敢于挑战、奋进
她的善良早已融入我的血液
不会忘记
如今母亲老了
我只想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
回报她的养育和教诲
用心回报敬爱的母亲
在平凡的日子里
记住,我的母亲

2020-5-9
(作者:作者:王春艳,笔名:艳子,中学高级教师,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文字,喜欢将自己平凡的日子拾起,捧在手上,慢慢地嗅探,感悟它的味道,然后用自己笨拙的语言组合成内心的模样!2018年作品《其实,我想》(组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学创作征集活动中荣获诗歌组优秀奖。
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高级中学 手机号:13768730526 微信号:WXG88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