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江苏名医诗人阮德章
点评/袁德礼
汶川地震到了5月12日,已经整整12年了,此刻我想起医生诗人阮德章,想起了那首催人泪下的诗《不哭,中国》……
阮德章是一个颇有建树的医生。他研究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疾病的有效方法,如:浆细胞乳腺炎、淋巴漏、股骨头坏死、椎间盘突出、多发性疖病、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口腔溃疡、乳腺增生疼痛等,治愈了不少大医院没有治愈的疑难病,算得上是一个医学奇才——要知道,这其中不少是世界性医学难题,无怪乎病人送他“独步天下”、“天下一医”的锦旗。
阮德章虽然没有花多少时间精力于诗文,但他的诗歌却因大气、飘逸、优美、寓意深刻而另树一帜。其如《云之恋》、《我意》、《异想》、《情牵日月星》、《萤火虫》等。他的诗歌在香港文学报、金陵晚报、江苏法制报、诗词之友创作评谭等发表,其中《写给月亮》获2019年中外诗词邀请赛二等奖。以前,我曾经给他发过作品。
尤其,他还是一个爱国诗人。他的爱国情深于他那首催人泪下的《不哭,中国》尽见。

2、诗人与伯乐
点评/张奎高
读了《江苏名医诗人阮德章》的点评文章,深感袁德礼先生是一位有深度、有见识、有胸襟、堪称大师的资深文人老总。他将阮德章先生定位为“名医诗人”,是精准到位的。彰显出他的慧眼独具。更为令人钦佩的是袁德礼先生既洞悉阮德章先生“用最简单的方法为患者解痛苦”的医者仁心,又读懂了阮德章先生诗词中流淌出的那种“家国天下、苍生百姓”的博大情怀!应当说,这是共怀“仁心”、同拥“情怀”的两位贤人心灵的共鸣!
我与阮先生虽为乡梓,同在皋城,但此前仅闻其名,惜未谋面。两年前因身有疾患、求遍名家、久治不愈。由朋友引荐,方识先生。先生出生在名医世家,承“悬壶济苍生”祖传家风,不仅以“他处不收我收、他人不能治我治、治必有效”的奇妙医朮、深获患者赞誉,更以“慈祥悲悯、药价低廉”广受百姓传颂。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阮德章事迹的通讯,篇名为《老百姓心中的好医生》,看后深受感动,感觉到作为医生的阮德章其德其品、其作其为如医界浊流清风、荡涤心灵。不禁脱口而出一首打油诗,诗曰:“一壶清气满乾坤,大医精诚济苍生。含灵侧隐阮德章,杏林春暖百姓心!”诗为老干体,谈不上韵律和韵味,更谈不上诗意,但却是我真心情的吐露,说的是我真诚而由衷的心意。

袁德礼先生评文中说得不错:“他的诗歌却因大气、飘逸、优美、寓意深刻而另树一帜。”、“尤其,他还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爱国情深于他那首催人泪下的《不哭,中国》尽见。”我想,这也许正是阮德章得到袁先生青睐的原因。
我读袁先生推介的《不哭,中国》《汶川——玉树》两部诗章,确实让我这古稀老叟不能不哭、总将泪洒!阮先生的每句诗、每个字都让我有重锤敲心、痛苦不堪之感:《不哭,中国》中的二十个“从”字迭句,将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的巨大伤痛苦综合、立体、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史家之笔法、贤者之担当,正如作者诗中所说:“只要是良心未泯,你,能不流泪吗?”、“我们重任在肩啊!”;而诗中八个“不哭,中国!”的排比式描述,是诗人痛苦中的提醒、呼喚、呐喊、号召:“明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还要继续赶路!”、“降大任乎,我中华!”
李漁说“文章者,心之声也!”习近平引用李渔:“欲作传世之文章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的名言,来要求文艺工作者心怀传世之心,写传世文章。
阮德章先生的诗章彰显出他的“大医济苍生”之心,传播出他強烈坚定、博大深沉的爱国情怀,令我感动涕零!
读《不哭,中国》《汶川——玉树》,我与袁徳礼先生以及“无锡云建”、“西部风幑刊”等微友一样,有种“中国人都难忘的记忆!!!历历在目……”、“灾难犹如就在眼前……”、“为那场灾难再次默哀……”的共同感受。

因为,《不哭,中国》是作者用心来写的,诗句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我们的这种感受可能会有更多旳同道者!
《不哭,中国》,史诗?传世?传世史诗也!
我不太懂诗,更不懂如何评判诗的好差。但我感到能打动心灵、引人共鸣、得以传世的诗就是好诗。故我十分赞赏袁德礼先生对阮德章先生诗作精准而真挚的的评价,尤其是“寓意深刻、催人泪下”八个字的评点,可谓别开生面、独具手眼,真大家之手笔!
其实,大家手笔首先必具大家之气!而大家之气可不是人人具备的。如果人人都具大家之气,就不会有那些污言秽语、嫉文妒字,小肚鸡肠的评话出现了。
真得感谢阮德章先生的好诗!更感谢袁德礼先生慧眼发现、推出了阮德章先生和他的诗!
盛世需要诗人,更需要伯乐!
作者简介: 张奎高,如皋市文联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李渔大传》的作者。

3、不哭,中国
——写给5.12
诗/江苏阮德章
从罹难者的遗体
从痛苦的伤员
从废墟的深处
从残垣的旁边
从坍塌的山体
从主席沉痛的表情
从总理嘶哑的声音
从子弟兵的奋不顾身
从医护人员疲惫的身影

我听到了哭泣
从国旗降半
从汽笛呜咽
从警报器撕心裂肺
从中国低首静默
我听到了哭泣
从天安门广场
从南国北疆
从东土西域
从珠穆拉玛之巅
从四海之渊
我听到了哭泣
从中华大地
从地球的每个角落
从宇宙的最遥远处
从13亿人的心底
我听到了哭泣
只要是神志尚清
只要是一息尚存
只要是良心未泯
只要是泪泉未竭
你 能不流泪吗

天下起了雨
淋湿了我 淋湿了你
淋湿了衣服 淋湿了心
那是雨吗
山河哽咽天地泣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啊
哪一块不被泪水淋透
可是 不哭 中国
不要哭了 不要哭了
我的妈妈
我的爸爸
我的孩子
我的爱人
我的姐妹兄弟
我们已经哭得很多 很多
我们已经哭得很久 很久
逝者等待掩埋
伤员等待救治
废墟等待清理
家园等待重建
我们重任在肩啊
不哭中国 不哭中国
坚强一些 再坚强一些
擦干眼泪 再擦干眼泪
远去的亲人 决不会希望我们永远流泪
明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我们还要继续赶路
不哭 中国
不哭 中国

4、汶川--玉树
诗/江苏阮德章
方祭罢
汶川八万可安息
怎忍看玉树
山又塌
哀乐未止
旗半下
警笛撕裂
十三亿
同泪擦
何事多舛
昨日路
满是白花
降大任乎
我中华
看苍天阴沉
也把泪洒

作者简介: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