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碑长青 2(王杰小说第二稿)
文/三木秉凤(周凤森)
天降英雄(2)
中华文明是以家国与家族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道法自然的农耕文明,在国家层面则以国为家,从而形成“家天下”的政治格局,王道于民,天下一家;在社会层面则以族为家,各种宗族势力互利共生,天长地久,和谐融融。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华文明的大家庭中,国家文化与民族文化并茂,国风与家风并存,国法与宗法并用,“公修公德,家修家德。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在遥远的中国古代,国家统治者要为其祖先建庙祭祀,其祭祀场所称之“祖庙”,民间宗族也为其祖先建庙祭祀,其祭祀场所称之“宗祠”。在长期形成的民族习惯中,我国历朝历代宗法习惯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被称为“宗子”,其它弟兄则被称为“别子”、“支子”或“庶子”,到了曾孙满五代之后,则“五世而迁”,他们从宗子之族分出,作为家族分支另立门户,由之可见,中国传统家族生活往往出现五世同堂的现象。在以王俊亭为核心的王家大院里,王俊亭与三个儿子就共同住在一起,三世同堂的他们,家庭和睦,融融共乐,欢歌笑语充满其中。王俊亭的三个儿媳都很贤惠,大儿媳杨玉芹聪明能干,二儿媳张苏颖谦逊大气,三儿媳王秀兰任劳任怨,每当街坊邻里夸奖起三个儿媳妇,王俊亭就乐得合不拢嘴,直说自己老来有福,祖德荫佑。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到秋天。1942年农历10月10日,这天一大早,秋高气爽,万里云淡,王家大院犹如往常一样安祥井然。华堌村秋收的忙碌算是刚刚结束,王家院子里还堆着象小山一样大带皮的苞米,高树上晨鸟鸣叫,天地间秋风萧瑟,只见王家正堂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红的尖椒,一条花狗半闭着眼慵懒地躺在门口,几只小鸡在大院草丛中追斗逐食。王俊亭抽着旱烟站在北屋门前,他仰头看了看天,又环顾了一眼院落,心中正在谋划着如何深耕细作,来年再获更大丰收。东厢屋里传来王廉堂的声音,他正在训斥着女儿不好好读书。西厢屋檐下,王儒堂正在擦拭农具,嘴里哼唱着花鼓小调,悠闲自在。北堂东侧的小厨房里,婆婆和三儿媳正忙着做早饭,袅袅青烟在大院上空缭绕。这座素淡古朴的院落,寻常的生活似乎平淡如水,却也自然而然的踏实。
这时,正在西厢房裁剪衣服的二儿媳张苏颖突然感觉肚子一阵疼痛,她站起身,用手抚摸着腹部,额头瞬间渗出豆大的汗珠,怀胎十月,即将分娩了,她用尽力气,对着窗外大喊:“儒堂!儒堂!快叫咱娘过来,我感觉快生娃了!”王儒堂听到媳妇的呼叫,立即放下手中活计,连忙跑入西屋,只见媳妇双手托着腹部,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他先扶着媳妇上炕躺下,接着抱起女儿大步跑向北屋正堂,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爹,娘,苏颖肚子疼的厉害,她说快要生娃了!” 王俊亭一听,忙放下烟袋对老伴说道,“他娘,快去南邻叫周四嫂!快!”这时大儿媳杨玉芹闻声从东厢房快步走出,“爹,俺娘的小脚跑得慢,我去叫周四娘。” 大媳妇一边说着一边飞快而出,一溜烟地向门外跑去。婆婆面带喜色忙回正屋准备接生用品,小儿媳闻声也快速跑向西厢,去安慰帮助二嫂。刚才还平淡如水的王家大院里瞬间忙乱起来……
一会儿,接生婆来了,王俊亭堆着笑脸忙迎上去说:“周四嫂,又麻烦您了!”大儿媳补充说:“四娘正在家中剥玉米,还没吃饭呢!。”接着又对婆婆说:“娘,咱们一会去煮些红鸡蛋,让周四娘带回家去。”接生婆没顾上和谁打话就径直进了西厢。随后西屋里一片安静,不一会里面又传来了张苏颖阵阵叫声和接生婆的安慰声,院子里的气氛紧张而凝重,大家的眼睛一直盯着西厢,焦急地等待着,王儒堂更是心神不宁,一脸凝重。
大约过了两袋烟的工夫,突然传来一声畅快淋漓而又响天彻地的啼哭,那声音仿佛在告诉世界——一个新的生命降生了!几乎就在同时,也传来周四嫂的声音,只听她大声说道:“孩他叔,王家有种了,是个男娃,是个男娃!母子平安!” 闻听此言,一直焦急不安的王俊亭立刻露出了一丝笑容,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王儒堂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王家大院添了男丁,自然是件喜事,这消息很快传遍全村。王俊亭平日里为人厚道,与人为善,三个儿子也都忠厚淳朴,方便乡里,因此远亲近邻南客北友前来问讯贺喜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王家似乎成了华堌村的热闹中心。连续着几天,王俊亭都带着二儿子王儒堂穿梭于院里门外,迎来送往地答谢着四方来客,憨厚的王儒堂见人就作揖拜礼,喜不自禁,整个王家大院欢声笑语,好不热闹。等着喜事渐渐平静之后,王俊亭对大儿子王廉堂说,“廉堂,咱王家就数你肚里有些墨水,你寻思寻思,给你小侄起个好名子!”其实,王廉堂心中早就合计了,这事非他莫属又责无旁贷,他略作些盘算后,就主动找二弟、三弟商论了半天,农村有个不成文的习俗,若让男孩好养活就起个女孩名,这小男孩是王家长孙,不能有什么闪失!兄弟三人最终确定小孩的乳名叫芳,大名叫王遵明。从此,“芳”就在大家呼唤中逐渐响亮起来了!
时间转瞬即逝,1943年的春节悄然临近,刚满二个月的长孙小王芳自然成了王家新年的主角。虽说兵荒马乱的年代,但家里添丁,又是长孙,也就注定与往年不同,王家上上下下显得格外欢喜。过年了,一家子十几口人欢聚一堂,二媳妇特意给小王芳打扮一番,只见他头戴红角帽,身披绿斗蓬,脚蹬虎头鞋,手巧心细的张苏颖又特地在儿子额头上点了朵梅妆,可爱之气,稚嫩之声,调皮的眼色,令全家人忍俊不禁,小王芳被大家抢来抱去,开心地逗着笑着,而小家伙却一脸茫然的环顾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又似乎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看着可爱的长孙,王俊亭布满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他眼睛始终盯着这颗掌上明珠,生怕漏掉每一个好玩逗笑的细节。年前,王俊亭还特意让王廉堂写了一幅对联,挂在正堂大厅中央,与八仙桌后的祖宗牌位正好呼应,左联是“忠厚传家久”,右联是“诗书继世长”,横批是“翰香盈屋”,这幅对联源于苏轼的《三槐堂铭》,对于横批,王廉堂也是动了些脑子,可见全家对王芳都充满着期待!
王家自从王芳降生后,王俊亭对这个长孙更是寄于厚望,王家大院从此更加活力四射,生机盎然。
王芳就是后来享誉天下的英雄王杰!王杰的家史与出生过程,在当时乡村而言再平凡不过。王杰出生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正处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那个时候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中美英苏四大同盟国也成为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四大巨头。从抗日战争胜利到解放战争胜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从三反五反到抗美援朝胜利,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包括王杰在内的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诞生的那一代英雄们都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也许时势造英雄,也许英雄造时势,而一切英雄本色皆源于其出生时环境铸造的个体思想与众不同!一个英雄人物的革命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其实就是高尚情操与精神内涵的凝练过程。在那个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多少热血青年胸怀壮志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耳濡目染着革命的故事,他们从事着革命的事业,他们哼唱着革命的小曲,时时吮吸着革命的营养,处处洋溢着革命的气息,他们也就逐渐成长为伟大的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去践行着民族精神与民族丰骨的伟岸!他们书写出一曲曲英雄赞歌!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而这个时代辈出的英雄们,大公无私,不恋名利,忠诚于党,忘我奉献,一心革命,视死如归,他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最可爱的人!他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时代英雄,共同构画出一个伟大民族的时代风采。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