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母亲》
空谷幽兰/山东潍坊
您的一生养育我们四个儿女
四个儿女是您一生的骄傲
您放飞的鸽子是您满腔的希望
每与人提起
慈祥的脸上总挂满笑容
母亲
我那历经风霜
辛勤操劳的母亲
钝拙的笔
怎能写尽我对您的无限深情
_____题记

忘不了我们姐弟四人,像扇子绽开那样围绕在煤油灯下,趴在土炕上,头攒聚在一起,写字、算题、读书。您在灯光外围穿针引线,缝鞋帮,上鞋子,时而拿针在头发上蹭蹭(您说这样针快),时而慈爱地看看我们,眼神透露出无比幸福的光芒。读书、明理、成人,那是您对儿女生命期望的全部意义!

那时候为改善贫穷的家,您是多么节俭啊!我们只知道过年穿新衣服新鞋子,是顺理成章,而不知道您夙兴夜寐,含辛茹苦。您把老大的衣服反缝(再穿反面)改小了做成新衣服给老小穿。我们都欢天喜地穿上新衣服去拜年,串亲戚。而您自己总是拆拆洗洗缝缝补补,多年舍不得添一件新衣裳。

记得寒假开学的第一天,已经上二年级的弟弟从学校回家闷闷不乐,耷拉着头,委屈地说:"娘,同学们都喊我小闺女。"弟弟穿的新袄是二姐的褂子打截反缝改作的,浅黄的菊花点缀红色的花蕊,看着弟弟白净的脸蛋儿,围坐在饭桌前的我们姊妹三个都哈哈大笑。娘却没有笑,脸色黯然,吓得我们三个赶紧闭嘴。

第二天赶集,娘扯回了一块军绿色的卡布料。晚饭后便趴在缝纫机上赶制新衣……一夜未眠的您,眼睛熬得通红。第二天弟弟穿上了崭新的绿军装,罩住了里面的花棉袄。上下四个口袋,英俊威武。我们姊妹三个啧啧称赞。"好好念书!"娘边帮弟弟拽衣角边嘱咐。"是!"弟弟调皮地敬了个军礼,一溜烟儿跑去了学校,那是弟弟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新衣服。

1974年老屋破漏不堪,被规划拆掉。我们没有钱盖屋,只得租赁远房大伯的屋一住就是三年。您和父亲省吃俭用,辛勤干活,一直想能盖上自己的新屋。
终于在1976年新屋动工。那时候没有建筑队承包,父亲主外,您主内 ,乡里乡亲互相帮忙。您觉得不容易,一天管两顿饭,中午白面馒头,晚上煎饼烧酒。何时摊煎饼?熬夜!帮工的人收工回家,您泡好粮食。两个姐姐帮您从石磨上推完糊子,累得精疲力尽,酣然入睡。

而您收拾妥当,就开始摊煎饼,整整一晚,彻夜不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母亲干活时。摊完煎饼,准备好早饭,劳力们(青壮年)来干活。您又张罗炒菜、跑腿、借工具。
勤劳敦厚的母亲,您的最大心愿就是:干活的不容易,可得让他们吃饱吃好,您心甘情愿,借油借面,日后加倍偿还。

三间屋终于盖好了,而您由于整宿熬夜,却积劳成疾。脸的右部面瘫,右腮肌肉抽搐,缩跳不已,右眼变小。当时我们姐弟四人上学,日子紧巴,一直耽误着没去医院检查,想来惭愧。

您勤劳执着不怕苦与累,还是村里出了名的不怕热的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别人下坡,您还在劳作。您哪里是不怕热,您是想多干活,多承包地,多挣工分,让我们生活能好一点,在学校学习没有后顾之忧啊!
"地,种不好怪我们;学,上不好怪你们。"母亲朴实的话语,负责任,敢担当,像灯塔一样,永远照亮儿女漫长的人生之路。
最难能可贵的是您从不重男轻女,邻居婶子大娘说:你呀,把大胖闺女藏在学校,可苦了自己。母亲总是憨憨一笑:上学,识字,心里明。

风风雨雨,寒来暑往。我们吮吸您的乳汁一天天长大;您却耗尽青春一天天变老。我们儿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一个个羽翼丰满飞出巢穴,在外打拼。
在您终于该享清福时却一病不起,卧炕九年。我们天南海北忙于生计,尽孝不多。幸亏有老父亲灶后炕前端水喂饭,照顾您的饮食起居。
"儿女们在外挣饭吃。"这是您躺在炕上反复说的最多的话。"是啊。"父亲总附和着,老两口互相宽慰。

弥留之际,您高烧不退,输液打针不见起色,命已垂危。我和大姐紧握您的双手,涕泗横流。弟弟风尘仆仆从美国赶来,冲进家门,扑倒炕前,"娘,我是华儿。"我们姐弟泪奔。您已气息微弱,无力回答,只是异常激动,浑身打颤,手抖脚挺。再等二姐从太原回来,第二天便撒手人寰,儿女皆见也算圆满。
您走得安祥,没有叮嘱,只有牵挂。牵挂您的儿女,牵挂您的老伴,牵挂您一生忙不完的活儿。

火化下葬那天,雷声阵阵,灵车缓缓消失在雨幕中。我们儿女痛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雨水恣意飘泼,眼泪尽情流淌。我们跪倒在雨泥里匍匐前行:哭您,喊您,追您。亲娘啊,真真舍不得让您走啊!阴阳相隔,苍天茫茫!娘,您舍得我们吗!

您一生操劳,临走不忘带来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润泽儿女,万物生辉。
又是母亲忌日,母亲安息吧!愿天堂里没有劳作,愿天堂里没有病痛。
原创于2018.7.14
作者简介:空谷幽兰 。原名:董兰香 ,山东潍坊人,中学教师。执着杏坛,爱生如子。喜欢读书,偶尔拾起生锈的笔,记录生活的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