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双燕】咏燕
南宋-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胡向前解读:
解读史达祖的词还真的有点难度,我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不多,手头也没资料;问度娘只得几句简介,都不足详细了解史达祖的生平为人。只知“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宰相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从百度得知也只有这点消息。韩侂胄被史书定义为古代“奸臣”之一,也许是因他曾制造了【绍熙内禅】和【庆元党禁】事件,但韩侂胄坚持北伐,有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行举,他与岳飞、陆游、辛弃疾等人同样有收复失地的气骨;又何见他得“奸臣”之骂名?古代的人啊!不忠君就是奸臣呼矣!宋朝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是苟富贵、苟安生之君,那些北伐主战派之士几曾爱之、用之,宋皇帝皆一时冲动而已。诸不知,君有明君和昏君之別,不忠昏君又何罪之有?史达祖因是韩侂胄的幕僚,为他撰写文书,而得“公受贿赂,共为奸利”的骂名。也许因此之故,他的人品和生平事迹就被所谓的“忠贞爱君”之士抹黑和诽谤。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在金国示意下,韩侂胄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劫持至玉津园杀死,函首送到金国,两国达成议和,签定【嘉定和议】,韩侂胄卒年五十五岁。当韩侂胄被杀后,雷孝友上言乞将史达祖、耿柽、董如璧送大理寺根究,遂贬死。我们可从韩侂胄的生平事迹了解到一点,那就是韩是主战派,有收复失地的志向。能得韩重用的史达祖必定也是位主战派人士,凡是主战派人士,都有【靖康之耻】,一心复土中原,怜悯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的胸怀大志;那么史达祖必定也是此士之一。如此可见,史达祖也是位爱国主义的词人,那么他的这首【双双燕】的托意就浮出水面了。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曰“(栖香)下至末,似指朋友间有不能践言者。”。
我们再来看“春社”这个语码,古时于春耕前(周 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以祈丰收,谓之春社。《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甞、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里面的“天子之祭”就泄露了【双双燕】的托意之密,整首词的潜台词就露出了端倪。“差池”出自《诗经-邶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笺云:“差池其羽,谓张舒其尾翼”。还有“翠尾”可能来自杜牧的【鹦鹉】,暗喻那般鹦鹉学舌的小人,诗云:“
华堂日渐高,雕槛系红绦。
故国陇山树,美人金剪刀。
避笼交翠尾,罅嘴静新毛。
不念三缄事,世途皆尔曹。”
和“红影”可能来自张先的【木兰花·般涉调】,暗喻主战派和主和派之争,词云“
草树争春红影乱。一唱鸡声千万怨。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
了解这些语码之后,史达祖的潜台词就清晰可见了。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又过了春社天子祭祀的日子,我在韩侂胄的幕府中又寂寞无所事事的过了一年。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我想舒张自己的抱负,想要北伐复土中原。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但是还要看朝廷的主张。他们啊,顾虑重重,又是主意不定,商议不决。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皇帝应该果断下定决心,拿定主意;不要听那些鹦鹉学舌的小人参和了“战和”两派的意见,混淆了视听而令皇上难以取决。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在主和派的队舞里,那些小人扇风点火,添油加醋;喜欢围绕着皇上的身边,竞夸着求和的好处,开战的不利。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失土收复的太晚了,我看够了主和派和小人们的馋言。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他们这些人,只知道苟且偷生,贪享荣华富贵;忘了金国虎视眈眈国家之危机,他们抱着暂时和平的幻想,便忘了徽宗和钦宗的教训和遗愿,忘了复土中原的念想。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真是忧愁死了,我每天只能在韩府独自凭阑远望;空有报国心,而至今无所作为。
我刚才解读此词,尽见史达祖爱国情怀之潜台词,常言曰:口说无凭,总需点旁词佐证方是。我摘了他的几句词句,且证之不虚。有句云:“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还云:“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又云:“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再云:“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又云:“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并收鳌极。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办一襟风月看升平,吟春色。”由此可见一斑也!史达祖留有【梅溪词】一卷 ,王士禛在他的《花草蒙拾》中云:“仆每读史邦卿《咏燕》词,以为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卓人月《词统》云:“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白描高手。”,可见这首词是有托意的,但是不是如我所解读的那样,还得待读者自己去领会了。
2020.5.8胡向前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