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贫穷的家庭
我出生在泰安市岱岳区泰山东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小时候,父亲就给我说过,我家先祖吴凤鸣老人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带着全家到处乞讨,最终从泰安祝阳镇来到了我现在的泰安老家山口镇冶庄村定居下来。
当传承到爷爷这一辈的时候,一家人依然是吃不饱穿不暖,住在三间草房子里。爷爷做小本生意,不能维持时,奶奶就去逃荒要饭,养活着她多灾多难的十个子女。父亲是最小的,上面有我的六个伯父和我的三个姑母。
在我八岁那年,奶奶就去世了。我爷爷在我父亲小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告诉我说,我老奶奶和我老爷爷更苦更穷,爷爷三岁的时候,老奶奶就不在了。到老爷爷去世的时候,爷爷才十二岁。身为孤儿的爷爷,十二岁时就被迫卖到了泰安老家附近的一个村庄。

二、奶奶的去世
奶奶去世的那天上午,我放声的大哭了,谁也劝说不下来。就是现在想起来,还是一阵阵的酸楚,一阵阵的难受。我亲眼目睹了奶奶临走时的一切。
不懂的奶奶临走时,为什么老是合不上自己的眼睛。现在明白过来了,奶奶就是牵挂着她的子孙后代,就是担心着她想做而没有做完的心事。
奶奶实在是太悲悯、太善良、太疼爱我了。每当想起奶奶逃荒要饭受苦受难的日子,特别是想起父亲生前时常提起的、爷爷过早去世、父亲姑母相依为命的、那段苦难的日子时,我的泪水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三、苦命的母亲
我的家人我的亲人都知道,母亲是一个特别要强直率、特别悲悯善良、什么都想着别人、就是不顾惜自己生命的人。
从小到大,我多次看到过母亲经常暗暗的自己流泪,经常的一个人自言自语的说话,说自己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不是说对不起这个人,就是说得罪了那个人等,这些压抑自己的话语。
母亲一边说一边哭,哭的很伤心很难过。我小弟弟和我树泉表弟最清楚我了,在我母亲去世的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忏悔,都在默默的扪心自问,也可以说是经常的泪水不止,难以控制住自己心中的那一份心伤。
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总感觉到自己有一种愧对和内疚感,特别愧对和心痛的就是:对我母亲没有尽上那份最大努力的孝心和孝顺,总是感觉到对不起我苦命的母亲。特别令我动容难以放下的就是,母亲吃苦受气了一辈子,临终时还念念不忘牵挂着我的父亲。
我和母亲生前交流的时候才知道,她和我父亲在定婚登记的那天,当时负责办理结婚手续的人,看到父亲体弱多病弱不禁风的模样时,都劝说我母亲,多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想想,想好了之后再去按手印。
当听到人家一再提醒我母亲结婚不是小事,是一辈子的终身大事,这些掏心掏肺的话时,我母亲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还是下决心在结婚证上,按下了她的手印,把自己的一生全部托付给了我的父亲。

四、坚韧的母亲
父亲生前曾经给我说过,母亲结婚的那一天与外祖母去世的那一天,是同一个日子。当时我听了以后,怎么也无法相信,怎么也转不过弯来。这种大喜大悲、阴阳两界的事情,怎么会同时发生在我母亲一个人的身上呢?!
母亲能受得了吗?母亲能支撑的住吗?!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在这种悲喜交加的情景下,母亲一边为父亲强打精神,迎来送往各位亲人;一边心如刀绞,泪水洗面,为我外祖母发丧送终。
每当我想起母亲这一段情节的时候,就彻夜不眠,浮想联翩。我一直在苦苦的考思: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砥砺支撑了母亲这种执着的秉性和坚韧的特质呢?!

五、沉重的母亲
我因母亲而生,我为母亲而懂。就在我母亲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远离了我可爱的家乡,远离了最牵挂我的母亲。
那是一九七一年以后,全家的日子开始不断的好转。父亲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我和二弟弟分别担任了本村的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下边三个弟弟也能独立学习独立生活了。
可是,好景不是很长,就在我和二弟弟分别考入铁路学校和煤矿学校的那段日子,母亲的身心极度的下降,劳累疲惫和压抑悲悯,一起向着母亲袭来,致使母亲精神崩溃,患上了痛苦的抑郁分裂症。
母亲整天的自言自语,成夜的独自流泪,逼的自己到处奔跑死去活来。在自己最伤感最无助的时候,就跑到外祖母的坟墓上大哭一场。记的有一次,是我母亲最为绝望的时候,母亲自己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想要上吊自尽,幸亏被我父亲及时的发现防止了。

六、好想我母亲
那是母亲住院的艰难岁月里,泰安铁路医院的各位领导和医护人员也真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了。那是在泰安中心医院抢救母亲的一个寒冷的冬夜,母亲的心肺极度的衰竭,呼吸特别困难,憋的喘不上气来。急的我不知所措,紧紧的抱住了我求生救命的母亲。
我哭泣着对我最依赖最钦佩、当时已经是泰安中医医院副院长的表弟说:表弟啊,我亲娘就是你的亲姑啊,请你千方百计抢救啊!我一直在哭,表弟也一直跟着我流泪。当确定了紧急抢救的方案以后,我和表弟哭着把母亲推进了抢救室。在紧急抢救的七天七夜里,我和我的家人亲人,目睹了母亲所忍受的、常人也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
在我母亲出殡发丧的那天,当各位亲朋好友前来为我母亲吊唁的时候,特别是我姐夫和我表弟向我母亲行三拜九叩最重礼仪的那一刻,所有的家人和亲人都放声大哭了。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母亲生前,在泰安山口老家、在泰安宁阳磁窑、在济宁兖州乡村、在泰安岱岳乡村等地,住过的破草房、破瓦房、旧伙房、旧澡堂。越想越沉重,越想越难过,实在是写不下去了………

网名:源自大地;山东济南;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源自大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任国务院安成信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主席、文化部周巍峙部长;国家文化部艺术总监、华夏书画研究院王庆新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邵华主席等领导学者;分别题词签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