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夏天,去东北办点事,到北京后,又会合了几个朋友,一同乘车,沿高速公路前往。车到山海关服务区,稍事休息,便直奔辽宁沈阳。
过了山海关,便进入东北区了。透过车窗望去,大地的色彩,渐次变化。岩石裸露的山,由灰白色变成绿色,土地由红黄色变成黑色,水域一处处,稻田一片片。村庄里,家家户户的房顶上,热炕用的烟囱,远远就能望见。东北黑土地上特有的景色,呈现在眼前。

到了沈阳才知道,还得继续向前赶。走的是林区山路,曲曲弯弯,但路面却平整规范。道路两旁,山山林木成荫,座座峰峦相连,松树参差挺拔,冷杉直插云天,山中鸟儿翱翔,云雾缭绕其间。东北林区,深邃迷人,地域广泛。静悄悄,阴森森,山野的美,让人陶醉。山风吹过,林涛翻滚,树木枝叶涌动,山间云飘雾散。山沟水渠旁,偶有山村出现。给人的感觉是,满眼的绿,无尽的山。
绿色的林山,座座相连,车行快一个钟头了,怎么还是林不尽、山不完?要去的地方,处在这深山老林里,还会有啥好看!时间一长,眼睛不禁倦怠,甚至有点厌烦。


正在视觉疲劳之际,眼前忽然明亮起来。一片开阔地,在视野中出现。那蓝天白云下,屋舍俨然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桓仁镇。

桓仁镇位于辽宁省东北边陲,再有十几公里,出国就到朝鲜。居民以满族、朝鲜族最多,县名就叫“桓仁满族自治县”。县政府就座落在桓仁镇。

桓仁镇,面积不大,也少有高层建筑。五六层的楼房,整齐划一,到处可见。漫步街头,可以看到,路边绿化带里,鲜花不断。路灯的灯杆上,串串红灯高挂,非常美观。街道两旁,门面装饰,多姿多彩,光电设备,动静多变。路上,车辆稀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给人以安详和谐之感。


镇上的章樾公园,供居民健身休闲。公园里,一尊身着清朝官服的人物雕像,矗立在游人眼前。他是谁?通过座基下的人物介绍知道,他是章樾。1878年,清朝初设桓仁县,他是当时的首任知县。当时县名称怀仁,后来改名叫桓仁。章樾在任知县期间,勤于政事,体察民情,开山修路,发展农垦商贸,减轻百姓赋税,使怀仁这个边野之地,逐渐繁荣起来。因此,章樾深得民众爱戴。他升迁调任时,百姓遮道挽留。至今,公园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他建像纪念。

章樾公园,场地宽广,游乐设施齐全。游人扶老携幼,穿梭其间。园内有湖,湖水碧波荡漾。水中,锦鲤成群,岸边,绿柳成行,玉带般的曲拱桥,连通湖水两岸。游人徜徉其间,如在画中一般。岸上,一群群美女,舞姿翩翩,那轻快的音乐,让人陶醉留恋。

公园不远处的八卦城,是古县署所在地。城里的建筑,呈八卦形布局,是章樾率民所建。据说当时有一个土匪,外号叫“不睁眼”。烧杀抢掠,骚扰边民。章樾带领民众,建城设防,调拨军队,消灭匪患。八卦城的北边,为延续山脉地气,不开城门,其余三个方向开门。被称为:“门开三光,日月星,树立三才,天地人”。上应天文,下顺地理,中育人才。城门楼和城内房屋,都是典型的清代建筑,又被彩饰刷新,古色古香。

桓仁镇四周,群山环绕,一片青绿。山下有河,河水清澈,水面宽阔。山风吹动,微波泛起,游客极目四望,山环水绕,如诗如画。身临其境,凭栏而望,心情如醉如痴。遥看不远处,有座五女山,是当地重要旅游景点。五女山上 ,有座山城,是古代高句丽的早期遗址。风景秀丽,游客众多,韩国、朝鲜,常有人来这里指认祖迹。

桓仁镇的夜景,更让人迷恋。到处是五彩缤纷的霓虹灯,色彩不断变换,闪动着迷人的光芒。路灯和楼房造影灯,照得全城如同白天。河水里,那音乐动听、水柱高喷、不断舞动变化的,是河中的音乐喷泉。“水幕电影”上演时,瞬息万变,如梦如幻。河岸边,游人成群结队,喜看表演。欢声阵阵,笑语连连。真美呀,桓仁的夜晚。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返回住地时,碰上一个“千人健步团”,旗手高举红旗,领队走在前面,音乐奏响节拍,队员步伐整齐,精神抖擞,齐步向前。这种情形,是我第一次遇见。

桓仁,这个被称为“中国山参之乡”的边陲之地,想不到建设得如此漂亮,如此美观,让我深深感到,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大地啊,处处灿烂。真想再多留几天。

当我们踏上归途的时候,桓仁那美丽的景色,还不时在脑海中显现。挥挥手,说声再见,以后如有机会,一定会再来,相信到那时,桓仁一定会更漂亮,更美艳。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