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侯陵怀古
文/王业亮
庚子清明,受省农业大学教授宋家永先生之托,让为家乡的三侯陵写首诗歌。我慨然应允,遂查阅志书史料,并驱车前往圣地拜谒先贤。但因鄙人才疏学浅,不能尽意抒怀,仅赋诗一首记之。


古陈阳夏葬三侯,
今叹安岗余一丘。
传说诸公仁义重,
史观雄士保西周。
厉王无道封言路,
揭帝谏臣遭杀头。
君等贷金奔吴国,
客卿攻伐结同仇。
率师灭楚擒将相,
敬主临朝业绩优。
奉事宣王归一统,
殊勋封赏庙堂酬。
苍松翠柏环陵植,
石像生前神道修。
香客慕名纷沓至,
邑商轻利展宏谋。
崇冈峻岭三坟失,
洼地平川五谷稠。
昔日繁华陵墓地,
今朝冷落断碑留。
陵园何日还原貌?
翠竹几时遮绿丘?
庙宇祠堂从新建,
金钱彩物众贤筹。
慎终追远承遗志,
奋发图强争上游。
携手并肩添国力,
脱贫致富写春秋。
兴隆镇上新梅绽,
万亩方中硒麦收。
喜看乡村换新貌,
英雄辈出耀神州!


注释:
(1).三侯陵:座落在太康县城西30里安岗村。因奉祀埋葬三侯而得名。三侯乃西周时唐文明、葛文鼎和周文纲。三人敦义轻利,每以朝事直谏,为厉王所不容,遂贷商以金,奔吴为帅,破楚擒上将,后事宣王,论功封赏唐为孕灵侯、葛为孕感侯、周为孕泱侯。公元1008年,宋真宗登泰山封禅,加封三侯陵为真君陵。明孝宗时,曾在东侯陵南大兴土木对三侯陵进行修缮。明朝文学家李梦阳曾经为其撰写碑文纪念。
(2).古陈:指西周时代的古陈国。
(3).阳夏:河南省太康县的古称。
(4).石像生:是王公大臣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的统称。
(5).兴隆镇: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的古称。
(6).万亩方:指河南省粮银公司的优质绿色富硒小麦和面粉生产基地在太康县重点开发的双万亩示范方。

作者简介:
王业亮,男,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笔名老兵,太康县退休干部。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周口市作家协会会员、太康县诗歌、诗词学会会员。1972年参军,1984年转业,历任《太康县志》编辑、秘书、乡镇党委副书记等职。喜爱文学诗词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人档案》、《河南史志》、《太康县志》和省市县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