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莫燅珠

【卷首语】
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茅盾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东南诗社仅以此组诗歌献给伟大的母亲!

【上刊诗人】(按发稿先后为序)
杨朝辉 张秀祥 梅子 江南雨 千丈冰 云淡风轻 塞上雪翁 潞清 梁成超 晴天的微笑 刘俊义 陈志学

七律 母亲
文/杨朝辉
历尽风霜两眼花,无情
岁月退铅华。
一生苦累儿孙育,半世清廉子女夸。
脸刻皱纹身抱疾,头翻白发嘴无牙。
学鸭反哺须行早,莫待西归悔恨加。

七绝 忆母亲(新韵)
文/张秀祥
时逢节日忆犹新,仰望天堂念母亲。
大爱恩情何处报,频涂翰墨赋诗吟。

蝶恋花·致母亲
文/梅子
儿女满堂难尽孝,明烛供台,烈火啼萱草。曾也芳容躯窈窕,焉知后院梧桐老。
雨掠霜凌历三教,苦浸终身,处事常低调。怎忘临生从襁褓,芦花泪湿焚船报。

五绝 母亲生日有感
文/江南雨
人生百岁间 母爱重于山
少小不明事 成家知母艰

母 亲
(仅以此诗献给天下所有为儿女吃苦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
文/江南雨
一遍又一遍的您
细心点染着满头霜发
可怎么也挽留不住
无情岁月褪去了的铅华
黑夜里您一声
轻微的呻吟 惊醒
窗外风叶沙沙
锅碗瓢盆曾是您
惬意的舞台
如今熟悉的环境里
颤巍巍的双手
再也调不出昔日
孩子们熟悉的美味
强忍着身体渐老的病疼
努力地想走出
曾经坚实的步伐
可您双眼昏花 默默的
凝望着远方迎着风
蹒跚 拐杖 晚霞
母亲
文/千丈冰
母亲的花发 飘飘洒洒
鲐背年华 温文儒雅
读书写字 传为佳话
母亲的脸庞 满面红光
皱纹浅浅 与岁月无关
心胸豁达
感恩祖国感恩党
天天都把红歌唱
母亲的身体 硬硬朗朗
作息有律 三顿三晌
街头巷尾 笑声回荡
母亲的的唠叨
句句深深的叮咛
装满了行囊
伴我远走他乡

母亲
文/云淡风轻
林间挥锄的母亲
一袭蓝衣,鬓角汗水晶莹
年幼的我在地头看着
还是婴儿的弟弟
红杜鹃和布谷鸟
别样美丽
那时,我们不懂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灯下踩着缝纫机的母亲
深夜,还在制衣
她说:给我读一段课文
女儿,我有点困了
稚嫩的书声和着
母亲脚下的踏板
缝纫机的涡轮像岁月的年轮
一刻没有停息
那时,我们不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古稀的母亲
偏偏喜欢把白发染黑
发型一丝不苟
跳着伦巴,桑巴,华尔兹.....
霓裳羽衣
活泼,时尚,健康,是她不老的精神......
而我,那个曾经追逐繁星的孩子
也一直追逐母亲

母亲
文/塞北雪翁
童年的记忆
总是被四季的风铃摇动
把悠悠的思念
寄给天堂的母亲
此时 酸楚的心跳
就会迸出忧伤的胸口
不尽的泪水
也会无声地倾诉
总会想起小时候
父亲在外地工作
是母亲担起一家人的重荷
春种秋收的忙碌
和那缝缝补补的黑夜
艰辛和劳累
并没有压弯母亲坚毅的性格
看到兄弟六个健康地成长
就是母亲最大的快乐
但是 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慈爱的母亲
可恶的病魔
夺走了母亲38岁的生命
从此失去了母爱
也就失去了所有的欢乐
半个世纪的牵念
还在故乡的小河流淌
在母亲节的日子里
我要再喊一声妈妈
把这声温馨的呼唤
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母亲
文/潞 清
携一家老幼
追着星辰
涉过命运之河
喂养儿女
生活里捡拾幸福
承受那些扑面的扼运
一身硬骨交与苦难
苦难修成慈悲
勤劳善良像饱满的珠子
慈悲成为母性最高星辰
世间的母亲
都是我心中的菩萨
一世的恩情 三生报答
也难回报菩萨的深恩

母亲
文/梁成超
五月又逢母亲节,
此时更念老娘亲。
因母已离我远去,
只能在梦中来相认。
那是春夏之交时候,
老母久病卧床已近十春,
八十岁时去了天堂,
离别时强忍微笑没有一丝的呻吟。
母亲,
我平凡的母亲。
一生无怨无悔,
只把付出献给了我们。
解放前,做牛做马,日夜劳顿。
解放后,家庭主妇,里外劳神。
改革开放,生活改善。
本改享天伦之乐却疾病缠身。
十几年的轮椅生涯,
尝尽了折磨和艰辛。
儿女虽孝,
但痛苦谁能替忍。
母亲离开十几年,
但常梦中相会。
音容笑貌如旧,
叫我乳名特亲。
啊!谁没有母亲!
子女行孝是应尽的责任。
愿天下仍有父母的人
珍惜这永恒的天伦,
让遗憾永运不在心中留存。
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娘的孩子是块金。
失去母亲的痛苦,
终生相随。

念母亲(藏头诗)
文/晴天的微笑
慈爱似海深,
母恩与天齐。
手中笔墨难尽书,
线牵千千里。
游走天涯路,
子把教诲记。
身上时被冷风欺,
衣袖拭泪滴。
别母亲
临别执娘手,
行却步难移。
密密嘱托牢牢记,
缝在儿心底。
意味深长语,
恐将半句失。
迟迟难把手儿松,
归去何太急。

母亲
文/刘俊义
六几年,母亲
常给我讲孙悟空
猪八戒和水浒的故事
七几年,我上了小学
爸爸因“反革命”被判刑十年
母亲带领我们姊妹五个
过上了有上顿无下顿的日子
(爸爸75年平反)
八二年,我考上大学
母亲送我到火车站
叮嘱我要好好学习
爸爸不在了
我把母亲接到山东
一起生活二十几年了
我要让母亲享清福

母亲
陈志学
娘驾鹤西行快二十年了,
娘要活着也快一百岁了。
一想起娘,满脑子都是
她辛勤劳作的剪影。
田间、地头、灶台、灯下,
永动机似的停不下来。
娘在的时候,
是我正在为国家效力的时候。
一年才有的十二天的探亲假
能分给娘的
最多也不过三天!
每次去看娘,娘都是
两只手拉着,两只眼盯着,
说话的声音颤着……
最后一次看娘,
是收到了娘病的电报。
四个字:“母病速归”
绿皮车足足跑了三天呐!
才把不孝的儿子送回。
娘安祥地躺着,我跪着
不知喊了多少遍呀
娘睁开了浑黄的眼
嘴角微微动了动,
便定格了母子最后的相会。
娘走了,我也走了。
我偷偷的
带走了一撮娘的骨灰。

主 编:莫燅珠
执行主编:贝拉维拉
执行编辑:陈志学 阚文华
本期推送:东南诗社社长李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