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文/曹文有(山西)
简陋而朴素的老屋,是我这游子心中永远珍藏的记忆和回味的。这里珍藏着我对父,母亲永久的思念。珍藏着我们全家的酸甜苦辣。还有滋养我生长的甘甜井水,挂满果实的桃,杏,梨,果,随季节的绿色蔬菜,还有热心好客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玩耍过的纯情伙伴。在我看来,不论在何处工作,居住在何处,只有回到那乡下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我家的老屋,只有南房三间,是从我爷爷那里遗传下来的,土墙青瓦。从一九九三年以来,己无人居住了。有些破旧,风吹过来,但仍散发出一股清香的泥土味儿。凡回乡时,都要在老屋的门前仔细观看,它像在酣睡,睡的是那样的安祥,难道,真的是〞老〝了吗?太累了吗?我都不敢开门了。怕惊醒了它的酣睡,惊破了它的梦。我坐在门前的一石头上,不断的回味着,那老屋的沧桑变化。

我的父,母亲都是典型的农民。特别是母亲,少时不知从何地逃荒来到我们这个村的,给我爷爷做了女儿。至去世时,仍然不知她是何处的人,家在何方?为养活我们兄弟三人,苦了一辈子。每当我回想起来,泪水总是扑面而下。
我一眼望着老屋,仿佛又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和那慈善的面容。犹如听到了母亲亲切的叫声:娃,你回来了,快进屋吃饭。当我还没有进门时,母亲忙拿了一个热乎乎的菜包子,塞进了我的口中。当我抬脚跨进门槛的那一刹那间,一种久违的感觉在全身涌动,这才叫真的到家了。才感到是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团聚的家。我仿佛又看到了,从母亲的怀抱到老屋炕头上有我童年的足迹,有母亲挑灯夜陪的影子。至今,我仍清楚的记得,在炎热的夏天里,母亲边给我打扇边哼着哄我入睡的小曲儿。母亲的声音,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头上,落在我的梦中。今晚,我再也无法听到母亲那清脆,甜美的声音了。只有那炕上的苇席能与我达成某种心灵上的默契,曾经在这里享受着过的天伦之乐。

自我结婚后,又在老屋中生下了,我们几个可爱的女儿。在那小小的院子中,老伴喂鸡养猪,培养着女儿们。如今,女儿们都己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我们老俩口,也感到很滿足了。但终生难忘的是老屋的情,老屋的爱,老屋中的欢乐与痛苦。
岁月沧桑。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父母亲先后去世,我们在那小屋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如今,物是人非。夜深了,我独自坐在小屋之中,孤灯只影,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沦桑变化与大自然的无情。
天之亮后,和熙的阳光照射在老屋之上,染成了一片金黄。我在老屋的内外,又转来转去。每走一步,我都仿佛又看到了,父母亲的身影,老伴和女儿们的亲切笑容。甚至连那女儿们在院子中吃饭,读书,学习,玩耍的情景,都一幕幕的映在眼前。在我的眼里,老屋是一本贮藏久远的巨大的财富,情与爱的大书。无论你怎么翻,都会有深深的烙印,都会有生命之源的温暖。


吃过早饭,我与亲友们,邻居们闲聊着,深深感到:几十年来经历多,曾把心事泪水过。侄儿告诉我,很多家的老屋都拆了,盖了新房。我摇摇头,摆摆手,不能拆!孩子们,你们要记住,没有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是浪迹天涯。没有了老屋,就忘记了根本。
(2019年夏写于家乡)

作者:曹文有。山西临汾市人。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政治,历史的教学工作。爱好诗词,散文等文学的写作。己在《北京头条》,《上海头条》,《深圳头条》,《武汉头条》等头条发表诗词,散文二百多首。深入多家的喜爱。诗观:清新自然,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歌颂祖国,歌颂人民。并且古风,唐诗宋词有一定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