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苇
悟,
我们的心就在我们的旁边。
转过头,便可立地成佛。“悟”的构成元素是心和吾,吾就是我。
如果只把目光停留在结构上,那么这个“悟”是静态的。心与我紧密相连,失去心,我何以独存?失去我,心又何以谓心?心,是我的心;我,是心的我。
心与我犹如镜子的两面,本心是真实的,我相则是心的一种影像。冲破我相的大我,其实又是与心合二为一的。
如果我们撕开结构的樊篱,就会发现“悟”更是动态的。动态的“悟”是两个相互的方向和路径,要寻找真我,我们只有走进自己的心灵;要寻找心灵,我们只有打开自我。心是什么,心中的真我又是什么?佛告诉我们,是佛。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偈: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去灵山塔下修。
原来这个“悟”字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神秘的捷径。
我们为什么一生都在困惑,因为我们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心灵。我们为什么一生都有无穷的烦恼,因为我们始终找不到心灵中的自己。
我们在世间找,在众生的目光中找。我们活给别人看,活给自己看,拼命地想从地位和荣誉中获得愉悦,然而尽管为此劳累一生,却从未体验过我们想得到的快乐。
我们在出世间找,奔波在通往西方世界的路上。参禅打坐,苦研佛经,然而一路上却把所有的亮光都误认为是指路的佛灯,一次又一次走在歧途上。只因为不肯转过头来,结果什么也找不到。
我们的心究竟在哪里?我们的心就在我们的旁边,只需要转过头来,就是悟。
我们心中的真我究竟在哪里?跨进心灵的门槛,迎面撞上的就是“我”。用揭去六尘的心眼来看“我”,就是悟。
悟,原来很简单。
结语:悟,我们的心就在我们的旁边。转过头,便可立地成佛。